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应当牢固树立“赶考”意识

2019-11-17 04:29□刘
山东人大工作 2019年5期
关键词:赶考民情民意

□刘 涛

1949年3月底,面对胜利在望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同志在离开西柏坡赶往北京的路上,把中共中央进京执政比喻为“赶考”,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命题由此引发。今年恰逢“进京赶考”理论提出70周年,不由让笔者感慨万千: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到北京的短短路程,开启了中华民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70年的执政历程充分证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赶考”精神,他们以人民群众为“考官”,以赢得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无字“考卷”上写下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案。

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同样,人大代表也要有一种“赶考”的精神。一届代表任期五年,面对五年履职的“考卷”,代表只有牢固树立职务意识,认真“答题”,才能用好的成绩回报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树立“赶考”意识,就要坚持武装头脑,为依法履职做好知识储备。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深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人大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订阅人大报刊读物,认真学习代表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代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树立“赶考”意识,就要积极履行职责,充分行使代表的神圣职权。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三员”:一是做收集民情民意的信息员。要牢固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多深入群众,听取人民呼声,多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准确掌握基层群众所需所求。二是做反映民情民意的广播员。人大代表来自群众、植根群众,也要代表群众、服务群众,要把从人民群众中得到的信息收集起来、反映上去,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三是做督办民情民意的监督员。代表要在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持证视察、询问、质询、约谈等形式,做好民情民意的督办工作,以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直到问题解决。

树立“赶考”意识,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代表更有代表性。要认真贯彻“工作落实年”的各项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本职工作,增强工作本领,提高工作水平,严把工作质量,认真、到位、出色地干好本职工作。要遵守法律法规,加强思想道德约束,守得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学会用法治思维来处理问题,牢记“权在法下”的理念,时刻敬畏法律,心中警钟长鸣,努力做维护法律尊严的带头人。要牢记社会责任,关爱弱势群体,时刻关心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对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毫不含糊,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建言献策,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进一步树立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在变迁,考题在变化,答卷人仍要继续奋斗。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是党和人大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牢固树立“赶考”意识,才能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奋发作为。

猜你喜欢
赶考民情民意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编者的话
泸州市纳溪区:1005名民情直报员确保民情直达
律师“赶考”法官
民情写在“日记”里 有的放矢解难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民意更关注事件真相
浅谈民意与司法适用的关系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