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

2019-11-18 13:20付跃宏
教师·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师资差距

付跃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各级政府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矢志追求。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20年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95%的县达到基本均衡目标。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由此可见,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经清晰明了。从2020年到2035年,十五年时间里,义务教育要完成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华丽转身。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这注定是一条振奋人心又充满挑战的跨越之路。基本均衡解决的是量的问题、物的问题,也就是“有学上”。优质均衡解决的是质的问题、人的问题,也就是“上好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目前,政府还无力提供更多的优质学校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是,有些地方的学校已徜徉在优质均衡的海洋里,谋划美好教育的奋进篇章;有些地方的学校还跋涉在基本均衡的路途中,书写穷财政办大教育的美丽传奇。没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家长孩子等不起。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没有选择的机会。我们要秉承“办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的铮铮誓言,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来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跨越之路。

优质均衡的核心指标是,师资优质与质量优异。优质,优质,优在何处?就是优在老师,优在教育教学质量。过去,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时期,有些办学条件差的學校还能培养出人才;而现在不少学校硬件条件上去了,但教育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家长肯定不满意这样的学校。为此,我们必须强力推进,强弱校,补短板,弱校赶优质。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义务教育“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我们必须强力推进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让优质学校的管理经验、优秀师资、优质课程资源等惠及更多的学校。

现在,优质均衡的瓶颈在于城乡教育的差距过大。客观地讲,近些年来,城乡教育都有长足地进步,但是,在共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城乡教育的差距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近几年来,基本均衡虽然解决了城乡教育“硬件”上的差距,但是师资与教育质量等“软件”上的差距仍然存在。目前,有些地方为了消除“大班额”,就让一部分随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因条件不符而不得不回到农村学校就读,有的则不得不选择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这样以控制班级人数的“公平”,换来的是农村家长更大的焦虑。

要真正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出力。在师资、待遇、资金及政策等方面大幅度倾斜农村学校,一方面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从教;另一方面抓教师队伍的再提升,让更多教师优秀起来。要让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动得起,留得住,教得好。尽快启动优质均衡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制定工作,让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有更明确的方向。

十五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我们一定要有只争朝夕的劲头!

(作者单位:郴州苏仙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师资差距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