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困境与自我照顾策略探究

2019-11-13 04:38徐爱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摘 要 高校心理咨询师承担着多重角色,面临着角色冲突,同时会产生较高几率的焦虑,抑郁、替代性创伤以及情绪耗竭发生。现实压力和专业伦理需要高校心理咨询师进行自我照顾,以抵御日常心理工作的暴露和负面影响。作者从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困境现状出发,阐述自我照顾的功能和意义及咨询伦理的必要性,希望高校心理咨询师进一步加强对自我照顾的觉察,充分学会运用专业和个人的自我照顾策略,高校以及心理咨询主管部门应当努力创设自我照顾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高校心理咨询师 自我照顾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

2001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对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化提出了标准,高校心理咨询的师资也从兼职化向心理咨询专业化方向转变。在高校心理咨询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高校心理咨询的核心要素—高校心理咨询师,本身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2012年10月《精神卫生法》的颁布以及对心理健康新的需求赋予高校心理咨询师新的内涵,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程度的挑战,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高校心理咨询师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下承担着多重角色,面临着学校危机事件等工作挑战,会产生焦虑、倦怠、职业耗竭等问题。助人工作者工作时,助人者本身就是重要的助人工具,因此助人工作者必须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充满活力才能提高服务品质。同时,助人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可以避免专业耗竭同时也符合专业伦理的需要。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如何采取适当的自我照顾行为,以维持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保持工作和个人状态等各方面的平衡变成了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议题。

1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困境

高校心理咨询师作为学校心理工作的主力军,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以及科研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心理咨询师很容易受到职业危害的影响,因为学校和私人执业、心理诊所和医院是不一样,我们要着重考虑与学校内工作有关的特定压力源。

1.1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多重角色且定位不清,易形成角色压力

高校心理咨询师的组成复杂,高校心理服务工作人员承担着心理咨询师和教师的双重角色。一般由学校行政人员、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的教师及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兼职咨询队伍和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两部分构成,兼职咨询队伍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但除了心理咨询外,还需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开展学生工作等庞杂的非专业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使得高校心理咨询师因无法完成角色任务而造成心理负担,产生角色压力,包括:

(1)角色模糊:角色模糊发生在产生缺乏有效完成工作信息的时候。如果学校心理咨询师对自身角色缺乏清楚的认知,无法确定明确的职责范围以及咨询师自身与组织内其他人对其角色期望的不一致,都会导致咨询师感到混乱而无法适应。虽然专业组织和主管单位描述了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和职责,并强调清晰专业角色的重要性,但对咨询师角色的不确定性仍然是一个主要的专业问题。随着社会的改变,教育的改革以及学生新的需求都对心理咨询这个专业进行新的塑造,人们依然会对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主要用途感到困惑。

(2)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发生在工作中个体必须满足相互冲突需求的时候。高校中面临着教师与咨询师、行政体制与专业自主、咨询主导者和咨询协助者之间的角色两难问题。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协会(ASCA)建议学校心理咨询师大多数时间花在直接对学生的服务上,不要做一些非咨询的行为和活动。角色冲突与学校咨询师的倦怠有关,文案工作以及一些非心理咨询工作干扰了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从而导致了工作压力和不满。

1.2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编制不足

高校心理咨询人员组成的多元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各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人数较少,工作任务重,从《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苏发[2005]21号)等文件要求的1:3000-4000的师生比可见,还有很多高校还未达到相应的标准,学生对心理咨询需求地不断增长及心理咨询人员缺少之间的矛盾导致高校心理咨询师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容易引发情感耗竭、工作倦怠等心理问题。

1.3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的特殊挑战

(1)专业的合法性和指导方针。遵守道德标准和相应的法律以及维护机密性是心理咨询的必要要求,这些要求对来访者权益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给高校心理咨询师带来了压力。专业协会(如美国心理学会APA、中国心理学会CPA等)对专业人员的伦理指导是合理和明智的,但同时心理咨询工作者要面对潜在的法律和道德抱怨和诉讼,对这种可能性的认知会增加心理咨询师的压力。心理咨询师不仅要认识保护到来访者的最佳利益,也必须以遵循职业伦理规则不断地监控他们的咨询行为,避免未来法律上的风险。

(2)保密性。保密性是咨访关系的基础,是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咨询对话的私密性让来访者意识到他们的身份对外人来说都是匿名的。这种保密性让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产生了很深的亲密感。但是保密性同时也限制了咨询师从他的父母,朋友或其他家庭成员那获得支持,从而导致了分离感觉的产生。

(3)移情疲劳和共情疲劳。移情疲劳被定义为发生在心理咨询师身上的“一种情绪、心理、身体和职业上的耗竭”,这一状况通过来访者有关疾病、残疾、创伤、哀伤和丧失的生活经历不断地被咨询师所体验。恐惧以及不愿意参与工作、退缩和对他人产生消极的看法。共情疲劳会导致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影响个体的工作失误以及影响行为、情感、人际、生活等。

1.4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

各高校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定位不同,从事专职心理咨询的教师有的挂靠学生处,有的挂靠学院,归口不同以及繁杂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导致高校心理咨询师在行政上不容易出业绩,在专业上不及教师容易出科研和教学成果。无论走行政系列还是走专业教师系列的评定道路,都显得没有太多的优势。这大大影响高校心理咨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增加了很多心理压力。同时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类型与数量、过量的疑难个案、工作超时、薪酬低下、机构僵硬、同事关系以及行政事物负担过重等都是高校环境下心理咨询师的压力来源。这些工作过程的危险因素对心理咨询师的健康造成了危险,也显示了支持性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自我照顾的意义和功能

由于创伤工作的特殊性,心理咨询师可以运用自我照顾应付日常工作的暴露和负面影响。在个人和组织层面上整合自我照顾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继续保持有效性并限制职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溢出。高校心理咨询师必须要面对许多危机及创伤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共情疲劳、继发性创伤、替代性创伤以及耗竭等状况。心理咨询师要维持个人的支持系统,以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创伤。

自我照顾有三大功能:一是减少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倦怠,而职业倦怠对个人、职业和情绪会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将自我照顾和职业倦怠直接联系在一起;二是向来访者展示积极的边界建构和自我照顾,以促进双方的福祉;三是通过减少违反伦理道德规范守则发生的可能性来保护来访者的权益。美国学校咨询师协会(ASCA)在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伦理守则中认为自我照顾是一种伦理要求,必须要自我负责。鼓励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发挥自我能力范围内的作用,要求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能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测,寻求必要的支持以维持工作的专业效率。

3自我照顾的伦理要求

自我照顾实践活动可以减少在临床实践中违反伦理道德行为的发生。很多研究将自我照顾视为一种道德伦理的必要需求。伦理道德规范的存在让咨询师在日常生活中保证专业能力练习以免对来访者造成负面影响。

美国心理学会(APA)在美国心理学家的伦理和行为准则(2010;2.06版)中注明“当心理学家意识到个人问题会干扰他们充分履行与工作相关的职责,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获得专业咨询和协助,并确定他们是否应当被限制或终止与工作相关的职责”。美国咨询協会(ACA)在美国咨询协会的伦理准则同样也指出咨询师应当“从事自我照顾活动,以维持和促进他们情绪、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以满足他们专业责任的要求”(ACA,2005)这个伦理标准同样也被美国学校心理协会职业伦理准则(ASCA,2010;1.3版)所呼应,“不允许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个人问题影响其专业效率,当个人问题危险到影响拖累专业效能时,应当寻求帮助”。

4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优化的对策

(1)心理咨询辅导教师的专业自我照顾策略执行高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时,心理咨询教师时常需要和学校内、外不同系统人员合作,该如何使合作成为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助力而非阻力,且在追求工作目标的同时,也能维持自我照顾。其次,建立弹性且有功能角色界线。心理咨询辅导教师的角色与功能常因为不同学校的文化脉络有不同的发挥,所以工作项目与职责也容易含糊,因此个人的人际与专业的界线与角色,常因不同的事件而也有变化,心理咨询教师工作界线的设定是一门专业,藉由不断自我内省和反思、研究学习、专业督导、同伴督导来探讨自己的角色与界线,弹性调整,可以避免过重的工作负荷,让自己能发挥效能又可以有良好关系。再次,认识自己的能力与限制。校园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内涵丰富,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在处理特殊或者危机议题时,熟悉法规及伦理规则除了可以给予辅导的行动方针,必要时也可以保护学生、学校或者自我保护。

(2)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的个人自我照顾策略心理赋能与督导训练固可提供专业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咨询辅导教师藉由持续强化自我心理健康照顾能力,包括压力的觉察与调适、觉察移情与反移情,更是提升内在能量为支持辅导人员持续延续不可或缺的作为。

(3)营造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的环境。高校以及心理咨询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在整体层面上为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腾出空间,组织可以为员工提供休假、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提供自我照顾的资源包括自我照顾的继续教育以及督导活动,减轻心理咨询师的不符合伦理行为的发生,减少倦怠或共情疲劳。创设高校自我照顾的工作文化,如同事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支持。建议心理咨询管管部门应当尽可能地将自我照顾纳入其宗旨说明或组织政策中去。

总之,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助人的活动关系中,可能会因为环境或自身因素而产生压力,或者在实务工作中产生同情疲劳、耗竭等危机。透过良好的自我照顾能让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觉察自己的压力状态,建立自我界限,提升专业能力等。高校心理咨询师拥有良好的自我照顾,才能在学生咨询辅导工作中提供更有品质的专业服务。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SJSZ420)。

作者简介:徐爱兵(1981.12-)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在读博士,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咨询。

参考文献

[1] Corey,G.Issuesandethicsinthehelpingprofessions(6thed.).PacificGrove,CA:Brooks/Cole[M].2003.

[2] 周向华,杨青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及其结构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2(03).

[3] 王婉玲.国中辅导人员角色压力、辅导自我效能与职业倦怠之关系研究[J].200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烘焙有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老年人不可忽略心理健康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