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2019-11-20 09:11劳泰伟梁有勇罗贵庆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高职本科衔接

劳泰伟 梁有勇 罗贵庆

【摘 要】本文基于规范学制对接与构建衔接机制开展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分析中高职(本科)衔接时间、招生规模及专业、减少或退出对口招生的原因、对口生源的优缺点、对口生源的教育教学管理、对口招生的机制创新建议等方面情况,提出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规范统一学制;加强和完善专业与课程的对接;完善统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标准及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中高职院校之间衔接联络协调机制;增加专升本衔接的比例。

【关键词】中高职(本科)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规范  学制对接 衔接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010-03

为了了解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基于规范学制对接与衔接机制构建为重点的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中高职(本科)衔接学制中不同的参与实施对象、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关注领域开展课题调研,并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便为促进广西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乃至全区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一、调查方式及数量范围

课题组主要通过发送电子版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研。在学校层面,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职业院校具体负责对口招生工作的领导、对口生源教学、管理的老师。在学生层面,全部是职业院校对口招生的生源,同一所高职本科院校的调查对象来自不同的中职学校学生,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调查的基本范围、数量如下:本科院校 5 所,高职院校 9 所,中职学校 9 所,对口本科学生 35 人,对口高职学生 116 人。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题研究范围,课题组成员认真梳理了中高职(本科)对接与衔接学制的关键问题导向,主要是“基于规范学制对接与衔接机制构建为重点的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因此,在调查问卷问题内容设计方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中高职(本科)衔接时间;招生规模及专业;减少或退出对口招生的原因;对口生源的优缺点;对口生源的教育教学管理;对口招生的机制创新建议;实施对口升本科、高职招生对中职学校、高职本科院校的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本科院校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次本科院校调查分别选择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百色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河池学院 5 所本科院校对口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情况,结果与分析如下。

1.多所本科院校退出对口招收中职学生或调整招生专业。自 2013 年本科院校对口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政策实施以来,先后有多所本科院校退出招生:广西师范大学 2019 年退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 年退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16 年退出、玉林师范学院 2017 年退出。未退出对口招生的本科院校,招生专业也进行了调整,一般只招收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具备一般操作技能要求的专业,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理论基础知识的专业不再向中职学校招生。同时通过其他对口招生文件了解到,如广西科技大学原来招收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及护理专业对口学生,2018 年后只招收护理专业对口学生;梧州学院 2019 年不再招收机械制造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对口学生,只招收学期教育及财务管理对口学生。

2.对口升本科的学生整体素质不符合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招收对口本科的院校普遍反映对口本科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学习自主性、学习自律性、学习目标性差;学习态度消极,努力学习程度较低,自我学习能力差,纪律比较散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低,不具備本科学生的素质。认为中职生源质量不符合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科毕业通过英语四级率低,毕业论文写作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学位获得及本科院校专业评估,毕业生质量不符合招聘企业对于本科毕业生的固有印象,对学校品牌影响较大。因此,部分本科院校为了保证学校办学质量及行业影响,先后退出对口本科升学招生或调整招生专业计划。

(二)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此次调研的重点对象为高职院校 9 所: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具体的调研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1.所有高职院校均愿意招收中职学生,但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有逐渐减少或不再扩大对口招生计划的趋势。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由于政策因素,减少或维持对口招生计划的原因主要是:9 所高职院校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比较负面,集中表现在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性差,自我学习能力欠缺,纪律自由散漫不服从管理等。但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活泼阳光的性格等方面评价较高。

2.教学及管理按生源类别组班教学。中职生与高中生基础文化能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技能水平明显比高中生要强。如果对口升学的中职生同专业人数能满足一个班的情况,从顺利实施教学计划,达到教学标准要求考虑,教学及管理上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按生源类别分班的模式,即中职学校生源与高中生源分别编班,分类教学及管理。

3.在中高职衔接学制的调研内容中,4 所高职院校认为“2+3、3+3”对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发展有利,5 所高职院校认为“2+3”较为有利,同时 3 所高职院校认为“五年一贯制”培养学制可以作为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及生源规模的有效补充。

(三)中职学校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课题组对中高职(本科)衔接的基础参与者中职学校进行了调研,选择的 9 所中职学校分别是: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梧州农业学校、百色农业学校、灵山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物资学校、广西二轻技校、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广西钦州商贸学校、广西第一工业学校。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中职学校参与中高职(本科)衔接积极性高。调查发现,95% 的中职学校参与对口升学比较积极主动,把握对口招生政策对中职学校招生办学的影响比较早、比较准确,所以升学愿望比较强烈,升学措施有力,对口升学人数较多。中职学校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逐渐转变为升学与就业方向并举,进一步畅通了中职学校的招生办学发展,现在许多的中职学校已把学生顺利对口升学作为招生宣传的利器,对招生越来越困难的中职学校来说不失为一个有利的突破口。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对口升学招生已得到国家、中高职院校、社会、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与欢迎,职业教育特别是以中高职衔接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黄金时期”。

2.在中高职衔接学制的调研内容中,3 所中职学校认为“2+3”中高职衔接对学校、学生有利,5 所中职学校认为“3+3”或“五年一贯制”对学校及学生有利,同时有 3 所中职学校认为“3+2”对中职学校、学生有利。

3.不同衔接模式的利益考虑。无论是“3+2”衔接模式,还是“2+3”衔接模式,中职、高职学校必定有一方将减少一年的学费收益及办学规模效益。因此,“3+2”模式高职院校动力不足,“2+3”模式部分中职学校也缺乏积极性。

4.统一衔接学制要求。90% 的中职学校希望通过顶层设计规范统一中高职衔接学制,统一规范招生考试录取标准,对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有效实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衔接学制不统一,就读高职的有二年级在校生,有中职毕业生,起点完全不一样,中高职只能做到最简单的招生衔接,而没有办法做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核心关键人才培养要素的衔接,职业教育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和提升。

(四)对口升学学生调研结果与分析

课题调查组还分别通过高职、本科院校老师或学生发送问卷调查表,其中对口本科学生 35 人,对口高职学生 116 人,调查的情况如下。

1.学生升学发展愿望强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倍增,社会、个人(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中高职衔接和中高职“立交桥”的建立,中职学生升学愿望强烈,许多学生通过就读中职学校实现了大学梦。中高职(本科)衔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虽然目前竞争激烈,但许多中职学校希望通过这种衔接学制的模式实现学生就读本科梦想,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的招生办学事业发展。

2.中高职衔接的招生考试录取标准不一致。从调研的院校与学生对象中发现,对口升本科的学生都是通过文化+技能考试方式升入本科院校;对口升高职的学生 43.10% 通过对口备案(“2+3”直升)形式升入高职院校(2018 年以前的政策)、56.90% 通过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综合水平高的高职院校要求通过文化+技能考试才能录取中职学生,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其他的一些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备案(“2+3”直升)方式录取中职学生,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

3.对口升本科的学生素质较高。通过调研问题回答的文字表达方面来看,对口升本科的学生明显比对口升高职的学生在回答态度、文字表达、理解问题的能力方面强很多,对口升高职学生回答问题简单但不够明了,组织文字能力较差,有部分学生应付了事。

4.对口升学的学生总体基础文化知识薄弱。调研发现,无论是对口升本科的学生还是对口升高职的学生,普遍对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等基础文化知识感到非常吃力,尤其是对口升本科的学生,98% 的学生认识到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与从高中升学的学生相比差太远,学习起来相当困难。无论是对口升本科的学生还是对口升高职的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建议普遍是要求加强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强化学生纪律意识、纪律行为的养成。

四、建议

课题组通过对 5 所本科院校、9 所高职院校、9 所中职学校、35 个对口本科学生、116 个对口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调查的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基于规范学制对接与衔接机制构建为重点的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一)规范统一学制

现行的“中高职衔接”的“2+3”“3+3”“3+2”衔接学制比较混乱随意,存在许多问题,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造成许多困难,人才培养计划不能稳定有效实施。尤其是“2+3”衔接学制的学生,在两年时间内尚未完成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便进入高职就读,除了有中职、高职学籍“重叠”的疑惑外,实际上属于不合格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后只能降低培养标准实施教育。从现代职业教育的“宽进严出、提质增量”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来看,应该规范统一为“3+2”或“五年一贯制”的衔接学制,即中职教育阶段明确为 3 年,高职教育明确为 2 年,本科教育为 4 年。

(二)加强和完善专业与课程的对接

根据教育部 2011 年颁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们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確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逐步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

(三)完善统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标准及方式方法

首先,完善统一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标准。也就是要借鉴普通高考的方式,建立职业教育高考机制,明确“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内容,并且最好能有指导大纲和形成试题库,将高职的入学考试与中职的教学、考试、证书、技能竞赛等成绩结合起来,如对参加全区全国“职业技能”比赛获奖的学生如何给予加分或免试。其次,规范统一招生考试。广西目前中高职衔接考试有公办高职高专联盟考试,但部分高职院校又有自主对口招生考试、单招考试,私立学校又有自主招生考试,许多学生为了争取多一些录取机会,往往要参加两次或三次的考试;有些高职院校文化考试和技能考试分开进行,学生也需要参加多次考试,既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还造成考试时间上的冲突,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因此,必须规范统一招生考试。

(四)创新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中高职院校之间衔接联络协调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业务上统筹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要构建和完善一种服务于“中高职衔接”的中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中高职院校召开主题或专题会议,讨论“中高职衔接”的各种有关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招生等方面的衔接和师资互派互通、资源共建共享、考试考核标准制定与完善等问题,减少因为缺乏衔接而造成的各自为战和资源浪费,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努力实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

(五)增加专升本衔接的比例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专升本的比例仍然比较低,虽然学业成绩排在同年级同专业前 40% 可以参与升本科的竞争,但最后只有 10% 的名额能够升读本科,名额比较少。为适应当前高职学生规模,契合当前倡导的扩大职业本科教育规模的发展要求,建议专升本的比例应增加到 30% 以上,让更多的优秀中职学生完成高职学习后,通过高职、大专升本科的衔接,接受本科教育,而不是直接从中职升本科。这样也有利于形成中职生以升高职为主、升本科为辅和高职生超过 30% 的比例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基金项目】2017年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教改立项课题“基于规范学制对接与机制衔接为重点的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A055)。

【作者简介】劳泰伟,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正高级讲师;罗贵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高级讲师;梁有勇,广西机电工程学校讲师。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中高职本科衔接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