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经济导向下高校转型发展模式

2019-11-13 04:38杨思佳李继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

杨思佳 李继霞

摘 要 本文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针对学校转型发展的思想不彻底、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政府支持力度低,校地、校企合作层次低等问题,提出建议学校转变转型发展的思想、搭建提高成果转化的平台和如何搭建产学合作平台等新模式促进学校转型发展,进而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转型 服务地方 南阳理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纷纷走上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的应用型道路,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从学校转型发展自身角度,介绍搭建产学合作平台新模式促进学校转型发展,进而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高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存在的问题,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

南阳理工学院立足于南阳,服务南阳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下面从南阳理工学院转型发展服务地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服务地方,转型发展的思想不彻底

虽然学校已经提出“产教融合、转型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重理论、轻实践,重纵向科研、轻横向科研,没有真正把服务地方作为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服务地方、转型发展仍然停留在响应政府号召、扩大学校影响力的一种途径上。

1.2学校服务地方水平低,科硏成果转化率不够高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中国高校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其中地方高校的比例更低,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则高达80%,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比例非常低,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导向注重的是教学和科研,把能力和时间投入到当地的社会服务中少之又少。统计南阳理工学院近三年的社会服务情况,2016年社会服务项目38个,其中合同金额705.7096万元,到账金额443.6596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为0;2017年社会服务项目26个,其中合同金额347.1142万元,到账金额240.5142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为0;2018年全年办理社会服务项目118个,其中合同金额2138.625695万元,到账金额1647.997995万元,科技成果转化率为0。虽然学校2018年社会服务项目、到账金额均出现大幅度增长,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为零,学校的教师仍然重理论研究,而轻成果研发,学校管理部门也缺乏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平台,造成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1.3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层次不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大部分南阳企业迫切希望解决技术创新不高的问题,但对产学合作缺少总体规划,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仍然只停留在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层面和企业直接购买成果,其作用仅限于针对企业的具体技术难题的解决,而对企业开发产品、自主创新、发展技术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方面,作用较弱。

2高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策略,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

2.1把服務地方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容易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问题,在学校人才培养、职称评审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认为增加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就在进行转型发展,然而,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想要有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紧密相连,让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磨练自己、检验自己,在让市场来检验学校的转型发展之路是否正确,检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科学、办学质量是否能够抵得住在众多高校之间激烈的竞争。

2.2加强京津宛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天津市教委、市科委、滨海新区共同组建的天津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主要是汇聚和吸引全国各地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天津转化的基地,是连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桥梁,属于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南阳理工学院对接天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天津市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南阳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密切协作、共同发展,立足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积极对接这一个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将天津市众多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优势向南阳市转移、转化,培训人才,提档升级,同时将南阳理工学院的科技成果推向国家级平台,为南阳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南阳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2.3地方政府与学校共同搭建平台,成立南阳大学科技园区

随着国家在产学合作政策的不断出台,产学合作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成立大学科技园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省发改委论证的重点工作之一,围绕企业所需,开展研究,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孵化、转化,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南阳大学科技园将以建设创新型河南为己任,紧密围绕南阳市“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九大专项工程”建设需要,助推南阳理工学院转型发展,通过对接政策和服务需求、引进人才和高端技术、培育项目和建设平台、推广技术和转化成果等举措,选择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的科技项目及成果进入大学科技园,为其提供孵化的基本条件,加快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参考同等高校大学科技园经验,首先,学校将大学科技园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建设与发展扶持力度,营造鼓励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环境。其次,改革学校内部的绩效评价与奖励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科技人员带项目兼职或离职入园参与创办科技企业,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建立产权激励机制,科技成果校内完成人入园创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个人的创业贡献享受其应有份额的股权;最后,地方政府和高校应该大力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和园内企业、科技成果、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努力打造“大学科技园”的品牌形象;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园区和园内企业,争取各级地方政府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拓展社会空间。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
普通本科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改革
高校转型下应用型本科电气类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探究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知识产权工作的几点思路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及机制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