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1-16 06:45顾丹颖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

顾丹颖

摘 要:2001年6月,國家教育部适应时代需求、科教兴邦的国策具体制定和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优化教育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行,有关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课题也日渐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实践活动。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改革和统编教科书研究等课题,具体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辅以案例展示来说明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案例;意义价值

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实施和推行以前,传统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或多或少弊端和问题。对学生来说,传统的课堂阅读教法使他们缺乏主体学习动机和参与意识,基本沿袭了机械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有机互动的环节。同时,在考试压力下的教师与学生其注意力的主要关注点仍然较多地停留在分数而非真正的语文素质能力上。因此,这些实际问题亟待在新课标规约下加以有效矫正。事实上,对起步阶段的小学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应该成为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重要目标。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经验中,多数学生的语文能力仅仅体现在自己的分数上,而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几乎不能得到正确的评估和开发。因此,必须首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做一个界定和阐释。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性质,笔者认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个体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感知能力。具体由浅入深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审美体验和感知力以及文化理解力。其中,前两者是比较基本的要求;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知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文化理解力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集中表现,即是指对一种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力的综合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逐渐获得和提升以上各种能力和水平,以至于指导他们今后的社会实践、发展自身的人文水平、传承至中华文明的文化精粹,成为一个内外兼修、人格完善的公民。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缺失的原因

鉴于此,新课程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改要求,并试图鼓励学校和教师敢于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桎梏,摒弃其中有碍于语文核心素质培养的陈旧因素,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实行多样化的改革,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在根本上令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出它的实际效用。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的政策依据和现实根基。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存在来自诸多方面的掣肘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传统教学模式对审美性的压制

在传统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指导学生进行枯燥呆板的阅读活动,让一篇本来鲜活有趣的课文变成了解剖台上的“僵尸”。因此,学生从中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也就自然更无从谈到审美享受。此外,量化阅读效果、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名言经典,甚而至于限定阅读理解试题的标准答案,都使学生完全与作为审美对象的语文课文相背离,从而无法从内心认可美及对美的感知。

2.自主阅读缺失对语言运用的限制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培养目标的一个重大改变是对其自主学习的关注和提升上。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学习主体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科学有效地知识获取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自我主动地建构学习目标和达成方式,以较为合理的形式把控自我的学习过程,最终获得比较高质量的学习效果。但由于现今的语文教学模式仍然沿袭了传统的讲授课堂,因此难以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及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做摘抄和读书笔记的习惯、在书上批注的习惯、阅读后的反思精神、正确及时地处理阅读过程中的困难的能力以及形成批判性接受的习惯等,使其对语言缺乏敏感度和感受力,难以形成建构语言的自主能力。

3.单一教学评价对学生思维的局限

小学语文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教学,但目前大多数的语文教学评价还多集中在试卷问答上。实际上,针对人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习对象的考核完全可以实现多元化和分层化。例如,国外的小学课堂就早已引进高校文科类的灵活机动的考试方法:让学生写一篇论文或文章作为语文结业的成绩,或者与班级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一篇美文,提出推荐它的理由和鉴赏书评。很明显,后者对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更大的价值和裨益。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主要表现

1.教学理念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创新实践的要求是建立在后者能够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那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究竟可以从哪些方面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的三大创新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从原来的学习和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获得和提高语言学习的能力与综合素质;二是教学内容从原来的注重课本知识积累和运用转变为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情感性及思维性;三是教学方式从原来固有的自上而下的灌输法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应答模式。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成功革新的教育过程都是以促进教育对象为中心,强调和激发其主体能动性、引导其主动构建学习模式和认识知识规律的过程。对比传统的教学理念可知,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在本质上也与国家新课改的思路不谋而合,而且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规律,是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教学指导理念。

2.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方式的创新其实是对教学理念创新的贯彻落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理念的达成快速而高效,因此教学方式创新目前已成为各地小学语文教改的实践课题。例如,有人就提出了“三导一清”[1]的教学模式,即“导学、导练、导悟、自主完成当堂清”[2]。该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所提出的以生为本、自主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且已积极投入实践教学中。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创新其实都是殊途同归地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上。由此可见,无论是理念创新,还是改革教学方式,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具有可行性的,是新课改背景下重要的创新环节和重心。

三、小学语文创新教学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目前为止,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构建开放式的探索型课堂业已达成共识。就目前这方面的成果来看,主要包括钱梦龙的“三主四式”[3] 的课堂建构、魏书生的“六步课堂”[4]模式等。归根结底,这些创新模式都是通过阅读课堂教学加以展现出来的。阅读活动是贯穿人类一生学习和技能获取的普遍实践活动。新课标的颁布后,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具体而言,阅读的外延非常广泛,它可以是任何学习的方法和形式。但本文所指的阅读教学是狭义上的语文课堂阅读,即是由教师安排、学生执行的以课本内容为主的阅读活动和学习内容。

(一)感悟式教学案例

古诗是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历史和古典气息的文学内容。作为小学古诗教学,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以释义、讲解、背诵、默写为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可否认,由于古诗词距离当今文化文明的年代相对比较久远,因而造成了学生的文字理解障碍。但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等核心素养,故古诗教学作为古典文学和美学的集中文字载体,理应成为提升小学生审美体验的经典课案。感悟式教学最先是由天津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提出并试验推广。它主要讲求的是“以内化为宗”[5]、引导学生自主感悟的教学方法。这正好与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诗贵悟”的审美范式和阅读模式不谋而合。本文将以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游子吟》为例,分析感悟式教学对小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师:我们在来听两手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妈妈的吻》,听完后来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踊跃发言,说出各人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生:我想到了妈妈的笑容和亲吻我时的喜悦。

生:我想到一次生病了妈妈着急和难过的样子,似乎比我自己还难受。

师:好,这几位同学都从平常生活中体会到了妈妈的爱。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诗人孟郊是怎么吟唱自己的妈妈的。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

师:(情境设置)“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现在想象自己就是孟郊,马上要出远门了,老师就暂时做一次你们的妈妈,那么你们会给我这个母亲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

生:我会说,妈妈我不舍得离开你。我留一件我自己的小手链给你吧,想我的时候你就看看它。

师:嗯,乖孩子,妈妈一定时常拿出来看看,看到它就想到你。

生:对,我会说,妈妈,再抱抱我吧。

(学生一片大笑)

师:大家不要笑,其实这位同学的切身感受就是孟郊临行前的想法。只不过诗人作为七尺男儿,只能默默地深情看母亲为他再补一遍衣服。

生:老师,“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不是就是孟郊的母亲害怕他不回来了,所以一针针缝补的很密,想多留儿子一会儿。

师:这位同学体悟得很细心。来,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一遍这句诗。

(学生齐声朗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很明显比之前更动情更感人)

师: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来体会一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来大胆尝试一下说说你从这句诗里看到什么?

生:昨晚,母亲在油灯下为他仔仔细细地缝补了衣服,第二天,母亲又送他上路。告别的时候,母亲老泪纵横,用干枯的双手紧紧抱着儿子,说“儿啊,你可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啊!不用惦记我!”孟郊听了反而不禁泪流满面,看着地上刚刚长出来的小草,抚摸自己身上刚刚被母亲一针一线缝好的衣服,抬头看看太阳,心中感慨:母亲的爱不就是这照耀小草生长的太阳吗?但是我却如这些小草一样,永远回报不了妈妈的恩情。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我们将掌声送给她来,谢谢她说出了我们大家心里的话。

(带着自己感悟出来的感情,学生再次深情地诵读《游子吟》)

由此可见,感悟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从内心由衷地生发出和诗人共鸣的情感,对其审美感知和对生命过程的体验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自主式教学案例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应该被认为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因此,自主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逻辑思维水平,将生本思想落到实处。本文以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老师领进门》为例来做分析。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无论是伟人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老师。我们今天就要看看一位作家的启蒙老师是什么样子?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针对课文里作者所讲的田老师,来说一说田老师在你们心目中是怎样一位老师?

(学生们针对田老师讲的故事分别说了自己的感受。)

自主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疏通文字,自己读懂课文,自己结合生活总结经验感想,并将学习收获以作业的形式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全程都感受到自己自主学习的自信和快乐。

四、结语

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顺应新课改、立足素質教育、爱生敬业的热情和决心,还要有将其贯彻至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际教学中的耐性和能力。时刻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保持对自我学习的恒常心,将先进而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对国家教育事业、对学生最大的热爱和眷顾。

参考文献:

[1]陆丽云.“三导一清”课堂教学模式调查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Y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D].江苏:扬州大学,2017.

[2]张茜.钱梦龙导读法的教学艺术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钟志宏.新时期语文教学模式论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4]王冠哲.李卫东的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5]丁华玲.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
外研社选修六Module 3 Roy’s story教学案例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