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当与时代同步
——评柳琴戏《承诺》

2019-11-15 08:20
剧影月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柳琴毒品戏剧

在第32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由江苏省新沂市柳琴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承诺》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柳琴戏《承诺》讲述的是乡村女教师刘淑梅和缉毒警察的丈夫艾民,十六年含辛茹苦只为信守一个承诺。养女佳慧叛逆离家,遭遇恶人诱骗吸毒,身心遭受极度重创不能自拔,最终在亲情的感召下,正义战胜了邪恶,迷失的佳慧重获新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爱恨交织和真假难辨、扑朔迷离的人生百态,演绎了一段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形象再现了毒品的危害,警示民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彰显了党和政府扫黑除恶、铲除毒害,建设平安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世界范围的毒品蔓延泛滥,已成为国际社会严重的安全威胁。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以上,是仅次于军火交易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因吸毒造成了10万人死亡。毒品不仅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危害民族素质,助长暴力和犯罪,而且吞噬巨额社会财富。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毒品造成的损失和扫毒所需要的巨额经费更是沉重的负担。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新篇章,江苏省新沂市柳琴剧团按照徐州市、新沂市禁毒委员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精心编排打造了这台大型禁毒宣传教育舞台剧——《承诺》。剧目从文本到呈现历时八个多月,特邀编剧、导演、作曲、唱腔、舞美、灯光、化妆等国内一流主创团队强强联手、倾情打造,剧目已于6月22日在新沂影剧院进行首次对外公演。作为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与时代同步,为推动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该剧把视角聚焦于乡村女教师刘淑梅和缉毒警察艾民,十六年含辛茹苦只为信守一个承诺心路历程。曾经是缉毒一线的战友在牺牲前所托付的遗孤,二人为此“承诺”要将战友的孩子抚养成人。本是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这原本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却偏偏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发生了养女佳慧涉足了毒品案件。戏剧性的人生和戏剧性的冲突便由此展开。

承诺应该是一种誓言的忠守,承诺不该是一种谎言的翻版。承诺应该是一种所付的责任,承诺不该是一种所弃的包袱。承诺不是脱口而出的豪情,承诺更不是情不自禁的抒发。既然承诺了就要一辈子信守。

在戏剧作品中,塑造一个好的角色至关重要。柳琴戏《承诺》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立体的、真性情的一群普通百姓人物。在创作手法上,导演摒弃了“英模戏”的固定框架模式和高大全的脸谱化形象,没有平铺直叙地介绍乡村女优秀教师刘淑梅和缉毒警察艾民的光荣事迹,也没有生搬硬套地宣传教化,而是塑造了一个接地气的母亲和父亲、一个有真实情感的妻子和丈夫的形象。在普通百姓面前,她既是一个人民教师,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民警察;他在女儿佳慧面前,是慈祥的父亲,在妻子面前,他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丈夫;她在孩子佳慧面前,是温暖有爱的善良母亲。可是慈祥和温暖,代替不了教育,人民教师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却未必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民的好警察,可以在缉毒一线立下许多战功,可是在家庭生活中,未必是一个称职的家长。当年“承诺”尽管没有忘记,但面对现实的残酷性,教育孩子的问题却又时时在考验着曾经面对战友牺牲前所“承诺”的誓言。一个并不缺少懂教育和懂法律的普通正直的父母,在面对社会难题,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培养自己孩子的时候,却是一片茫然。什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什么是家庭责任?此时已上升为社会责任。究竟如何担当?《承诺》这部戏所要揭示的是一个特别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这部戏主题意义之所在。问题和难题在戏剧的情境中展开,同时也展现出了家庭柔弱的一面。相比较,处在每一个社会家庭中都将面对的现实问题时,观众是直观可见的,也是会引起心灵震动和认真思索的。母亲刘淑梅在培养女儿佳慧的人生考场中,虽然不是血雨腥风,但也是惊心动魄的。这样的戏剧,这样的角色,才是饱满的、鲜活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

好的演员和好的角色是相互成就的。新沂市柳琴剧团的主要演员黄莉,用她那娴熟的戏曲表演,特别是摄人心魄的动情演唱,把一个当代母亲,演绎的入情入理,动情动人。当演到戏的最高潮时,母亲刘淑梅充满激情地唱道:“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一诺千金气壮山河!这是一个缉毒警官的承诺,担负弱者生命的嘱托。这是一个共和国的承诺,五星红旗对每一个公民负责。这是一个母亲的承诺,道义和母爱化作柔肠百折。十六年我把你当亲生儿抚养,十六年你父亲百般隐忍无怨说。只要你健康成长多快乐,十六年酸甜苦辣算什么?哪里跌倒哪爬起,人生谁不遇坎坷?娘要你下定决心戒毒品,娘要你人生歧途切莫上错车。娘要你返回校园学文化,娘要你人生航船不停泊。娘要你常怀感恩心,娘要你多讲回报少取索。娘要你仰对故去的爹娘许下承诺,做一个有为之人报效祖国!”这段激情澎湃的演唱,不仅体现出演员的基本功和演唱水平,更令现场观众为之动容,并对剧中的母亲充满了怜惜、理解与敬佩。扮演女儿佳慧的青年演员王宁,也非常出神入化地刻画了当代社会一个处在叛逆期的中学生的典型形象。剧中佳慧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涉毒事件后,真心地幡然醒悟。她在剧中动情地唱道:“原谅女儿心胸狭隘存偏见,原谅女儿心灵扭曲耍刁蛮。我只说血脉亲情天注定,却亲眼见人间大爱在身边。爸爸,爸爸呀——请接受这迟到的呼喊,请接受无知女儿真诚的道歉!”王宁用她唱念做舞的戏曲功力,出色地演绎出女儿佳慧天真活泼、青春懵懂的舞台人物形象。

编剧和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史实,以现实主义手法来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承诺》把世界上最柔弱的母性融入到最残酷的现实社会中,用母亲与家庭最不愿发生的、自己亲手抚养的孩子走上邪路的现实,去面对社会和心灵的考问。孩子的命运、家庭的命运、自己的命运、作为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的命运,都将迎来人生的漫漫长路。编导在舞台的方寸之地、数场之间量体裁衣,把诸多人物、故事情节融入其中。剧中的一些场景和细节也妙不可言,给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戏剧创作有了很大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根植于江苏徐淮大地上的戏剧艺术作品,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佳作叠出,异彩纷呈,在艺术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努力表现新时代新生活,礼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物,是新时期江苏省戏剧创作的主旋律。积极编演现代戏是我省戏剧艺术的光荣传统,是戏剧艺术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和不断发展繁荣的关键。努力反映新时代的新生活,是我们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具体行动。

猜你喜欢
柳琴毒品戏剧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柳琴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以2010-2020 年为例
传统戏剧——木偶戏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火烧毒品
临沂地区柳琴戏的价值及其文化传承研究*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