汉语国际教育视角下青岛区域文化的传播研究

2019-11-13 04:38赵新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青岛

赵新晓

摘 要 将中国区域特色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相结合能够促进中华文化传播,通过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中青岛区域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而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文化传播对策,能助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播。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青岛 区域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1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

1.1汉语国际教育对中华文化的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因此在重视汉语本体研究的同时,还要重视文化教学。海外的汉语国际教育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大力开展汉语教学,积极促进文化交流,在中华文化推广方面成果显著;国内各大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也在蓬勃发展,建立了各具特色文化基地,如山东大学建立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为留学生提供了解文化、体验文化并理解文化的课程和场所。

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理论的日益成熟,文化传播的研究方向正从宽泛的中华传统文化转到小的文化角度上来,比如重视汉语与中华传统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心理、中华民俗等关系的研究,而区域文化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

1.2融入青岛区域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区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处于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生成并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价值观念、精神理念。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和发展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青岛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区域文化具有源的双重性和流的多样性,它以博大精深的传统儒家文化为根基,孕育了开放兼容的多样性海洋文化,同时又吸收了理性创新的现代西方文化,另外现代企业文化也独领风骚,经过一代代青岛人社会实践的熔铸变通,孕育发展起来了一种自成体系的多层次区域文化系统。

增强人们对区域文化的重视,在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为大众熟知的传统中华文化的同时,融入区域文化的因素,能够加深汉语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从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1.3青岛区域文化资源

我们发现学界对于青岛区域文化的内容并无统一的界定,如:柳宾把具有青岛特质的文化符号总结为十二个:栈桥、崂山、海云庵糖球、八大关、劈柴院、观象台、青岛啤酒、中山路、海尔、帆船、微尘;张兴林从青岛的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品牌文化、景区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董杰对青岛文化多元性进行了分析,以传统儒家文化、海洋性文化、现代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的文化基础,总结出其开放性、理性化、多样性、和谐化、创新性的独特气质。

我们基于前人的研究,把青岛区域文化分为以下几类,景区旅游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其中景区旅游文化的代表为:栈桥、八大关、中山路步行街、崂山风景区、琅琊台风景区、劈柴院、奥帆中心、五四广场等等;企业精神文化的代表为:海尔集团、青岛啤酒等;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为:海云庵萝卜元宵糖球会、田横祭海节、天后宫庙会、国际啤酒节、青岛樱花会、大泽山葡萄节、藏马庄民俗村等。因此,对青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青岛区域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会以此为参考。

2青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传播现状

根据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山东省共有103所高校招收留学生,其中位于青岛市的高校就有18所①:以青岛大学为例,其每学期招收留学生的数量均在600人左右,可见在青的留学生数量之多,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留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话题。我们以青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为例,尝试了解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现状,尤其是青岛区域文化的传播情况。

笔者对18所在青高校进行了统计,从学校官方网站搜集2018年之前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的相关新闻,并对新闻数量及内容汇总如下,未提及的青岛高校均是官网未找到相关新闻,因此未能做统计。

(1)青岛大学(1则/2017年),国际文化艺术节;

(2)青岛科技大学(5则/2017、3则/2016),活字印刷、参观青岛市印象博物馆、参观青岛市规划馆、观看昆曲、包饺子、茶文化讲座、茶文化博览会;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则/2017),海青古镇体验茶文化;

(4)青岛理工大学(1则/2015、1则/2014、1则/2012),美食文化体验、游览青岛世园会、参观曲阜;

(5)青岛农业大学(1则/2017),包饺子;

(6)青岛滨海学院(4则/2017、1则/2015、1则/2013),剪纸、品美食、游览青岛西海岸、参观沂水、海底世界;

(7)山东科技大学(1则/2017),海青古镇体验茶文化;

(8)中国海洋大学(2则/2017),参观青岛市图书馆、“感知中国-创新青岛”活动;

(9)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6则/2017、4则/2016、2则/2015、1则/2014),参观世博园、啤酒博物馆、中秋活动、民俗文化體验、烹饪文化体验;

(10)青岛华文语言(科技)专修学院(12则/2013-2017),海外华裔的中国寻根之旅题材。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这十所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时重视文化的传播,同时文化教学的内容大部分集中在宽泛的中华文化方面,虽也涉及一些青岛区域文化,但大都是零散、不成体系的。其中青岛华文科技专修学院针对海外华裔的中国寻根之旅题材,已经做了很长时间,因此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这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未列出的高校并不是没有针对留学生的文化活动,不能说他们对文化的教学和传播不重视。

由上可知,高校对于青岛区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播还是有所涉及的,很多学校都在组织这方面活动,只不过没有成熟的经验和系统的体系来支持教学。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青岛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明月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