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的布局与审美及其设计应用

2019-11-15 02:38刘荣杰
丝绸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宫廷寓意纹样

陈 珊,刘荣杰

(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名师工作室,江苏 无锡 214206;2.江南大学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清代宫廷服饰纹样是中国悠久服装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图案、工艺、形式特征及所蕴含的文化寓意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项目,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清代宫廷服饰纹样的广泛研究极大地体现了中国满、汉民族文化的交融,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对“卐、卍”字纹进行归纳分析,进一步挖掘其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1 “卐、卍”字纹与清代宫廷服饰概述

1.1 “卐、卍”字纹概述

“卐、卍”是一世界性的符号,同时也为佛教的代表符号之一。“卐”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为“雍仲”,是吉祥的象征[1]。佛教认为“卍”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辞海》中记载“卍”为梵文读作“Swastika”意为“吉祥之所集”[2]。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盛行,“卐、卍”字符被人们赋予了神圣、庄重、吉祥的寓意。公元693年(周长寿二年)武则天将其读音定义为“wan”同(万)音[3],因此汉字“万”之“众多、长久”的含义与“卐、卍”字融为一体,被人们作为富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广泛运用在建筑、家具、服饰等各个领域。随着历史不断的发展和人们对“卐、卍”字纹形态的提炼与演变,“卐、卍”字纹在服饰中呈现出的形态更为多样。

1.2 清代宫廷服饰概述

自满族入关主政,定国号为“清”,拉开了满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序幕。其服饰的形制与配搭、装饰纹样的制度确立与发展,既是满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更借鉴了汉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与工艺。广义上的清代宫廷服饰,是指生活和服务于宫廷的人士所穿戴的冠服,主要包括清朝皇帝、皇太后、后妃、皇子、王公大臣等[4]。随着政权的巩固、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乾隆帝主张“即取其文,不必取其武”的前提下,清代宫廷服饰在传承其传统形制的基础上汲取汉族服饰装饰特点,既保留了满族服饰形制风格,又兼容了汉族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风格。

与此同时,清代宫廷服饰的款式与色彩都有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服饰纹样在此基础上更表达出极其丰富的象征含义,充分体现了阶级统治者“衣冠为一代昭度”的思想[4],因此这一时期的宫廷服饰无论从品类、工艺、色彩、纹饰等方面相比其他历史朝代更为繁缛和华丽。正因如此,“卐、卍”字纹在其中的造型结构和组合形式也尤为丰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较高的研究价值。在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原则的清代宫廷服饰图案中,“卐、卍”字纹展现出的不仅是与服饰结构相适应的产物,它还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2 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的布局形式与审美特征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包含动物、植物、器物、文字、人物故事、抽象几何等题材的图案,“卐、卍”字纹既含有文字的特殊含义同时兼具几何图案的形式美,在众多图案中独树一帜。笔者通过对宗凤英著的《清代宫廷服饰》[5]、张琼著的《清代宫廷服饰》[6]等在学术界较有代表性著作的学习研究,继而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展出的李雨来先生的清代宫廷服饰藏品及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清代宫廷服饰进行实物考,将其中含有“卐、卍”字纹的服饰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归纳总结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具有的布局规律与审美特征。

2.1 布局形式

2.1.1 居中式布局

在清代宫廷服饰中,居中式布局的“卐、卍”字纹常见以独立的“卐”“卍”纹样或与其他纹样组合而形成,能够单独且完整地展现纹样特征与含义。其形式完整,形成独立的装饰美,居中式布局的“卐、卍”字纹通常独立装饰于服饰的中轴线上,如胸前、腹部、背部、腰部等。如图1中的红色织金牡丹八仙一字襟紧身[5]165,其中在服饰前襟的中心部位织有右旋“卐”与牡丹结合而成的独立适合纹样,整件紧身由“卐”字纹、牡丹、八仙、“卍”字曲水纹等吉祥纹样构成,蕴含吉祥富贵、万福长寿之意;图2为清晚期紫色漳绒福寿三多纹夹紧身[6]92,在紧身背部的中轴线上、立领的正下方与腰部各装饰以飘带和卍字组成的独立式纹样,以绒圈为地、割绒显花,工艺精美细致,寓意“福寿万代”。

图1 红色织金牡丹八仙一字襟紧身Fig.1 Lined close-fitting surcoat of red brocade with peony and eight immortals

图2 紫色漳绒福寿三多纹夹紧身Fig.2 Lined close-fitting surcoat of purple Zhangzhou velvet with the characters of “Fu”“Shou” and “Swastika”

2.1.2 对称式布局

对称均衡即以服饰结构或纹样本身的左右对折线为中垂线,水平镜像翻转180°所呈现的对称图像。许多美学理论将对称说成美好的基本标准,亦由于人体的对称性,决定了许多服装款式的对称[7],因此,在服饰图案布局时对称式布局更具平衡、稳定之感。对于“卐”与“卍”两种存在形式而言,其本身已为对称式结构,有很多学者对于右旋“卐”与左旋“卍”两种形式的运用在不同领域都有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但作为服饰图案两者并无含义上的区别,均为装饰图案。其左右均衡、富有美感,因此对称式“卐、卍”字纹在服饰中运用广泛,大到整件服饰、小至单个纹样均有出现。图3为“卐、卍”字纹与蝙蝠、卷草纹组合而成的对称式纹样,以打籽绣的刺绣形式呈现在朝袍的龙纹两侧,具有万福长寿之意。

图3 清代石青色纳纱绣彩云金龙夏朝袍(李雨来收藏)Fig.3 Stone cyan gauze embroidery summer robe with cloud and golden dragon in Qing dynasty (LI Yulai’s collection)

2.1.3 边缘式布局

边缘式布局即在衣服的领、襟、摆、袖口、开衩、裙摆等条状部位镶上二方连续纹样装饰条带,或者直接绣在衣服的边缘[8]。“卐、卍”字纹在清代宫廷服饰中的边缘式图案多为造型简化、形式流畅的“卍字曲水”“江山万代纹”或“团寿纹”等,其与服饰的边缘结构特性相结合,意在强调服饰的秩序感。边缘式“卐、卍”字纹常运用刺绣或镶嵌的手法运用在服饰的门襟、衣领、袖口、披领等边缘,如表1所示。

表1 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的边缘式布局Tab.1 The edge layout of Swastika pattern in court clothing of Qing dynasty

2.1.4 散点式布局

散点分布的“卐、卍”字纹以独立式的“卐、卍”字纹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走势、秩序分布于服装中,起到一定的点缀作用,其纹样尺寸较小,在服饰中穿插于主纹样(如龙纹、凤纹、云纹、花卉等)的间隙处。在清代宫廷服饰中常见的散点式“卐、卍”字纹有单独的“卐、卍”或组合纹样“卐、卍”寿纹等,结构线条简洁,与繁复的龙纹、凤纹等搭配在形式上构成简与繁、疏与密的对比。其与服饰中占比面积较大的主纹样相比,从视觉上形成了大与小、点与面的对比,增强了整件服饰的层次美感。散点式“卐、卍”字纹在服装中布局的形式多样,有的遍布整件服饰,有的分布于领襟周围、肩部、披领、裙摆等处。表2为笔者搜集整理常见散点式“卐、卍”字纹在清代宫廷服饰中的搭配与布局。

表2 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的散点式布局Tab.2 The scattered layout of Swastika pattern in court clothing of Qing dynasty

2.1.5 平铺式布局

平铺式即纹样平铺布满整件服饰,与散点式布满的区别在于其以独立的“卐、卍”字结构为原型从起始端与结尾端向四周连续的延展形成一个装饰面。在清代宫廷服饰中平铺式“卐、卍”字纹多以四方连续的“卍”字流水纹作为服饰的底纹,并与龙纹、云纹、十二章纹、海水江崖纹等穿插错落、布满服饰,常装饰于吉服、常服等服饰的通身及内里。这种广泛分布于服装服饰之上的设计手段,彰显出清代宫廷服饰的雍容华贵,平铺更是延伸和诠释空间的一种手段,能够让人视觉上形成块面感,达到广泛的传播目的。图4为清晚期明黄缎缉珠绣龙纹双喜纹夹龙袍[6]186,袍身以平金绣“卐、卍”字曲水纹,上绣十二章纹和龙纹九条,间饰云纹、圆寿字、双喜字、红蝠和八宝纹等纹饰,寓意吉祥。平铺式“卐、卍”字纹在龙袍中大面积的运用,彰显了皇宫贵族对于服饰形式美的追求,是对身份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证明其在清代宫廷服饰纹样中的重要性。

图4 明黄缎缉珠绣龙纹双喜纹夹龙袍Fig.4 Lined imperial robe of bright yellow satin embroidered with dragon and characters of “Shuang Xi” of beads

2.2 审美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卐、卍”字纹在清代宫廷服饰中的表现形式、布局规律丰富且充满变化,其组合形式与主题多变、表现技巧灵活、色彩丰富,不同的组合形式所表现出的审美特征潜移默化地融入服饰图案当中。

2.2.1 变化统一

变化是追踪不同部分的区别和差异,是统一的外延;统一是反映不同部分之间的共有特征、共同点和内在联系,是变化的基础[9]。清代宫廷服饰中的“卐、卍”字纹,无论是写实还是变形搭配,都体现了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根据“卐、卍”字纹为原型进行多元素的创作,将字纹与纹样进行有机结合,造型上与“寿”纹、花卉等吉祥纹样产生“点、线、面”的结合,达到寓意于形的服饰图案诉求。“统一”是通过变化的“卐、卍”字纹以一定的秩序和规律使其形成整齐的、固定的模式,通过人们不断地构思、巧妙将“卐、卍”字纹的结构延伸构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如“卍字曲水纹”其循序相生、重复相连的“卐、卍”在不断重复相连,形成统一的规律,反反复复蕴含节奏组成一个装饰平面,这正体现出它的统一性。“卐、卍”字纹在服饰中通过不断将变化与统一融为一体,展现出它的生命力。

2.2.2 繁简对比

图5 清乾隆缀绣八团夔龙纹Fig.5 Unlined robe of pale pinkish purple gauze embroidered with eight medallions of Kui-dargon

“简”表述的“卐、卍”字纹结构简单、线条简约,具有几何纹样的形式美感与现代感,在清代宫廷服饰中许多适合纹样在繁杂的龙纹、凤纹、花卉中穿插搭配“卐、卍”字纹、团寿纹等形成疏密对比,使纹样整体看似繁实而繁中带简、看似满实而满中有隙。如清代乾隆年间缀绣八团夔龙纹(图5)[6]162单袍,其团花正中为形式简洁的“卐、卍、寿”团纹,上为蝠磬纹、下为牡丹花纹,在“卐、卍、寿”团纹四周盘金绣有环绕的夔龙纹,大量的金色搭配彩色绣线点缀、工艺精美,寓意福庆富贵、万寿吉祥。“繁”则是平铺且布满整片服装,常见以连续的“卐、卍”字纹按照一定秩序,疏密有致交错连缀而成,彰显出宫廷服饰雍容华贵的皇族气势。

2.2.3 动静结合

“卐、卍”字纹本身的结构含有一种回旋的律动感,在《“卍”字纹初探》中也提及到“卍字每一笔画的起点与终点用直线链接形似风车,可以看出其本身所具有的旋转不息的运动感”[10],这正所谓“卐、卍”字纹的动;在清代宫廷服饰中的“卐、卍”字纹与形态飘逸的丝带组合而成,以谐音寓意“江山万代(图6)[6]74,蕴含了统治阶级对于维持与巩固皇权的愿望,其方正稳固的外形与弯曲随意的飘带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卐、卍”字纹的庄严与肃静。“卐、卍”字纹与飞舞的蝴蝶组合(图7)[6]174,取蝶与耋谐音为八十高龄之意,寓意万寿吉祥,在服饰中美妙多变的蝴蝶形态与形式相同、连续重复的“卐”字在视觉上形成了曲线与直线、流动与静止的对比,此时的“卐、卍”字纹更像是静止在那里的,给人以沉稳踏实之感。

图6 卐与飘带组合纹样Fig.6 Swastika and ribbon patterns

图7 卐与蝴蝶组合纹样Fig.7 Swastika and butterfly patterns

3 “卐、卍”字纹在现代服装饰品中的设计应用

服装文化与任何文化一样只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嫁接现代文化的元素、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才能融入当代主流文化,从而不断拓展产业的市场空间[11]。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作为一种常见的服饰文化符号,造型简约、寓意丰富,既有着“四平八稳”的稳定形态特点,又有着循序相生、无穷无尽的吉祥寓意,在服饰纹样中有着较强的代表性与较高的研究价值。其居中、对称、边缘、散点、平铺等的布局形式,为纹样设计与服饰结构的巧妙融合提供了创作灵感与方法;其图像中所具有的变化统一、繁简对比、动静结合的审美特征,在当代服饰设计中同样极具实用价值。

3.1 现代服饰中的“卐、卍”字纹应用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装饰纹样在当代服饰品的设计中备受青睐,如“玫瑰坊、东北虎、上海滩”等国内高级服装定制品牌在其定制成衣中的系列作品融合了刺绣、缂丝、妆花等传统手工艺技术,将清代宫廷服饰中的传统图案龙纹、凤纹、海水江崖纹等恰到好处地表现在高级定制的华服中,也表达出传承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战略精神。2014年APEC会议上国家领导人穿着的“新中装”中立领、盘扣、对襟及“卍”字纹曲水纹提花搭配海水江崖纹的上衣,在国际的舞台上展现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备受世界瞩目,如图8[12]所示。

图8 2014年APEC会议国家领导人服装Fig.8 National leaders’ clothing for APEC meeting in 2014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卐、卍”字纹在现代“新中装”中的运用受到了人们极高的评价与认可,其寓意美好和永恒,与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谋而合。但就目前的服装市场来看,“卐、卍”字纹较花卉、龙凤、海水江崖纹等传统纹样在服饰中的运用相比较为薄弱,尤其是现代风格的服饰品及其配件中出现甚少,其展现方式与传统的“卐、卍”字纹表现形式大同小异、设计方法较为保守。那么,设计符合当代时尚与审美的“卐、卍”字纹,需要设计师共同的挖掘、不断的创新,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传承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形式美的前提下,大胆地尝试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卐、卍”字纹。

3.2 “卐、卍”字纹的创新设计

与传统的服饰图案设计相比,现代的服饰图案设计注重在塑造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更加灵活、自由地展现图案造型与布局方式,以符合现代流行趋势与审美要求。在设计手法上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延传并提取传统服饰中“卐、卍”字纹的结构造型,通过省略、夸张、添加、变形、巧合、寓意、求全[12]等表现手法将其进行再创设计。

3.2.1 添加与变形

添加即根据设计要求及原型,对原有的造型进行加工、提炼、丰富,使之更加美观,更富有装饰性,是一种先减后加的设计方法[13]。变形则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基本形态进行放大、缩小、加粗、减细等处理,使图案保持基本形态可视前提下的一种再设计方法。通过借鉴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变化统一、疏密节奏、动静结合的审美特征,将“卐、卍”字纹进行再创设计,即将“卐、卍”字纹的结构拆分为“”与“”,并结合变形法将拆分的结构轮廓按照等比例缩小,形成具有一定疏密肌理效果的“卐”纹样,如图9所示。将所拆分提取到的“”与“”在保留“卐、卍”基本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与重组,并将形成的单位纹样以顺时针旋转45°叠加,形成新的变形纹样,如图10所示。

图9 右旋“卐”字纹的添加与变形(刘荣杰绘)Fig.9 Addition and deformation of right rotated Swastika (painted by LIU Rongjie)

图10 右旋45°“卐”字纹的叠加图案(刘荣杰绘)Fig.10 stacking pattern of Swastika with right rotation of 45 ° (painted by LIU Rongjie)

通过运用添加与变形的现代设计手法创作出的“卐、卍”字纹,保留了其本身特有的直线曲折“S”型结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时尚、自由、动感的特征,符合当今时代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更具现代感。

3.2.2 寓意与求全

寓意即将图案背后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寄予图案中,中国传统图案均有吉祥美好之含义。求全是一种全面、综合的表现手法,不受客观条件的局限,设计理念自由奔放、天马行空,把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甚至不相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购物完整、色调统一的完整图案形式[12]。在创新设计中,直接提取出纯粹简约的“”与“”为设计的一种方式,而寓意与求全的创作手法则更能够将另一种图案或纹样的“灵魂”注入其中,达到形与意的巧妙融合。笔者将左旋“卍”字形态与佛教中代表圣洁美好的莲花图案相结合,将莲花的花瓣与荷叶形态按照“卍”字的结构形态进行融合,将“卐、卍”字纹原有的直线曲折边缘模糊化,但又保留了其回旋的“S”形结构框架,使“卐、卍”字纹整体视觉效果更加柔美,形成“万紫莲花”纹样,如图11所示。与此同时,二者结合寓意着智慧与美丽、圣洁与万福,与现代女性独立、自主、柔中带刚的气质相吻合。通过寓意与求全的手法设计再创的“万紫莲花”纹样,其保留了“卍”字的造型特征、风格独特、主题新颖,这种来源于生活、沉淀于生活的服饰图案与传统的“卐、卍”字纹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11 创新设计“万紫莲花”纹(刘荣杰绘)Fig.11 Innovative design of “purple lotus and Swastika” pattern (painted by LIU Rongjie)

3.3 “卐、卍”字纹创新设计应用效果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卐、卍”字纹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产物,同时它还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清代宫廷服饰中它的出现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其作为佛教的代表性符号更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人们通过将其在服饰中的应用传达出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祈盼。“卐、卍”字纹与生俱来的“禅意”与“吉祥美好”的寓意内涵更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精神追求达成共识。《万物生》的系列创新设计,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将“卐、卍”字纹外在的型与内在的意相结合,力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其纹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意义。笔者借鉴清代宫廷服饰“卐、卍”字纹的造型结构特征、审美特征,并结合其在宫廷服饰中居中、对称、边缘、散点及平铺等布局形式,将创新设计的“卐、卍”字纹进行应用方案设计,通过进一步的构图、着色、底纹图案搭配等,达到作品丰满的效果(图12、图13)。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已远超过了其基本的“遮体”“御寒”功能,富有情感性的服装与服饰品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释放压力、追求自我的深层次诉求[14]。《万物生》的系列设计是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将其进行现代感的尝试与融入,将传统的花纹元素更为时尚化,这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在丝巾款式设计方案一中,根据设计载体丝巾的正方形结构,采用居中式布局,将“万紫莲花”纹样布满整条丝巾,并选取点与面、疏与密的对比形式充实整幅作品,如图12所示;丝巾款式二的设计方案中,选取居中、边缘、对称式布局,将简约与繁复的现代“卐、卍”字纹样综合运用,构成布局结构完整、表现形式丰富的丝巾图案,如图13所示。“卐、卍”字纹与莲花形态巧妙融合所构成的完整的丝巾纹样,借鉴了清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造物思想,同时给予设计师及佩戴者对于美好生活、事物的祝福与万事顺意的祈愿。

图12 《万物生》系列丝巾款式设计一(刘荣杰绘)Fig.12 The first silk scarf design of ALL Alive (painted by LIU Rongjie)

图13 《万物生》系列丝巾款式设计二(刘荣杰绘)Fig.13 The second silk scarf design and effect drawing of All Alive (painted by LIU Rongjie)

此外,上述中所设计出的现代“卐、卍”字纹图案,继丝巾系列设计之后笔者尝试将图案运用在现代男士服饰品装饰中,例如男士领带的图案及款式设计(图14)。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笔者既尊重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的形式美及布局规律[15],又将现代设计手法与流行元素、流行色彩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力求不断提高作品的个性化和现代审美性。

图14 男士领带纹样设计、配色与效果(刘荣杰绘)Fig.14 Pattern design, color matching and effect drawing of men’s tie (painted by LIU Rongjie)

4 结 语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卐、卍”字纹造型独特、形式特征鲜明、寓意丰富,在宫廷服饰中的运用范围广泛并形成了一定的布局规律与体系,作为宫廷服饰中不可替代的装饰纹样其所表现出的审美特征及所蕴含文化内涵与精神,是现代创新设计的根本,值得当代设计师学习与研究、传承与借鉴。笔者在本文的实践应用设计中,力求抓住“卐、卍”字纹的根、不忘“卐、卍”字纹的本,设计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卐、卍”字纹图案,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承与创新并重,丰富传统元素在当代服装及服饰品中的设计手法,传承与促进“卐、卍”字纹样与当代服装流行趋势的有机融合,为其创新应用提供设计灵感。对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的分析研究与创新应用,是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同时为当代服装图案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宫廷寓意纹样
美好寓意品芝麻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夕为“皇室宫廷饮” 今入寻常百姓家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