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不懈怠

2019-11-19 01:41申国华
支部建设 2019年16期
关键词:总开关工作作风作风

◎ 申国华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转变作风不懈怠。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攻坚需要干部转变作风,其他工作也是如此。而且,转变作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转变作风,是干部终生“必修课”,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扎实效果。然而,一些干部干工作、做事情不想扎扎实实打基础,只想一门心思“走捷径”,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还想摘硕果、捞好处、捡便宜;有的同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还有的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不在状态,等等。转变作风,哪怕有半点松懈懒散、丝毫怠慢不敬,很可能都会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预防和克服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思想、工作和要求上持续转变作风,永不停滞、永不懈怠,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从工作上看,转变作风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然而,一些干部常常把作风问题误认为是抽象的、空洞的,往往把作风与业务工作割裂开来,单纯就工作说工作,就作风说作风,甚至视作风为儿戏。比如:有的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等。因此,转变作风,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而是要以具体业务工作为抓手,持续扎紧制度的笼子,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加强检查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才能通过治标达到治本的目的。

从思想上看,转变作风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一些干部常常把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归结为细枝末节的小事,而不认为是“总开关”出了问题。有的干部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会议落实”;有的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打造“经典调研线路”, 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有的部门奉行“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新衙门作风”,将以前的“管卡压”变成现在的“推绕拖”等。究其原因,都能从思想上找到症结,都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所以,只有在思想根源上正本固元,在重点难点上猛药除疴,在责任落实上动真碰硬,在源头治理上防患未然,才能真正做到转变作风不懈怠。

从要求上看,转变作风不懈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许,有的同志认为制度太多,规定太细,落实起来很难;还有的干部感觉,提要求、讲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这不是规章制度太多太细,而是工作作风出了问题。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一些复杂工作都需要遵守基本操作规程,照章办事,而不能心存半点侥幸,也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需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细致细致再细致,才能圆满完成。很多日常工作,有时可能并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关键是看有没有抓细抓实的过硬作风。只要加强作风养成,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一项一项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即使再难啃的“硬骨头”、再顽固的“老大难”也会迎刃而解。相反,作风漂浮,净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假把戏”,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图对上“交差”、不图对下“交待”,即使再简单的工作都很难干好。所以,只有做到转变作风不懈怠,才能做到遵守制度不越规,不碰底线,不踩红线,而且还会自觉履职尽责,精益求精,既能避免“小问题”,还能克服“老大难”。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转变作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没有半点松懈,才能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取得扎扎实实效果,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总开关工作作风作风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构筑教育强国梦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坚定理想信念 拧紧全面从严治党“总开关”
把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开关”
浅谈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和作用
结合“三严三实”探索职业发展之路
企业工作作风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