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强化概念教学的思考

2019-11-19 08:30江西弋阳县教学研究室刘月兰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概念小学生数学

江西弋阳县教学研究室 刘月兰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数学是许多概念组成的锁链。学生想要解开锁链必须从数学概念入手,架构起概念之间的桥梁,探寻数学学习的本质。数学概念大多以抽象语句的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实际在小学数学中,这些抽象数学概念都有生动的、具体的案例作为基础背景,教会小学生将抽象逻辑思维和感性经验相结合,使得概念建立在自身生活经验之上,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先创设出真实的情境,然后引入概念教学。

一、根据小学生认知水平引入概念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应该主动探索知识,在兴趣指引下进行建构自身知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强化概念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展现出学生自主性探究知识的结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必要情况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强化师生互动。每个学生应在自身拥有的背景资料上提出问题假设,但是不强加要求学生提出全面、完善的假设结论,重点是让学生享受概念教学的过程,展开自己的思考,相互之间争论、发表观点,在探究过程中建构完整认知。教师在引入概念教学中处于指导和帮助地位,应注重师生交互设计,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效率,打造小学高效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引入“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只需看个位数”这一概念帮助学生判断,教师提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学生能够顺着思路回答“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设计概念问题时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加强实践体验,注重概念的运用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观察、操作和假设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改革提出的目标任务,因此强化数学概念教学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向学生提问:取一根16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同时可以联系实际,用“围篱笆”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如铅笔盒、橡皮、尺子、教室等,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知。

为了让学生理解“比到底是什么”,教师提出:“你们对比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生:“比是干吗的?有什么用呢?”师:“你们觉得比有什么用?”生:“我知道,比是两个数相除。”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明显要突显出比的价值,让学生注重“比”这一概念,强调比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现实应用。

三、强化思维训练,重视概念的内化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将思维训练列为维度之一,包括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在强化概念教学中,从引入概念、建立概念、巩固和深化概念等多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快速掌握新概念,一般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有意识地将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实物作为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为概念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数学每个板块知识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因此在强化概念教学时应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及时复习以往学习的旧概念,梳理并掌握知识发展脉络,争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从上图可以看到阴影和白色各自比例不同,阴影与白色的比是3∶2,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3/5,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比的含义,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例如,一块地的面积是200公顷,如果按照上图比例3∶2种植玫瑰花和牡丹花,那么各自种植多少公顷?学生这样就将比学习得更加有实际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强化概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出概念,培养起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知。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对照比较、抽象概括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辅助实物教具中准确总结出数学概念,最终转化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立足数学课程标准,采用科学讲解方法,定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加强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猜你喜欢
概念小学生数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我是小学生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