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9-11-19 03:07崔世君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城市群体育产业

崔世君,张 超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与军事教学部,浙江 宁波 315012)

0 前 言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提到,长江三角洲区域应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和完善产业发展空间思路,高起点、高层次、高目标的视角着力推进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新发展理念,支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从区域性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以城市,特别是以城市群为中心,以水、陆、空交通汇道为依托,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形成交通网络,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由上海为龙头,以杭州、宁波、苏州、南京等26个城市为辐射面的城市群落,而这些城市无论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在城乡统筹规划上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这些城市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面由于受各自地方政府的发展制约,在体育产业资源利用率的宏观体育经济效益的改善上还不能达到“1+1>2”的效果,只有把环长三角洲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能实现有机整合,辐射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才能有效促进体育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丰富老百姓的体育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从区域性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1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关系

上海、杭州、宁波同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居长三角区域环钱塘江湾,改革开放以后,沪杭甬三地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相互呼应、相互弥补,一改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积极响应“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唱好“三城记”,集中力量打造现代化世界级大湾区,形成了上海以总部经济见长,杭州市体育服务业特征明显,宁波市体育休闲发展特点突出,形成了沪杭甬城市群相互协作、推动杭甬一体、联动义甬舟、辐射带动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共同发展“一体两翼”的区域特征。

如今的长三角,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区域整体迈入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到:建设上海大都市圈,上海与周边区域实现融合发展,和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构建“1+6”协同发展,上海作为世界体育产业的聚集点,承担着当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带动全流域发展的重要使命。杭州、宁波作为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大后方,是促进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核心与重要补充。

2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基础性要素及发展现状

环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运输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方面相对比较发达,2017年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5%(约20万亿元),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环长江三角洲沪杭甬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

上海市提出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以体育智能制造和体育新兴业态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构架,初步形成“一核两带多点”的体育产业布局体系。杭州市以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为主导,体育批发零售业、体育建筑业为支撑的四大板块格局,体育健身、运动休闲、体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蓬勃发展。宁波市体育产业发展以运动休闲业、体育制造业和观光旅游业为主。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互相支撑、互相补充、互相依赖、和谐发展的产业要素。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全球体育产值为7.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2%。其中,美国体育产值高达2.87万亿元,GDP占比达2.93%,欧盟整体的体育产值占GDP比重也远高于2%。北美、西欧和日本的体育产业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专家推测全球体育产业正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体育总产值1.8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比为0.7%, 2015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分别为5 589.66亿元和1 812.93亿元,与2014年相比,这两项指标分别增长29.1%和24.1%。体育产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贡献较为突出,201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超过全国0.8%的水平。

3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分析与评价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是在充分考虑到环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的区域统筹规划发展战略,在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优化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配置,实现沪杭甬城市群体育资源一体化,提升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竞争力,显示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及重要性。

3.1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资源及其评价

201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确立了体育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是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2016年杭州市和宁波市政府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月17日下发《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政策。确定各自省市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和分工方案,加大了各省市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工作力度。

3.1.1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场地资源。体育场地资源是发展体育事业、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改善群众性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体育产业的必备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场地面积19.92亿m2。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以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m2。而上海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达15.9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2m2。浙江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2.7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8m2,均高出全国水平。

表1 沪杭甬各城市体育场地资源统计表

从上海市、杭州市及宁波市在普查到的82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数量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乒乓球房(馆)、乒乓球场、小运动场和排球场。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宁波市各类体育场地的数量增幅明显,特别是全民健身路径、登山步道、城市健身步道和足球场地。

3.1.2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经营情况及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体育产业快速进入现代服务领域。随着体育功能拓展、广大城镇居民健身热潮的蓬勃发展、智能体育的开发与应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日益活跃,体育产业到快速发展期。

3.1.2.1 总体规模快速壮大。据统计, 2017年上海市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 266.93亿元,增加值为470.26亿元,占当年全市GDP比重1.6%。2017年浙江省体育产业总产出1 843亿元,创造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3%,GDP占比为1.15%,比重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其中,体育服务业创造增加值326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55%。2017年全省体彩销量137.04亿元,位居全国第4,全年预计突破200亿。

3.1.2.2 体育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体育产业近年来加快与商业、卫生健康、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广泛融合,重点开展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积极培育体育培训与教育、乡村休闲旅游、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项目。充分依托环长江三角洲地区湖泊多、山地秀、海岸线长等优势,积极开展游泳、登山、拓展项目、马拉松、海岛休闲等符合广大城乡居民体育锻炼、体育休闲和体育消费需求的项目,极大地推动了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市场发展。

3.1.2.3 骨干企业引领发展。一批国内上市公司和规模以上企业转行和投资上海市和浙江省体育产业,大量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良好质量和品牌的骨干企业加快成长,成为沪杭甬城市群发展体育产业的排头兵,对构建完善体育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沪杭甬城市群的体育企业推进品牌战略一直引导着全国,近年来杭甬城市群各大企业努力推动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建设,在健身服务、运动服装、体育器材、健身休闲、赛事推广、产品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品牌,逐渐从“中国制度”向“中国创造”蜕变。

3.1.2.4 竞赛表演市场十分活跃。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利用“世界大都市”所具备的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国内外美誉度,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市场精心运作的现代体育产业发展思路。目前,上海市的网球大师杯赛、“F1大奖赛”、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和斯诺克大师赛等品牌赛事,这些赛事已成为上海城市的一张绚丽“体育名片”。浙江省在致力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方面,已经发布的《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2018)》,共有60个赛事入库。同时积极引进国际重大体育赛事长期落户浙江,支持各方办好国际排联女排世俱杯赛、国际排联新联赛(北仑站)等赛事,做好杭州马拉松及宁波马拉松比赛。

3.2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上海市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资源和城市景观等资源,开发太阳岛综合性度假区等体育休闲旅游基地、举办像在苏州河上举办上海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金茂大厦举办国际高楼跳伞表演赛、把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放在象征“魅力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下举行等各种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体育健身活动和比赛,打造上海“城市景观体育”新品牌。

宁波作为7 000年文明史“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名胜古迹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山地休闲旅游资源等闻名中外。2018年1-9月份,宁波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 139.79万人次,同比增长16.07%,旅游总收入达到1 398.52亿元,同比增长20.0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8.18 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451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9 011.61万人次,同比增长16.34 %,国内旅游收入1 354.97亿元,同比增长20.87%。

4 发展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战略思考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制订合作共赢体育产业战略方案不仅要对区域内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互不干涉和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还需对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的定位、合作及互补模式等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4.1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的定位

体育产业是以跟体育相关的各种生产、需求和市场服务为经济手段,以发展体育文化为根本基础,进而形成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市场结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沪杭甬城市群地处我国社会经济发达地区,无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相对都比较高,因此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的定位应具备以下时代特征:①高文化品位和高科技含量;②产业关联度和产品附加值较高;③低碳高效、产业可持续性强;④满足广大消费者生活需求和价值取向。

4.2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融合

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体内容之一,它将意味着资源共享和利用率的提高、产业主体的互补与配套、产业发展的延伸与辐射、宏观经济效益的改善与提高,并将显著增强沪杭甬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未来规划。

沪杭甬城市群无论在区域位置、交通优势、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体育资源、体育产业结构、社会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的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是存在着较多的融合点,因此沪杭甬城市群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可以交通为依托、产业互补为思路、共享共赢为目的,由点到线到面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网络,形成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区域经济以全面推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尽快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4.3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融合面临的挑战

目前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在:

4.3.1 体制不顺。由于沪杭甬各城市分属于各行政区域,政府行政部门对体育产业的决策依据和体育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存在的主观上的差异,容易在体育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发展形式上达不到共识。

4.3.2 政府间宏观管理的缺失。沪杭甬各政府行政部门尽管在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流认识上是一致,但在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中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相互间的联络沟通,从而导致政府对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融合缺失宏观的管理与协调。

4.3.3 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日渐完善阶段,公共财政框架还没有完全确立,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若完全依赖财政无偿投资,势必会因为国家财政不足则出现 “瓶颈”制约现象。尽管沪杭甬各政府行政部门在领导、规划,财政投融资管理方面都成功的范例,但在体育产业区域性融合方面还是容易形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严格的计划与法制管理、缺乏一个统筹资金、协调行动的管理机构。

4.3.4 体育消费意识存在差异。家庭经济能力直接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而区域体育消费水平将直接制约体育产业的发展。沪杭甬地区广大居民体育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总体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各城市间,特别是农村地区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体育消费意识和能力也会对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融合提出挑战。

5 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方案

5.1 明确产业地位,制定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融合远景规划

沪杭甬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不同,定位也不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承担着当好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带动全流域发展的重要使命。沪杭甬城市群首先要打造改革新高地,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经验,在体育产业后期发展中需要把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双创互利、互助、互融的良好氛围,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制造、服务双驱动,强化关键领域创新,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强化规划引领,形成功能互促、廊道链接、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把沪杭甬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先行示范群、创新驱动群、协调发展群。

体育产业的合理定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和核心,也是社会经济规划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个明确的产业地位定位是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南针和目标导向。沪杭甬具有较高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基础,因此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应以地区性高度来定位与规划。在整合传统体育产业的同时还需联结相关先进体育产业、现代体育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带动整体产业发展,形成一个“环杭州湾”区域体育产业的集合体,从而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环杭州湾”区域经济的集合体作为一个跨省域经济区域,要想充分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做好总体设想、科学融合和合理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统筹沪杭甬体育产业发展的全局,形成区域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发展局面。要做到这一点,沪杭甬各地市必须加强认识、增强合作,对“环杭州湾”区域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各成员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还要对各自范围内的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详细的规划,建立起由三方体育产业集群交织发展而形成的更大范围的网络状体育产业集群,明确各地区目前及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步骤和目标,形成有江南特色的体育产业资源和体育旅游品牌。

5.2 淡化行政区划意识,树立共建、共享、共赢观念

在体育产业资源共享、人文历史优势互补、人才市场交流合作、市场服务合作共赢的思路下,沪杭甬城市群首先要在政府层面摆脱传统的行政辖区的传统理念和惯性思维,用科学发展观和时代主旋律理念打通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树立大区域体育产业共建、共享、共赢的观念,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和各自为政等旧陋习,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担负与利益规范制度,建立多方区域间合作协调与发展机制,统一规范各地行政管理制度,打通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人才交流,实施跨区域体育旅游、赛事承办、品牌共建等合作项目,实现区域利益最大化。

5.3 突出优势项目带动沪杭甬城市群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本地区具有显明的体育产业优势项目,上海市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与人才中心,汇聚了世界上大量的体育制造业、服务业、管理业精英,在承办世界高水平体育赛事和体育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杭州市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推新、智能科技在体育经济中的不断渗透,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欣欣向荣,特别是随着2022年亚洲运动会的临近,体育赛事服务、休闲健康服务、体育文化创意等方面逐渐体现出优势。宁波市在全面加强海洋体育、山地体育、户外运动休闲产业、体育博览业和体育旅游的同时,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运营更是接近了与上海市区位距离,迎来了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再次腾飞。

5.4 刺激体育消费,积极培育沪杭甬城市群各类体育市场

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极大地刺激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意竞争,各省市政府在制定地方性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时要注意其在项目上的互补性、时间上的阶段性、内容上的重复性、空间上的多层次性及时空上的相互关联性的特点,科学整合体育项目的开展与培育,从而有效避免供给的不足或闲置带来的损失。沪杭甬城市群在积极引入消费人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三地体育资源的优势,打造一批具备地方特色、品牌优势和个性化特色的各类体育市场,实现体育产业与文艺汇演、旅游商贸、休闲健康等多种衍生产品的深度融合。

5.5 健全适合本地发展的一体化行政管理系统

以十九大会议精神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推进一体化行政管理和体育体制改革精神,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惠民生以规范体育产业行为,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根据本地方特点,建立完善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体育产业基础与专项项目建设投资、社会与个人募集资金、国家与地方税收、体育彩票和基金等体育产业政策法规,借鉴、学习、协调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既具有地区特色又适合兄弟城市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适合本地发展的一体化行政管理系统。

5.6 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引擎,区域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前进源泉。体育产业的不断合作、创新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诉求,因此培养一大批“职业道德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合作意识良好”的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各地方政府应积极采用引入高等院校高学历人才,通过体育行政部门的短期培训与研修、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的定期培训与体育市场主体内部的定期专业培训,以及引进和聘请国内外高层次、专业化的体育产业人才到我国相应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参与体育产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工作。各地方政府及企业应做好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制、构建配套的体育产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定期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套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体育产业高层次及稀缺人才进行政策倾斜和强化奖励力度,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才集聚制度,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储备。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城市群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场地规模现状下运营服务的升级路径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体育产业之篮球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