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发展新特点及青少年田径训练对策思考

2019-11-13 04:38王铁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新特点田径青少年

王铁君

摘 要 新课改以来,培养全面素质型学生成为学校教学的新要求。时代在进步,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与时代相对接,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出社会需求型人才。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教学,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田径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性格。青少年阶段,正是学生体能训练、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时期进行田径训练,有利于促进学会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 田径 新特点 青少年 训练对策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素质教育发展,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落实,学校教育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其施行与展开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目前,很多学校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放在同等地位进行考虑。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学内容和训练需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身理素质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在进行体育项目设计时,既然考虑体育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也需要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进行考虑,对青少年田径教学进行优化。

1田径发展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被应用进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利用现代技术对田径运动进行改创新,成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目前,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探讨发现,各大高校体育教学科技化程度提高。一是教师教学科学化水平提高;二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对运动员进行技术分析;三是教师实际训练中更多的训练设备被引入。

1.1田径教学科学化

传统田径教学中,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领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示范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田径教学中引进先进教学技术,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教师引进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田径运动技巧的学习;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收集大量的田径比赛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放在主要位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被提高。

1.2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技术分析

教师在展开田径教学时,引进更多的硬件设备,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发现学生的个体缺点,帮助学生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一是青少年田径教学中改善硬件设备条件,可以更好的进行运动技术分析,实现学生运动规范性,提高学生田径运动成绩。二是通过硬件设备进行运动技术分析,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每个田径项目的得分点,强化田径动作训练。三是利用硬件设备可以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运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较高。

1.3引进先进训练设备

传统田径教学训练环境差,训练设备少,难以实效田径教学效率最大化。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相关机构为了鼓励学校教学中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体育教学环境、教学设备优化,增加了一系列先进的运动器材和面积宽广的运动场地。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更多的研究人员关注青少年田径训练方面。通过研究人员的多年探索,更多的田径场地、田径设备被提出,并有效的运用进行学校教学中。例如,塑胶跑道、激光测距仪器等。先进设备的引进,扩展了学生田径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田径运动兴趣。

2青少年田径训练对策

2.1联系理论与实践

理论是实践的指引,实践是理论的实现。在田径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引作用,极大提高了田径教学的实效性。在进行教学理论改革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注重实践,切莫高谈空论,建立一系列脱离教学实践的理论。除此以外,在进行教学理论改革时,不能一概否定传统理论。先进教学理论改革应该基于传统,对其进行去粗取精,连续一系列先进教学思想形成新的教学理论。理论需要实践应用去体现其价值。一是教师在展开田径教学时候,应该积极进行理论探索、教学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理论。二是青少年在展开田径训练时,应该努力做到基于理论进行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体现理论知识。

2.2训练项目的优化

田径运动改革是学习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学校田径教学中教学项目多杂,看似丰富了教学内容,其实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即学生运动项目多而不精。因此,我们在进行田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明白运动项目不是越多越好。一是教师在进行田径项目引进时,应该从促进学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引进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田径项目,如长跑、马拉松等。二是学生在展开田徑运动时,切莫走马观花,应该对每一项运动、每一个步骤做到熟练、精确。

2.3组织形式的创新

田径教学与传统田径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即其开放性更高,更加注重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探讨等。田径教学以其全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团体训练中学生与他人交流、相处。一是田径运动可以帮助缩小学生运动能力强弱不同带来的隔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项目;二是合作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性的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因此,青少年田径训练过程中进行组织模式创新,注重学生团队协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集体感,还可以缩减个体差异对教学带来的阻碍。

3结论

目前,田径运动科技化水平提高,实现了教学科学化,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运动分析,有效提高了运动实效性。另外,田径教学中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了运动场地与运动器材,提高了学生运动积极性。青少年田径训练展开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性,优化运动项目、创新组织方式,实效运动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欧阳骁骏.我国“体教结合”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2] 王娟.河南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新特点田径青少年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青少年发明家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
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