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故里”考

2019-11-20 08:34张双锁
西部学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庄浪静宁伏羲

摘要: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其历史地位举世公认,但对“羲皇故里”所在,却一直众说不一。笔者认为明确《帝王世纪》所指“成纪”,是确定“羲皇故里”的前提;明确《山海经》所指“雷泽”——“在吴西”,是确定“羲皇故里”的关键;明确籍贯理论和行政区划变迁,是确定“羲皇故里”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断言甘肃庄浪为“羲皇故里”,这是历史真象的再现,理当肯定。

关键词:成纪;雷泽;籍贯理论和区划变迁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015-03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这是历史形成的、有一定根据的、世人所公认的,但古往今来,对“羲皇故里”所在,却众说不一。

有关伏羲的记载,散见于《列子》《管子》《庄子》等先秦典籍之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只是以“余闻先之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之句,一笔带过。西晋史学家皇甫谧撰《帝王世纪》,则不仅对伏羲的历史功绩有明确记载,[1]63而且对其籍贯亦有明确记载。

《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2]106这一记载,以“成纪”“雷泽”为坐标,非常具体地勾画出了伏羲的“祖居地”和“出生地”所在(笔者按:其中一“长”字,非常关键,如《史记·补三皇本纪》《太平御览》《路史》等历史典籍转引时,均将其忽略,特予订正)。

但由于“成纪”“雷泽”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籍贯理论的忽视,对行政区划变迁的忽视,使“羲皇故里”难以有定论。故而明确《帝王世纪》所指“成纪”所在,是确定“羲皇故里”的前提;明确《山海经》所指“雷泽”——“在吴西”(此“雷泽”可与《帝王世纪》所指“雷泽”相印证),是确定“羲皇故里”的关键;明确籍贯理论和行政区划变迁,是确定“羲皇故里”的必要条件。

一、历史上“成纪”有三个,静宁“成纪”当为《帝王世纪》所指

成纪之名,从殷代就有。相传伏羲在其母腹中孕育12年而生,而12年在古代正好为一纪,故以名邑。众所周知,“十月怀胎”:一个人在母腹中的孕育周期通常为10个月,而伏羲却在母腹中孕育12年而生,这是为什么呢?据考证,这12年是古人从伏羲之母——华胥氏“初试人伦”之时算起的,这是古今之人在计算方法上的差异,不足为怪。

成纪之县,为西汉时设立。历史上“成纪县治”有三处:一是甘肃静宁,一是甘肃秦安,一是甘肃天水。试问,这三个地方,哪一个才是《帝王世纪》所指?据考证,“成纪县治”最初在静宁李店乡刘河村,到唐代开元年间迁到了秦安显亲川(今叶堡乡金城村),到北宋初又迁到了上邽(今天水秦城区),到明初废止。[3]101从历史时代来说,《帝王世纪》所指,当为“汉成纪”。因为皇甫谧为西晋人,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唐成纪”“宋成纪”。

物换星移,山川依旧。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 说:“瓦亭水又南,经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这里以“瓦亭水”为前提,以“长离川”为坐标,非常具体地把“成纪县”所在方位点了出来。就是说,既然“长离川”在“成纪县东”,那么“成纪县”则必然在“长离川”之西——这里的“瓦亭水”古称陇水、苦水,今称葫芦河,发源于宁夏西吉月亮山,流经甘肃的静宁、庄浪、秦安、秦城区,入渭河;“长离川”为葫芦河流经庄浪阳川镇的一段河流。笔者为长离川人,对周边地域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汉成纪”在静宁,是可以肯定的。

《旧唐书·地理志》说:“成纪,汉县,屬天水郡,旧治小坑川。”据考证,成纪县最初归陇西郡管辖,是西汉元鼎年间析陇西郡置天水郡后才归其管辖的;“小坑川”即静宁治平川——对此,清人严长宦《秦安县志》就说得很清楚:“成纪县治,初在静宁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

考古资料表明,“汉成纪”县治的具体位置,在静宁李店乡刘河村东南一公里处。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且临近治平河(古称“成纪水”)。故城遗址呈正方形,边长450米,总面积20.25平方米。该遗址墙垣已塌陷,东墙、北墙尚存部分残垣,北墙基叠压在新石器时代的灰坑之上。有新石器时代的碎陶片,有秦汉时期的版瓦、筒瓦和拓有绳纹、篮纹的碎陶片,汉瓦当上有“长乐未央”“长乐无极”“亿年无疆”等字样。周边还有一些汉墓群。

由此可见,“汉成纪”在静宁李店乡刘河村的可能性极大。

二、历史上“雷泽”有四个,庄浪“雷泽”当为《山海经》所指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代。《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4]340这是历史文献最早提到的“雷泽”,说它“在吴西”。

综合史料来说,历史上疑似“雷泽”的地方有四个:一是山东“夏雷泽”,一是江苏“太湖”,一是山西“蒲泽”,一是甘肃庄浪“朝那湫”。[5]12

从山东“夏雷泽”来说,这是《尚书·禹贡》最早提到的,在鄄城县与菏泽县之间,今已干涸。据《墨子》《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记载,它是舜“耕历山,鱼雷泽”之地。郭璞、郦道元认为,它也是华胥兆孕伏羲之地,但此雷泽与“在吴西”没有关系,不足为信。

从江苏“太湖”来说,其湖虽有“震泽”的别名,其“震”与“雷”字义相近,而且在吴县(苏州)之西。但史籍中从未有“雷泽”的记载,而且《山海经》明确称之为“具区”,所以,它并非雷泽。

从山西“蒲泽”来说,它在永济市一带,此地虽有一个吴山,但其“蒲泽”并无雷泽之称,而且它在吴山之东而非吴山之西,所以它亦非雷泽。

而甘肃庄浪“朝那湫”,则既与《山海经》中的“雷泽”——“在吴西”相符,又与《帝王世纪》中的“汉成纪”所属地相符,所以它才最有可能是华胥兆孕伏羲之雷泽。

问题是,“雷泽”——“在吴西”,《山海经》是记载在“海内东经”之中,并非记载在“海内西经”,以致数千年来对“雷泽”所在不能定论。对此,清人郝懿行曾提出质疑。今人袁珂则进一步断言:那是因错简所致,“雷泽中有雷神”之条“当移在《海内西经》”。

那么,说庄浪“朝那湫”为《山海经》所指“雷泽”,有哪些根据?

从地理特征来说,朝那湫与《山海经》所述“雷泽”一致。六盘山古称陇山,亦称大陇山;其南端古称小陇山,今称关山。朝那湫所在的桃木山,地处关山之巅,海拔2857米,这里为陇东第一高峰,是一个三县交汇的地方:东北麓有泾水源头老龙潭,为宁夏泾源地界;东南麓有汭水源头,为甘肃华亭地界;西北麓有朝那湫,为甘肃庄浪地界。朝那湫方圆40里,有大大小小的泉湫100多处,俨然是一个“龙的世界”。当地民谣说:“湫头两朵云,陇右千山雨;朝那一杯水,泾河万里源。”《山海经》所述,把“雷神”拟人化了,当去伪存真;而从当地民谣来说,这里无疑是“雷神”所居之地。

从历史内涵来说,朝那湫与“雷泽”有着不解之缘。朝那湫之名,因朝那国而得。朝那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之为“西夷国”。它是西周时代一个名为“戎那”的诸侯国,都城在朝那湫,王宫为湫后悬崖之巅的“马槽槽”。其国由古卢国演变而来,那人为卢人后裔。①据《中国通史》记载,卢人在周武王伐纣时曾随其出征。公元前623年,其国被秦穆公兼并。

朝那湫之水,从古到今“不涸不溢”。其湫分前后两个:前湫状如卧蚕,水面30余亩;后湫形似弯月,水面20余亩。这里为白垩纪地质结构,岩石厚度1160米以上,据今1.45—0.65亿年。因其水渊通地脉,故而从古到今“永不干涸”;因其水在岩石间与泾河源头老龙潭和汭河源头相通,故而从古到今“永不外溢”。这便是史册中频频出现的“不涸不溢”的朝那湫。

值得一提的是,朝那湫之水极其甜美,是人畜饮用的最佳水源;加之桃木山一带森林茂密,草甸宽阔,具有人类生存的良好条件,故而“华夏第一国——华胥国”便在这里立都。华胥国的图腾崇拜物是龙,其来源便是朝那湫。因为龙是水的化身,而水则是生命之源。这与华胥国“以生存为第一需求”的社会目标是一致的。再说,伏羲文化的原点——太极图,同样来源于朝那湫。太极图是阴与阳对立统一的一个图标,其阴来源于后湫,其阳来源于前湫,其图标则来源于后湫的“形似弯月”。这是古人师法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实践的结晶。

朝那湫是秦汉王朝祭川的地方,也是其祭祀华胥国和朝那国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说,华山以西“名川四”,其中“湫渊,祠朝那”,便指朝那湫。它自古以来就有“灵湫”“神湫”之称,如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在秦楚“蓝田之战”中,当楚国扼住秦国咽喉——“商於通道”置秦国于生死存亡之际,秦王朝便祈求于天,除在雍城投放石刻祭天文告《巫咸》、在洛阳投放石刻祭川文告《亚驼》外,在朝那湫也投放了石刻祭川文告《厥湫》。就是到了汉代,汉王朝出于正统地位的考虑,亦然在朝那湫祭祀,如汉武帝、汉安帝、汉桓帝就亲自到朝那湫祭祀。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里是泾水之源,按照《礼记》“祭河必先源而后尾”的说法,必须祭祀;一是因为这里是华胥国和朝那国的都地,按照《礼记》“祭其国在其地而无主后者”的说法,必须祭祀。

当然,说朝那湫为“雷泽”,更直观、更主要的依据,还是因为它与《山海经》所指“雷泽”——“在吴西”相符。“吴西”者,吴山之西,其山在朝那湫东部的华亭境内。这里层峦叠嶂,怪石嶙峋,云雾缭绕,风景异常秀美。黄帝时该山称“吴山”,首建武峙以祭天神。周代称“吴岳”,秦灵公建“上畴”祀黄帝,建“下畴”祀白帝。唐代称“青龙山”,今称莲花山。它是秦汉王朝每年所祀之山,被誉为华山以西“七大名山”之一。《史记·封禅书》说:“华山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岳山……”,其“岳山”,便是吴山。朱熹《诗经注》说:“汭水出吴山之西”,其“汭水”之源,进一步确立了吴山的所在方位,而朝那湫则正好在吴山之西。由此而言,朝那湫即“雷泽”。如今人范三畏《旷古逸史》明确称之为“雷泽”。

三、从“祖居地”“出生地”来说,庄浪为“羲皇故里”

中国人的籍贯通常是以县级行政单位来确定的,当以古代的县级行政单位来确定,还是以当今的县级行政单位来确定?笔者认为,不论古代还是当代,均当以本人的“祖居地”或“出生地”来确定,而不能简单地以“县治所在地”来确定,同时还必须考虑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而不能生搬硬套。

《新华字典》说:籍贯指“自身出生或祖居的地方。”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有两个籍贯:一个可以“祖居地”来确定,一个可以“出生地”来确定,这是确定籍贯的理论依据。由于伏羲的“祖居地”在莊浪,“出生地”也在庄浪,所以从当今的行政区划来说,“羲皇故里”只有庄浪这一个,没有第二个。

这与史册中所载“伏羲为成纪人”的说法是一致的。因为历史上庄浪本来就归“成纪”管辖。如西汉时,就归天水郡的成纪、阿阳、街泉等县和略阳道管辖;东汉时,改天水郡为汉阳郡,亦然如故;三国时,析天水郡置广魏郡,县地就分属天水郡成纪县和广魏郡略阳县管辖……[6]80

当代一些学者以“成纪县治”所在地为依据,断定“羲皇故里”在静宁、在秦安、在天水,既违背了确定籍贯的理论依据,又不符合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而庄浪为“羲皇故里”之说,既与《帝王世纪》所指“成纪”所属地相符,又与《山海经》所指“雷泽”——“在吴西”相符,也与确定籍贯的理论依据和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相符,理当肯定。

注 释:

①转引自(明)赵时春纂修的《平凉府志》(内部资料,1992年)第299页,原载四库全书。

参考文献:

[1]李春茂.皇甫谧评传[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光华.甘肃通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3]李春茂.平凉古地名初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4](汉)刘向.山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

[5]范三畏.旷古逸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6]庄浪县志编委会.庄浪县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8.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庄浪静宁伏羲
梦道怡然
溪山清色
甘肃庄浪饮食文化旅游发展探究
水边的阿狄丽娜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with vibrational modes of trapped ions
伏羲创八卦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原生态静宁苹果
2016静宁苹果“南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