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思考

2019-11-19 01:34王玉琴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期大学生

王玉琴

摘 要:劳动是个人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人需要具备劳动精神。而在现代大学生行为表现上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缺乏劳动意识,面对劳动事务不会主动处理,甚至可能找理由推卸,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这对于其未来发展有不利影响。在这一条件下,大学院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积极对该项教育的途径、方法进行探索,所以本文将开展相关研究,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途径与方法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应当重视的重点,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培養十分重要,因此教育建设应当做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期下,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劳动意识,其原因在于现代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受家庭教育影响,很多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大学生自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也许会随着年岁增长淡化,但很难完全消失,代表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

一、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途径

(一)扭转大学生观念

观念是影响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即人在面对某些事物时需要做出选择,而其最终选择就在于人的观念,这一表现在现代大学生面对劳动事务时也有表现。而根据现代大学生的观念选择来看,多数大学生在无外人引导的条件下,普遍会选择“不劳动”或“他人劳动”,说明大学生劳动观念存在错误。因此在大学生劳动教育当中,要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先扭转大学生的观念,这是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1]

(二)培养劳动意识与精神

培养劳动意识与精神是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即现代大学生的劳动意识相对薄弱,且缺乏劳动精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上述错误观念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影响、不了解劳动对自身的重要性等。因此在大学教育当中,必须对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精神进行培养。

(三)树立良好劳动习惯

习惯同样是影响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代表了人做选择时的取向以及下意识举动,所以错误的习惯,会对人产生误导,使人做出错误的选择。在大学生劳动中,现代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便利性,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更有甚者习惯依赖他人,这些习惯都会对大学生面对劳动事务时的选择发生错误,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如在未来工作中,大学生因为不良习惯而不主动工作,导致自身价值无法体现等。因此大学教育应当给大学生树立良好劳动习惯,由此实现教育目的。

二、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法

因为各类影响因素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较深,所以不能采用强硬手段进行教育,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本文建议采用各类柔性教育方法来进行劳动教育。柔性教育方法包括:引导式教育、实践教育以及完善劳动体制,各方法具体内容见下文。

(一)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育当中,向大学生提出正确劳动观念、良好劳动习惯、劳动对人的影响等理论,由此使大学生更加重视劳动,实现扭转大学生观念的目的。具体来说,在课堂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者”的教育模式展开教育工作,在该模式下教师可以向大学生提出“正确的劳动观念定义是什么”“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什么特征”等问题,由大学生依照自身思维进行回答,随后教师根据回答结果进行调整与补充,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劳动本质,该阶段完成后在引导大学生进入“劳动对人的影响”问题中,向大学生传到劳动对个人价值的体现、不劳动会受到什么负面影响,由此提高大学生对劳动的重视度,扭转其观念[2]

(二)实践教育

在观念扭转后,就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精神,这一阶段本文建议采用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方法,例如:竞赛制教育方法。具体来说,在竞赛制教育方法中,大学生通过劳动是可以得到“报酬”的,如学分奖励等,所以大学生会努力完成分配给他的劳动,并重视自身工作质量,由此在长期教育下,大学生会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且在不断的劳动中,大学生会意识到劳动者的光荣,所以逐渐产生劳动精神。

(三)完善劳动体制

在上述两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大学生劳动素质基本培育完善,但要落实两项教育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劳动体制。具体来说,大学教师应当适当根据劳动教育需求,制定劳动教育计划,依照计划有序进行引导、实践教学,例如:定期组织实践劳动等,同时在管理角度上,针对未能完成分配劳动事务或工作质量较低的大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或处罚。此举配合上述两项教育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大学生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素质以及维护劳动教育的秩序。

三、结语

大学生在毕业后普遍面临工作,因此其劳动素质的体现十分重要,针对这一点大学院校有必要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质为目标开展劳动教育。本文为了避免大学劳动教育盲目、实现劳动教育目的,对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途径、方法进行了分析,了解了教育正确方向以及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昌明.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5(33):73-74.

[2] 方秀红.面向高中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学,2019(Z2):20-23.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期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