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思路 提高发展格局持续推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协同发展

2019-11-15 02:46顾兆学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新发京津冀农产品

顾兆学

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开展以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新发地)严格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的精神和有关要求,立足首都北京和新发地实际,以“内升外扩”为发展战略,以分市场项目和基地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促协作、帮扶贫,加强区域内资源整合,形成协同创新合力”的工作主线,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格局,努力构建首都农产品保障供应护城河,全面助力环京津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持续推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协同发展。

一、新发地市场发展概况

今年5月16日,新发地市场走过了31个年头。31年前的新发地,和全国其它农村一样,沉寂、封闭而贫穷,新发地人凭着种蔬菜方面的经验和长项,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85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开城门,放开价格,欢迎外地农产品进京”的大政方针政策,新发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这一大好机遇,开始酝酿办一个市场,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1988年5月,占地15亩的小型農贸市场应运而生。31年三个阶段,前10年是“战天斗地、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的10年;第二个10年是“厚积薄发、扩大规模、跨越发展”的10年;第三个10年是“精心谋划、业态转型、内升外扩”的10年。31年来,时刻牢记“服务首都、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从未忘记“兴市富民、兴农报国”的庄重承诺。当初15亩地的小市场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市场。市场的繁荣发展,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新发地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很多媒体这样评价:“今日新发地,京城大市场;走进新发地,吃遍全世界;想不到的丰富,看得到的实惠”。2018年,北京新发地仅本部市场实现总交易量1689万吨,实现总交易额1080亿元,交易规模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名列前茅,稳定占有着首都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市场份额。

二、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内部升级

1、加快企业体制改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新发地过去是一家村办集体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相对薄弱。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新发地将产权较为清晰的蔬菜板块业务管理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了北京市国资委下属的国有企业(北京市商业投资中心)、四川新希望集团、中国陆域石油集团等大型企业,组建成立了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发地宏业投资中心占52.26%,北京市商业投资中心占22%,四川新希望占15%,中陆油占6%。新发地改制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加快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提升经营环境

新发地以打造“首都市民服务创新示范区”为目标,以蔬菜综合交易楼、12万吨立体冷库、果品综合交易楼三大项目为抓手和载体,进一步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市场经营环境。这三大项目建设同时,腾退土地作为绿地,留白增绿,同步拆除现有低端建筑设施,全面提升和改善市场经营环境。

3、设立门禁刷卡收费系统,提高收费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新发地对市场现有20个大门全部安装设立了门禁刷卡收费系统,一方面提高收费效率,同时还能充分掌握每一家商户的交费情况,彻底了解大户对市场的贡献率排名。在此基础上,去年4月正式启动了小轿车计时收费系统,缩短采购车辆在市场内的停留时间,全面提高场地和交通管理能力。

4、推行电子统一结算,提升交易档次和水平

新发地在成功运行猪肉、牛羊肉统一结算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完善结算流程和规章制度。今年,新发地正在尝试对年交易6000多车的芒果专营区推行电子统一结算,这一方面能避免欠账、跑账、收假币现象,还能从根本上提高交易档次,掌握交易大数据和真实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5、发展电子交易业务,促进交易模式转型升级

新发地将近几年在市场内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商企业整合起来,成立了新发地农产品电商孵化中心,加快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搭建农产品网络平台。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大力推进线上交易。与此同时,2015年10月新发地自有的生鲜网正式上线运行,各企事业单位可直接通过新发地生鲜网或微信公众号下单,新鲜果蔬将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配送到位。三年多的运营,新发地生鲜网如同蒸蒸日上的太阳,朝气蓬勃的发展了起来。

6、强化检验检测机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去年,新发地与北京市食药局、北京市理化分析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改造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力争达到食品权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同时,对入场农产品严格执行《产地证明》和《检测证明》双验制度,确保从新发地出去的农产品都是安全的、可靠的、放心的。

7、推行清洁能源运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新发地用经济杠杆撬动的方式,对纯天然气货车入场时减免50%入场费,对油气混合动力车辆入场时减免20%入场费,以此鼓励和调动运销商使用清洁能源运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新发地配合环保部门严查尾气超标货车入场,对每次查处的尾气超标车辆情况在市场各大屏幕公开曝光,全面引导商户使用尾气合格车辆运货进场。

8、扶大减小,提升经营主体的规模和档次

这些年来,新发地积极响应北京市人口疏解和产业转移的方针政策,一方面淘汰疏解经营规模小、经营能力弱的小商户,另一方面坚持“扶大、扶优、扶强、扶品牌”的宗旨,努力将过去的“千军万马”向“精兵强将”转型升级。前年,新发地评出了100名“单品经营大王”,他们年交易额都过亿,足以在同品种当中起引领作用。去年,在市场成立30周年之际,新发地又推荐评选并表彰了首批100名“农产品经营百强企业”和63名百强提名奖,这些经营百强评选,完全用数字说话,用规模支撑,他们都是法人企业,上有规模基地,下有分销网络,包装有自己的品牌,他们才是市场的脊梁。稳定大户,留住大客商,等于留住了市场持续繁荣发展的核心能力。

(二)对外扩张

新发地提出对外扩张,其核心是十六個字:稳定圆心、扩大半径、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具体的讲,就是以农产品为主业,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延长产业链条,寻求经济亮点,挖掘经营潜力,构建从生产源头、批发交易到消费终端的垂直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新发地已在内蒙赤峰、河北高碑店、河北盐山、海南琼海等农产品主产区投资建设了13个分市场,围绕分市场建起了382万亩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基地(其中在河北省内共建设农产品种植基地28万亩,涉及蔬菜品种19个,涉及果品品种9个,涉及28个县),形成了首都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的保障体系。与此同时,新发地将业务向零售领域延伸,在北京市内居民小区开办了366家便民菜店,开通了292辆社区生鲜果蔬直通车,我们的便民店和直通车可覆盖和服务1589个居民小区,深受居民欢迎。上下联动,两头扩张,其目的就是上游让新发地品牌走向全国,下游把新发地搬到市民的家门口,充分发挥新发地内引外联、调剂余缺的能力,把实惠让给农民和市民,让他们有真正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通过这些年的创新发展、内升外扩和提档升级,再加上今后几年的持续努力,一个全新的新发地将展现在首都市民面前。新发地将实现:保障首都食品供应、保障入市食品安全的“两保”定位;将实现:商流增大、信息流增大、资金流增大的“三增”目标;将实现:占地减量、垃圾减量、人流减量、车流减量的“四减”承诺;还将实现:产地货源组织能力增强、社区居民服务能力增强,价格形成引导能力增强、农产品储备能力增强、低碳降耗环保能力增强的“五强”功能。全面转型升级后的新发地必将成为平抑首都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器”,首都应对不时之需的战略“储备库”和保障首都日常供应的“护城河”。成为全国农产品市场提档升级的一张亮丽名片和样板工程。

三、政策建议

(一)京津冀三地政策应统一且持续

京津冀三省市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必然会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资源整合,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应三地一盘棋,统筹全面考虑,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平台建设、基地建设、产销对接、产业培育、市场调节、监管制度、供应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应统筹兼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且政策应具备完善性和连续性。如:三地的农产品生产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要全面整合,三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到随时掌握最准确的产销和供需信息,在制定政策时要有充分的依据。同时,三地职能部门在农产品检测证明、动物产品防疫证明、鲜活农产品运输证明等有关凭证查验方面,应做到三地政策统一,无条件、无借口、不拖延的实时互认。在服务百姓、服务民生的鲜活农产品方面均应给予倾斜性的政策,且三地要形成合力,共同发力。

(二)增强天津港、秦皇岛港两大港口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持续升级,近几年,进口水果的消费量在大幅度增加。但进口水果空运成本很高,火车运输没条件,海运成本低,但大部分要从香港、深圳和广州中转。为节省运输成本,经中国和泰国有关部门协调,近年来,泰国的大部分水果走汽运,从泰国曼谷到广西的凭祥口岸,再到北京新发地,一路冷藏运输,冷链不断,一共是六天七夜的时间,不单成本低,时间也快。由于泰国是中国的近邻,具备汽运的条件,而其他国家,特别是澳洲和南北美洲的大量进口水果,必须得用海运漂洋过海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到达香港、深圳等口岸,再转成汽运到北京,既耗时又费力,而且口岸特别繁忙,经常是长时间排队等候。因此,京津冀应统筹考虑,尽快制定符合实际的扶持政策,适当放宽进口监管政策,充分发挥天津和秦皇岛靠海且有大型港口的优势,鼓励更多的进口农产品通过天津和秦皇岛两大港口进入京津冀各大销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进口农产品流通成本,真正造福三地消费者。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关口应前移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新发地市场是北京最大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承担着北京市场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食品质量安全把关责无旁贷。建场31年来,新发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设施设备和人员技术方面持续增加投入,已形成规范、标准、完善且具备第三方认证资质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截止目前,政府有关部门给新发地在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方面的设施设备投入已突破1000万元,新发地自身在此方面的综合投入也已过千万。但安全产品既是严格检测监管出来的,更重要的是种植出来的,是养殖出来的。因此,京津冀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必须关口前移,在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采摘上市时全面监管,安全准出,减轻产品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时的监管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方面,产地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安排出专项的检测监管资金,培训出专业技术人员,从生产源头和产品准出严格把关,全面形成覆盖京津冀三省市产供销一体化的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共同利用三地检验检测的数据和成果。

京津冀三地现代农业发展互补性强,特别是都市农业特点突出。京津两地城市区域市场容量大,对优质特色农产品以及农业多功能开发需求强烈。河北又是农业生产大省和强省,农产品生产资源相当丰富,是京津农副产品重要的生产供应区和生态屏障。京津冀三地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强合作,协同发展,新经验、新模式、新成效将不断展现,惠及三地百姓。

(作者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

猜你喜欢
新发京津冀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新发地市场最新肉兽蛋批发行情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