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三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国语能力的方法

2019-11-13 04:38叶花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叶花香

摘 要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各学校实行了混合编班制。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为了提高三年级少数民族同学的国语水平,通过重视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等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让少数民族学生对国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国语水平。

关键词 国语能力 混合编班 小组构建 培优辅弱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新疆巴州自2018年2月推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虽然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有八年时间,但对于混合编班三年级的学生如何展开教学却非常缺乏经验,经过不断探索和与孩子们的磨合相处,现就“提高混合编班三年级少数民族同学国语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方法”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积极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宋庆龄曾说过一句话,“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需要了解班里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情况,多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虽然部分维吾尔族学生家长的国语水平较弱,有个别家长甚至不懂国语,但是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不能放弃任何一次家访沟通的机会,让孩子的家长们知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公共事务。只有家长们明白了学习国语的重要意义,才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国语学习,这就会对孩子学好国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培养良好的国语学习习惯,为孩子们学好国语奠定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伴随人的一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我所教的三年级四班共有43名同学,其中少数民族同学有27名(维吾尔族同学20名),经过近一年半时间与他们的相处,发现这20位维吾尔族同学中有5名左右的学生学习比较刻苦,更可贵的是他们遇到不会的问题会主动去问,直到学懂学会了为止;但是这20位中有15名左右的学生,国语水平就显得比较单薄,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家庭学习国语的氛围不浓厚;二是不认识汉语拼音;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写作业、早读课不开口读书、自习课玩耍……)可见好习惯对孩子们的国语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构建小组,创造良好的国语学习环境

良好的国语学习环境对于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語文教师,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国语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国语,提高学生们国语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其次,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性别、族别和学习能力进行小组的构建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小组在教学实施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独到作用,一旦将某小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们就会主动自觉的学习,这样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就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4课余时间,扎实开展好培优辅弱工作

培优辅弱工作是提升班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会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我所交的三年级四班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同学都属于学困生,作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平时我会利用大课间、午休、自习课等时间给孩子们辅导,这些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认识汉语拼音,所以我通过借助图示、动画、微视频以及生活场景等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一边让孩子们大声读,一边让他们练习书写,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也教学生们学习基本的汉字笔顺、音调和音节的拼读等,经过努力,现在这些同学的发音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中只有长期开展好这项活动,才能让孩子们找到国语学习的自信和乐趣,他们的国语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要学习和运用这些先进的文化,对于班里的少数民族同学来说,首先就要从课本入手,比如部编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涉及了古诗、文言文、名言警句等,师可以利用早读课、班队会课、自习课等时间,组织开展古诗诵读比赛、讲爱国故事比赛、唱红歌比赛、手抄报比赛、汉字书写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理解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同时感悟学好国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华先进文化的兴趣和意识,这不仅让孩子们喜欢上了学国语,同时也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6不要吝啬表扬与奖励

人人都喜欢被表扬,经常被表扬的学生就会很自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地表扬。在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叫努尔夏提·玉苏普的维吾尔族小男孩性格活泼,长得帅也擅长运动,但是学习上就有点牵强,字迹潦草,上课小动作多,也不爱回答问题,起初我也批评过他几次,后来发现他不仅没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反而变得有点内向,后来在学习《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时,要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到汇报时我让努尔夏提这一组上台表演,努尔夏提表演的还不错,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后来其又在同桌和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下,慢慢喜欢上了学国语,期末考试中他的语文考了69分,在进行表彰奖励时我给他发了一张“学习进步之星”的荣誉证书,放学后他跑到我办公室,高兴地说:“谢谢教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帮助与肯定,下学期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考的更好。”

如何提高三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能力是摆在我们所有三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获得启示:只有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真正为学生成才而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不断创新,学无止境,才能更好的提升少数民族同学的国语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建国,贾娜提·再努拉.对民族地区哈萨克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以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中小学为个案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2] 祖力盼·吾拉孜别克.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J].科技风,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