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改编电视剧转向的新思考
——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

2019-11-15 08:20
剧影月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网文热门

IP指知识财产权,各种智力创造的成果都属于知识产权。IP改编剧也叫做IP剧,改编题材以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和动漫为主。优质的原创网文IP是影视作品的重要来源,热门IP+明星流量是IP改编剧的主要模式。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艺恩播映指数TOP50”剧集中,有32部IP改编剧,占比64%,这些改编剧中,有17部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成,总播放量近1054亿。热门IP一般具有高品质、高人气和高话题度的特点。热门网文IP往往伴生着大量的原著粉,这些粉丝是电视剧的潜在观众,转化率较高。原著粉往往对IP改编剧有自己的期待,在微博、贴吧和论坛等平台往往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话题讨论在提高IP改编剧热度的同时,对演员的选角、剧本的改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视剧团队为了增加关注度与流量,往往会迎合受众选择明星演员,甚至改变剧情走向。明星本身具有强大的粉丝基础,网文IP和明星粉丝又存在互补关系,粉丝经济的力量不容小觑,所以热门IP+流量明星模式下的改编剧往往会出现“未播未火”的现象。

一、IP改编剧的新发展

IP改编剧的题材从单一到多元,电视剧开始反作用于网文IP。最早的IP改编剧可以追溯到2005年,根据游戏改编的玄幻类仙侠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掀起了同类题材电视剧的狂潮如《轩辕剑之天之痕》《花千骨》《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玄幻类仙侠题材的走红与网文IP的创作密切相关,优质的网文IP为影视剧提供了内容来源。但对热门IP的争夺造成了网文IP虚热化,出现了大量内容同质化、套路化的作品,观众审美逐渐疲劳。网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过程,使得IP领域更加多元化、深入化。热门IP具有强大的粉丝基础,而且投资的风险小、见效快很受影视团队的青睐。IP题材的多元化也为IP改编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玄幻仙侠剧竞争激烈,影视团队开始另辟蹊径,尝试新的题材,如都市类题材改编的《欢乐颂》、反腐类题材改编的《人民的名义》、新型宫斗剧题材《延禧攻略》、悬疑类题材改编的《白夜追凶》。电视剧热播的同时也反哺了网文、游戏等IP。如《延禧攻略》播出前的粉丝并不多,但该剧“黑莲花”的女主人设、精致的服道化、起伏跌宕的剧情吸引了一大波新粉丝,也助推了网络小说的阅读量。即使是有原著粉丝基础的IP改编剧,由于改编剧情与原著有出入,依然能吸引大量粉丝加入小说阵营。而弹幕往往会成为书粉与剧粉争论的阵地。

热门IP+明星模式失灵,IP改编剧回归理性。IP改编剧不断发展的同时,观众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创作者也意识到了粉丝经济模式的失灵,粉丝红利期已成过去式。热门IP只是具有成为爆款的潜质,还需要精心的打磨才有可能创作出让观众满意的好剧,剧集的品质、演员的演技、服道化的准备、后期的剪辑才是吸引观众的根本。本末倒置的做法或许一开始能吸引大量的粉丝,但很快就会遭遇“滑铁卢”,为剧粉及原著粉丝所诟病。如2017年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孤芳不自赏》中杨颖的天价片酬、演技差只会干瞪眼、大量抠图就受到了群嘲。粉丝们本来很期待这部大剧,却止步于粗制滥造的剧情,对其中的演员和制作团队也失去了信心。与之相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制作经历了七个月的筹备,七个月的拍摄和九个月的后期,在剧本、演员、服道化方面都下足了功夫。电视剧抹去穿越元素的同时也改变了女主行动的逻辑,变成了韬光养晦、为母复仇的大女主题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糅合了观众喜爱的元素。如将故事设定在对女主行动相对宽松的北宋、增加了男女主婚前的互动、将男女主相遇时间提前。影视剧与观众往往存在着一种默契: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微博电视剧给出的数据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受众84.67%为女性,所以男女之间的甜蜜互动是重要看点。朱一龙饰演的齐衡不仅温文尔雅,面容清秀,行事也很严谨,从丢帕子这件事可以体现。汗巾帕子在盛府丢了,不仅要找,还要大张旗鼓的找,让所有人都知道帕子丢失了。这种贴身之物他日要是再拿出来,即便全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但齐衡对明兰却是一片深情,知道明兰自小在扬州长大就特地取了故乡的菱角,得知明兰因为字差被先生罚抄就送了两支上好的笔。如此深情的少年,戏里虽然没能和心心念念的六妹妹在一起,但在戏外成了当红小生,拿下了诸多代言。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崇洋媚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开始更加自信地向世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努力讲好中国故事。IP改编剧是影射当下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在弘扬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表达了新的时代精神。我国丰富的历史材料为IP改编剧提供了素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基于北宋的历史框架,虽然有一些唐宋与魏晋的杂糅,但总体上历史还原度较高。剧中皇帝和官员的服饰基本是宋制的样式。剧中的关键词“东京”、“燕云十六州”、“开封府”、“通判”、“发解”等都能佐证北宋的背景。顾廷烨榜上无名受了早年为杨无端打抱不平的牵连,杨无端就是仁宗年间被奉旨填词的柳永。第十集中有一个镜头:顾廷烨和他的小斯在街上骑马,街边出现了店名"脚店",出自宋朝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脚店'。”[1]汴京城内古朴的石板街,繁荣的街市,第一酒楼樊楼等场景以及官宦人家的传统服饰、马车等也都很大程度上复原了北宋时期的历史风貌。[2]

IP改编剧借助网台合作和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内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2月25日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播出,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家网络平台同步热播,借助微博等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内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演员相继在微博为电视剧做宣传,热情的参与到“瞎眼四子”、“白莲花团”的讨论中。如盛紘的饰演者刘钧,在剧中被称为“紘郎”,就在微博中发了一篇关于红狼的帖子。墨兰与男子私会时盛紘的叫声被网友调侃为“土拨鼠叫”,刘钧毫不介意这个称谓还把自己的微博头像换成了土拨鼠,网友纷纷评论“接地气”。微博平台的热烈讨论对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收视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在微博电视提供的成绩单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2019年首个话题阅读量过百亿的剧集。主话题阅读量170亿,讨论量8157万。角色话题阅读量176亿,讨论量2.94亿。相关剧情子话题共13个,阅读总量突破140亿。《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期间几乎每更新一集就会上热搜,共有147个热搜词,181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全站短视频博文量7355万条,全站短视频播放量90亿,播出期7周内,每周均为微博电视剧报告第一位。收官之际大结局收视率双网破2双网第一。

二、网络IP改编剧的发展瓶颈

优质原创IP供不应求,但IP维权之路坎坷。随着多部IP改编剧成为收视爆款,对优质原创IP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甚至出现了非热门IP不拍的现象。市场对IP的追捧提高了IP创作者的热情,也使得IP出现虚热化、鱼龙混杂现象。IP的产生、发展到成熟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然而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往往会忽略这个过程,甚至出现一些非法行为。《锦绣未央》的作者周静抄袭200多本书写出了爆款IP,2019年5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周静侵权成立,判处周静赔偿原告沈文文13.65万元,然而网友们还是很愤慨,普遍认为赔偿金额低,无法起到惩戒作用。确实,并不是每一位被侵权的原创作者都能打赢维权的官司。维权成本高、周期长、惩罚措施轻是被侵权者放弃维权的重要原因,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得市场上的优质原创IP日益短缺,即使是热门IP也有可能出现抄袭现象。

后期制作问题多,病句穿帮频现。《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台词频现史诗级翻车,不少语文老师直呼:简直头皮发麻,拿着红笔想要批改的手快要按不住了......”如“手上的掌上明珠”、“就听过一些耳闻”、“你以后独个儿一个人”、“满朝文武的面”、“许多年纪不惑的举子”、“款待不周”等。其实市场上的IP改编剧或多或少也存在类似问题,只是正午阳光作为业内的标杆,观众对其期待更高罢了。如在《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和大臣皆称孝庄太后为“孝庄”,但“孝庄”是死后的谥号,生前如此称呼实在不妥当。再比如电视剧《云中歌》背景为西汉时期,但其中的诗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却出自东汉时期《古诗十九首》,与时代不符。[3]此外,演员赵丽颖多次笑场,后期却没有删除,最后出现在剧集中,引发了网友的吐槽。IP古装剧《琅琊榜》的台词和剪辑无可挑剔,被称为中国的“哈姆雷特”。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说成“小红楼梦”就有点难以服众了。

剧集拖沓注水严重,影响用户观剧体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著的小说总共137万字,电视剧却生生注水到了78集,大结局还分成两次播放,观众对此做法怨言颇大。一方面说明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的成功,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剧情拖沓注水会影响用户观剧体验。在广电总局政务网站上,我们可以查到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许可证号为[(浙)字第00847号]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集在备案后经历了几次变更,2017年4月该剧集数从70集变更为76集,之后又变更76集为73集。其具体变更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该剧发行许可证编号是[(浙)剧审字(2018)第023号],其发行审批公示显示,该剧总集数为73集,应为作准。2018年12月,广电总局政务网站公布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剧集变为73集的申请被批准和公示,与发行许可证集数相同。2019年1月公示、批准的变更申请中并不涉及此剧。我们可以推定,其播放平台未经审批、公示集数一致的管理要求。[4]如今电视剧的拍摄成本越来越高,动辄上亿,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电视剧的风险,投资方往往倾向于投资剧集长的电视剧。热门IP+明星的模式耗费资金大,明星的天价片酬、驻组时间减少及演技水平使得制作团队不得不增加支线剧情,用前情回顾、内心独白和空镜支撑。在资本运作下,剧集时长与广告利润成正比,即便在电视剧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制作方也会通过拖延大结局、拖长播放周期的做法实现广告利润的最大化。

三、结语

如今的影视作品鱼龙混杂,观众对口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豆瓣评分、猫眼评分等软件也日益完善,好剧烂剧的划分也更加分明。热门IP和流量明星不再是IP改编剧收视率的保障,哗众取宠的机会成本太大,消费观众的信赖终会自掘坟墓。在这个内容为王,品质取胜的背景下,IP改编剧唯有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网文热门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爆笑网文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本月热门产品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