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教育思想及启示

2019-11-15 08:03吴婧纹广西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吴婧纹/广西师范大学

一、马君武的教育理念

马君武一贯平易近人,对待学生严苛而又关怀备至,深恶痛绝贪污受贿,为人耿直、不徇私情,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九一八”事件后,他迅速思考如何才能击退外寇、强我中华。在其校长生涯,以下几个理念一直贯穿其中。

第一,马君武经历三次任职确立了西大办学的目的,即“培养青年学生:首先是科学的学习;其次是重视爱国;最后是生存的本领,己达到救国的目的。中国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去救国、复兴国家”。同时,马君武也逐渐认识到办学不应当偏重于理工科或文史类而是双管齐下、综合发展、发挥各学科,如此才能使高校经久不衰、持续发展。

第二,马君武办学理念是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术研究,在西大任职间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从校长、教授、讲师到学生无不将钻研学术作为首要任务,“勤恳诚朴”做学问成为西大吸引学界大腕如胡适、梁秋实等学者前来任教的方式之一。

第三,马君武根据多年留学经验和渊博的学识认为,教育应该是根据地区和生源的特点而做出相应的变通和设计。这是当时许多高校忽略的重要问题,广西作为多民族聚集地,其教育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包容性是一般地区无法比拟的。马君武“因地施教”体现了其教育理念的前瞻性,时至今日对广西高等教育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马君武完全打破了教育地区化、学生差别化的壁垒。他扩大招生使得西大聚集了大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的求学青年,带来了多元化文化、习俗、知识的大碰撞推动了西大学术领域的发展。

二、马君武教育思想的先贤映射

(一)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马君武认为“一切优良的民族性,是可以从教育中培养出来的。”青年积极求学者作为独立的主体,有义务扛起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有责任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不仅要钻研自己领域内的知识,还要把知识传承下去。作为接受知识的传承者、受教育的对象,教育者自然要重视并与之相互尊重。

1、有教无类

《论语》中记载了一句话,“子曰:有教无类”,没有上下之文,因而至今对这句话都有两个解释,一是孔子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另一种是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不管是哪种解释,笔者认为马君武先生行为都是符合有教无类的。

马君武所处的年代,军阀战乱、民族颓废、社会动荡。家境殷实的青年才可能成为学生,而寒门学子纵使满腔热血也因经济原因很难去高校求学。为了让大家都能接受教育,或者说为了使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人生,消除出身对于自己的影响,马君武始终对于贫寒学生关心有加。其主要行为有:

第一,在校内筹集“苦学基金”,只要家境贫困学生各科成绩在90分以上,就可免去全部学杂费、伙食费和书籍费。

第二,对生活费不足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其自食其力,而不是自暴自弃或者单纯靠别人的接济过活。

第三,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许多高校运行受阻,出现大批流亡学生,马君武便慷慨收容流亡学生,不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保障了学生基本生活需求。

马君武上述行为和他进行的教育事业,自然充满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以及对于人的基本尊重。马君武确实积极倡导应该尊重、爱护学生。在大学军训期间由于该校的军训教官态度粗暴,经常打骂学生,而且任意延长三操两讲的时间,妨碍教师的授课及学生学习。马君武认为,“学生们年纪很轻,初离家庭,或感不便,学校应该是青年学生的第二家庭,要将西大变成学生的家。因为诸生父老的信任将子弟托付我们,我们对于学生就要如自己亲爱的子弟一样。”因此对军训教官的错误做法严厉批评。这也正是学生为本的体现,只有把学生放在本位,摆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地位,厘清两者的关系,才能够摸准教育的脉门。

2、重视道德教育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君子应该首先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那么,根本的事物是什么呢?立身之本,就是道德,若连德行都无法保障,又怎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君武早年间在德国留学,通过所观所遇,认为西方发达文明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是道德的作用,而我们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所沉淀的传统道德文化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认为道德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他强调学校和教师应该在道德教育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八股为文。

当然,马君武在办学过程中也记得这一道理,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学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故而道德教育在他的教育行为中处处得以体现。

第一,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将复兴中华民族作为办学根本宗旨。

他认为,国家之于个人,就像父母于子女一样。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只有学生可以将国家放在第一位,有保国的大志,在民族危急存亡时刻能够牺牲小我保卫祖国,才是有信念的青年才俊。有着这样的信念,做学问才能学以致用,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这种道德教育无疑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是完全符合的。

第二,注重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以身作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如此看重表率和带头作用。马君武自然也是明白的,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行动带动全校师生。段祺瑞政府曾改任马君武为教育总长,学生提出坚决反对,认为段祺瑞政府卖国独裁,希望校长不要接任。马君武如此回答同学:“同学们意见很好,我绝不会丧心病狂的压迫学生,作出对不起学生的事情,本人决不就任教育总长,且不愿受人利用,放心。”这便是对学生的很好的表率作用,自己亲身示范,马君武不会屈服于强权,不会出卖自己的道德操守,身教胜于言传。

道德是人们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纯直”的品格对于建设文明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回眼到如今,道德教育的滑坡趋势日益明显,多发频发且愈发侮辱和血腥的校园暴力常见报端、师生矛盾重重,互相猜忌和“较量”,这就是缺乏言传身教、忽视道德培养的结果。

马君武所提倡的道德教育对当代教育依旧有很好地借鉴意义。德育,是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下的。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其实不是在于使用工具,而是在于当欲望和贪念升起的时候,当每一个不好的念头刚刚打起的时候,人可以用理智按下不该做的事,而作出更好的选择。而这种理智,靠的就是内心的道德和对自我的要求。教育,便是要人更好的控制自己,更好的学习经验和教训,道德就是其中绕不开的路。马君武作为教育者,深知培养学生这种道德观的重要性,所以选择了以身作则,将心比心。

3、各言尔志的师生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在几千年前,针对不同学生的同一个问题,做出了多种多样的回答,而并没有像考试一样给学生们提交一份完美的标准答案。这也被视为因材施教的代表。

马君武热衷于西方自由民主学说,尤其推崇穆勒的《自由原理》,称其为“欧文数善阐自由之原理着,莫如此书。”穆勒将人类精神比喻成一棵树,春天来到时,它会按照其内力所向生长发达,自由无碍表现出勃勃生机,认为教育应该激励人的这种精神,纵使它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教养。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是如此,教师虽占主导教学的作用,但按照韩愈的《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诉说着同一个道理。教师,不是控制者,而是达者为师。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在学术交流上应当师生平等允许不同的学说、不同观点和流派的发展。学习,从来都不应该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相选择的。

孔子对学生一般进行“开卷考试”,而且是讨论式的“开卷考试”。他的试卷从来没有偏题怪题,常见的考题就是“各言尔志”、“各言其愿”。并且孔子在考学生的同时,自己也作回答,等于同时参加考试,并且与学生共同讨论。

马君武很赞同这样的观点,认为通过教育解放人们思想,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发展多元化的学术观点进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只有允许学生“各言尔志”,教育者才能真正明白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点在哪里,据此因材施教。如果不先解放思想,那么不管怎么教育,都只是在复制教育者的知识和思想,而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故各言尔志、解放思想、因材施教,这才是教书育人之策。

(二)科学与实践相结合教育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认为,学习并不是埋头读书就可以学好的,学要和思一起,学问的研究要如切如磋,细致而认真;思考则是要伴随整个学习过程的,而实践便是最好的思考和切磋琢磨。

而这对于马君武来说,对学问的思考琢磨,则是需要靠实践来进行的。马君武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15年之久,受到国外重商主义的影响,十分看重普通劳动这的生产劳动,反对学生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知识。他主张加强生产劳动教育,使西大学子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够自寻生活,自我发展。这也正反应了孔子要求学习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多思考、多琢磨,而实践是检验是否学有所成的有效途径。

马君武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通常有两个问题:一是空有理论缺乏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只学而不思。二是只能适应局部工作,无法担当更大职责也无法大范围内施展自己才能。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他在西大任校长时期,通过一系列举措,来进行科学与实践的结合:

(1)经常组织学生到工厂实习。不仅学习实际的工艺操作与制造,还学习车间管理知识。

(2)组织生物系、农学系的学生到庞岭等大山去实际采集植物标本、培养奇珍异草。甚至还组织学生用稻草尝试制造无烟火药。

(3)马君武在学校发动“锄头运动”,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

这一系列举措无不体现出马君武鼓励“脑”与“力”并用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生毕业后根据自身专业擅长去创业是很有意义的,而不是高知识分子必须将知识用到政治领域以求复兴中华。学生将所学新法把乡间产业办起来也是在为复兴中华助力。他也曾号召大学生毕业后去农村施展自己的才能,唤醒当时由于未及时接受教育而稍显愚昧的农民。这一教育思想和现代我国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谋而合,这也体现了马君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观,首先教育要使人拥有思想和学识,但这还不够。教育也要使人拥有使用所学的到的学识改善生活改善社会的能力。

三、马君武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意蕴

马君武一生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享有“北蔡南马”的美誉。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他曾感慨 “吾国以无科学亡国亡种”,因而希望通过教育唤醒人们,让大家意识到强国的根本在于科学知识的发展,在于对成人的教育,在于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在于对孩童的教育。

(一)大师的培养

马君武所处的时代,混乱动荡。他面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大师级别的教育家、科学家层出不穷,而我国却学者缺乏的局面,提倡通过学术研究培养一批具有研究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产生学术大师,从而跟上世界学术科技发展的大浪潮,能够与世界知名大学和学者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

我们常听说,民国之后无大师。在马君武所处的民国,思想者其实也称得上是百家争鸣,可马君武依然为缺乏大师级别的人才而担忧,大师也是从孩童成长起来的。

马君武当时所面临的国内无大师的窘境,也正是如今中国的窘境。现如今,考研、考博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在经过十载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却显少出现某一领域的大师或真正意义上的专家,不少学者都是以其当学生时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细而精的学术研究,而很难发现新的研究领域,或者说很多学术都是在已有结论上做研究,缺乏创新性,甚至缺乏探索性质,反而挑选短时间内容易出成绩、容易产生结果的领域。其实这种研究选择,和天天炒绯闻博出位的部分媒体或只求上热搜的出格艺人有什么区别?只求名就而没有功成。我想这也是此前国家大力推广和弘扬匠人精神的原因所在,教育,国家之本,更需要匠人。匠人精神在教育领域,不仅是要求教师要精于所属领域擅长探究钻研,还要求教师要教授给学生:路都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能力和本事,需要静下心来不断研究磨炼,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教会学生善于追问,乐于探究,这才能产生具有研究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出学术大师。

(二)实践的作用

单单靠思想和坐于屋中脑中演变是远远不够的。科学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君武教育思想的重点。这对现代高校教育也非常重要。究竟为了什么学习,是为了研究还是实务,是为了探索还是名利?目的的不同深深影响着学习的方式和所做的选择。可是大多数学校的教育却都无视了这些目的,忽视了对于学生真实意愿的调查和研究,就以既定的学习方式和流程对所有学生进行教授,其结果会是怎样呢?想要在学术上有所进步的学生学不到真正的学术知识,而觉得教学太过浅薄;而功利主义的学生会认为教师不过是在死教书,没有进行运用分析和落地操作,导致他们毕业生后空有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经验,一入职场便遭受沉重打击而变的自我怀疑、无法胜任工作、挫折感骤增,进而影响身心的发展。

其实科学与实践结合,不只是将学生应该学习与实践结合,也在告诉老师授课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要不断接受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修正。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依旧是对的,老师要像老师一样,传道授业;学生要像学生一样,学而思,思而行。

教育有多重要?孔子是圣人,大多因为他是教育家。马君武先生一生兢兢业业,做了他当时能做的一切,尽力改善当时的教育,尽力提升教育水平。现在,我们更要钻研琢磨,用适应现代的方法,继续前行,我们研究教育史的目的也在于此。历史已经出现的错误,我们尽量避免;历史已经提出的方案,我们经过实践来检验是否能够适应现实情况;历史的伟人我们铭记,历史的明天,我们继续书写。

注释:

①欧正仁.马君武传[M].南宁:政协广西壮族治区委会,1982:29.

②莫世祥.马君武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18.

③李高南,黄牡丽.马君武教育文

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27.

④莫世祥.马君武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27.

⑤安远.马君武教育思想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