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古开今,以文育人”

2019-11-13 04:38黄汝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是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举措,办好中国特色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本课题从“以文育人”的视角,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利用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实践依据,为实现文化育人途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以文育人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文化育人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培育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十大育人项目主题之一,本选题牢牢抓住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热点,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建设以及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精神以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文化领域成功探索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重要使命,如何在高等民办大学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文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既是高校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更是创新思政工作教育的新途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推进以文育人,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須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能力,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都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1.2推进以文育人,为扎实推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积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伦理文化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二十四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认真吸收思想精髓,仁爱、民本、诚信、大同的时代价值并结合新时代条件深入挖掘,用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3推进以文育人,对加强思政工作者教师提升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在高校思政工作时能以身作则引领和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到以德育人,以德律己进而来推进以文育人,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优秀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唤起人们内心善良的道德愿景和道德情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校园共有的精神文明家园。

2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紧密融合是目前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实现的的过程,秉承这样“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遵循思政教育“以德育人”的规律,实现路径的实现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推进研究。

2.1高度重视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成为锻炼优秀青年的大熔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要在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培养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用文化道德感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校园文化氛围,让思想政治教育以“以文育人”的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灵,融入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网络媒体等多个层面,让学生主动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感染,提升文化修养,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2.2高校教师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与能力来引导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师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都肩负着指导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所以,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与能力,自身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用实际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举止言行。

2.3高校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高校为学生积极创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文化活动开展,活跃第二课堂,营造高雅艺术的育人功能,培育社团文化,举办系列社团艺术活动,认真开展好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有组织、有目的得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实现自身知识与修养自觉发展。

3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为“立德树人”的目标提供了活水源头,这与“以文育人”的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一致性,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这正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更是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立项(Z2018004),课题名称:“继古开今,以文育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黄汝婷(1990.3-),硕士研究生,女,浙江绍兴人,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 任世雄.把握校园文化育人内涵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5.

[3] 吴翼泽.高校人才培养中文化育人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

[4] 高军.国际化背景下高职人才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J].科教理论,2018.

[5] 李良进.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院校建设,2015.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