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评价

2019-11-22 16:50李沛明沈艳周凤艳韩云静高同春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急性毒性风险性家蚕

李沛明 沈艳 周凤艳 韩云静 高同春 张勇

摘要 [目的]评价19种大田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根据田间推荐使用浓度进行初级风险性评价。[方法]参照《农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开展急性毒性试验。[结果]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家蚕表现为低毒,但属于高风险性;其余18种药剂对家蚕表现为低毒和中低风险性。[结论]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40%麦畏·草甘膦水剂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使用时多注意风向和喷药高度等因素,避免对附近桑园造成影响。

关键词 农药;家蚕;急性毒性;风险性

中图分类号 S48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0-014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0.03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cute Toxicity and Risk Evaluation of 19 Pesticides on Bombyx mori

LI Pei ming,SHEN Yan,ZHOU Feng yan et al (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Agro Products Safety,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Anhui230031)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cute toxicity of 19 farmland pesticides on Bombyx mori,and the primary risk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field recommended concentration.[Method]The acute toxicity test was developed referring to Test Guidelines on Environmental Safety Assessment for Chemical Pesticides.[Result]The acute toxicity of 26% nicosulfuron atrazine OD on bombyx mori was low,but the risk was high;and the acute toxicity of other 18 farmland pesticides was low,the risk was mid low.[Conclusion]26% nicosulfuron atrazine OD,40% dicamba glyphosate AS and 960 g/L s metolachlor EC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ind direction and spray height when using,in order to avoid bad effect to nearby mulberry garden.

Key words Pesticides;Bombyx mori;Acute toxicity;Risk

家蚕(Bombyx mori)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昆虫,与棉铃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常见害虫同属鳞翅目。由于长期在室内驯化、饲养过程中,人为地提供适合其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使得其产茧量、茧丝性能等经济性状明显提高,同时也造成家蚕的抗逆性和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对农药十分敏感,一旦接触或者食用污染后的桑叶,可能造成家蚕中毒死亡或生长发育受阻,并最终影响蚕茧的质量和产量[1-2]。近些年家蚕中毒现象在各蚕区时有发生,给我国桑蚕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3]。因此农药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影响桑蚕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除草剂、殺虫剂和杀菌剂是农药中使用最多的三类。据报道,2014年全球农药市场除草剂占42.6%,杀虫剂占28.5%,杀菌剂占25.9%,3种农药合计占总份额的97%[4]。桑园专用农药有严格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按照说明书使用一般不会对家蚕造成严重影响,然而桑园附近的农田在施用农药时对家蚕的影响则容易被忽视。笔者测定了19种不同大田常用杀菌剂和除草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参照田间推荐施用浓度初步评价各药剂对家蚕的风险性,为桑园附近大田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生物

家蚕品种为箐松×皓月,蚕卵购自于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用常规方法实验室自行催青、饲养。供试蚕为二龄起蚕,其活性良好、身体健康、体态大小一致、起蚕时间一致。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名称、防治对象以及各自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见表 所有供试药剂均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供。

1.3 主要仪器设备

智能人工气候箱、涡旋振荡器、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电子温湿度计、镊子、接种笔、黑布、移液器、容量瓶、烧杯、培养皿、玻璃棒等实验室常规仪器。

1.4 试验方法

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5],首先以较大的间距设置4个浓度组,得出供试药剂对家蚕的最高全存活浓度和最低全致死浓度,然后在此浓度范围内,以一定的比例间距(几何倍差控制在2.2倍以内)设置7个浓度组,并设定一个空白对照组,每个浓度组进行3次重复,每次重复20头蚕。

定量称取4.5~5.5 g去掉叶柄后的鲜嫩桑叶,在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的供试药液中充分浸渍10 s,悬挂晾干后转入已经贴好标签的培养皿中。在温度23~27 ℃、相对湿度70%~85%、光暗比16 h∶8 h的条件下饲喂家蚕处理后的桑叶,每隔24 h记录一次家蚕中毒和死亡情况,持续96 h。

1.5 急性毒性试验

根据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到的数据,计算不同浓度组供试家蚕的死亡率,然后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Probit分析,得到供试药剂对家蚕的毒力回归方程、半致死浓度LC50以及各自95%置信限。

大田农药经常在桑园附近的农田施用而不是直接施用于桑园,因此经刮风作用漂移到桑叶上的浓度远低于田间施用浓度;同时施用后的农药受到降水作用、光解作用等的影响,也会对农药造成一定损失;另外饲喂家蚕的桑叶经人为采摘、运输、贮藏等过程也会造成一定量的农药损失。因此,实验室条件下测得的LC50无法真实体现农药对家蚕的风险性。故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利用田间施用浓度和LC50的比值进一步评价农药对家蚕的风险性[6-7]。

风险系数=田间推荐使用浓度(mg/L)LC50(mg/L)

1.6 等级划分

供试药剂的毒性等级均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进行划分,风险性等级均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标准进行划分,划分标准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菌剂试验结果

8种杀菌剂分别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毒力回归方程、线性关系R2、半致死浓度LC50、95%置信限、毒性等级以及风险系数和风险等级见表3。由表3可知,8种杀菌剂除23%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和500 g/L氟啶胺悬浮剂风险系数较低外,其余药剂风险系数均属于中等风险性中间区域,因此尽管杀菌剂对家蚕室内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低毒,实际大田施药时仍需关注药剂飘散等因素对桑园的影响。

2.2 除草剂试验结果

11种除草剂分别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毒力回归方程、线性关系R2、半致死浓度LC50、95%置信限、毒性等级以及风险系数和风险等级见表4。由表4可知,11种除草剂除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外,其余药剂的LC50均达到限度试验级别,表明除草劑对家蚕室内毒性均较低。但风险系数方面,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达到高风险性,表明此药剂大田施药可能会对桑园造成严重影响,需额外注意。另外作用于非耕地田的40%麦畏·草甘膦水剂和西瓜田的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家蚕的风险系数分别为<1.500和<7.800,由于无法精确计算出风险系数,施用中也需注意其对桑园的影响。

3 讨论

一般而言,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较高,普遍属于高毒甚至剧毒级别,因此杀虫剂对家蚕存在较大风险[8-9],杀菌剂和除草剂对家蚕毒性较低[10-11],实际使用中则比较随意。近年来随着农用机械的发展,植保无人机已逐渐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提高喷药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农药对施药人员影响等方面作用巨大[12]。然而国内近400家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厂家的产品在飞行高度、喷雾方式以及雾滴漂移情况等方面差别很大[13],同时相比较人工施药,无人机喷药高度更大,因此药液喷洒后飘散现象也更为严重。

该研究选取水稻、小麦、玉米以及西瓜、土豆、香蕉等不同作物大田中常用的除草剂和杀菌剂对家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和杀菌剂对家蚕均表现为低毒,但除草剂的毒性更低,LC50大多达到限度试验级别。

8种杀菌剂除23%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和500 g/L氟啶胺悬浮剂风险系数较低外,其余药剂风险系数均属于中等风险性中间区域,因此尽管杀菌剂对家蚕室内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低毒,实际大田施药时仍需关注药剂飘散等因素对桑园的影响。

11种除草剂除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外,其余药剂的LC50均达到限度试验级别,表明除草剂对家蚕室内毒性均较低。但风险系数方面,26%烟嘧·莠去津可

分散油悬浮剂达到高风险性,表明此药剂大田施药可能会对桑园造成严重影响,需额外注意。另外作用于非耕地田的40%麦畏·草甘膦水剂和西瓜田的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家蚕的风险系数分别为<1.500和<7.800,由于无法精确计算出风险系数,施用中也需注意其对桑园的影响。

由于桑园的特殊性,因此桑园附近农田在用药时尽量选择对家蚕低毒且低风险的药剂,以降低其对桑园的影响;同时施药期间注意风向、喷洒浓度、喷药高度等因素,避免在农田防控病虫草害的同时对家蚕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池艳艳,乔康,姜辉,等.三唑类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蚕业科学,2014,40(2):272-276.

[2] 沈卫德,李兵,季平,等.野桑蚕和家蚕的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J].蚕业科学,2003,29(4):375-379.

[3] 鲁兴萌.养蚕中毒的原因分析和防范[J].桑蚕通报,2008,39(1):1-5.

[4] 张文君,曹兵伟,李少青,等.全球农药市场概况和分析(上)[J].世界农药,2016,38(5):8-14,60.

[5] 张燕,姜辉,杨亚哲,等.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1部分:家蚕急性毒性试验:GB/T 31270.11—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6] 陈丽萍,赵学平,吴长兴,等.6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3):22-24.

[7] 马惠,王开运,刘亮,等.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5):15-17,10.

[8] 孙海燕,陈伟国,戴建忠,等.47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蚕业,2015,36(3):42-47.

[9] 赵亚洲,廖朝选,王森,等.5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J].贵州科学,2015,35(4):83-86.

[10] 俞瑞鲜,王彦华,吴声敢,等.21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风险性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1,6(6):643-648.

[11] 杨一平,陈伟国,戴建忠,等.25种除草剂对家蚕的毒性测定[J].桑蚕通报,2015,46(4):33-36.

[12] 陈盛德,兰玉彬,李继宇,等.航空喷施与人工喷施方式对水稻施药效果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38(4):103-109.

[13] 娄尚易,薛新宇,顾伟,等.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7(12):1-6,31.

猜你喜欢
急性毒性风险性家蚕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罗甸县外来生物—飞机草风险性评估
海南槟榔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及保健饮料开发
浙江省1973年引进家蚕品种名
天津港口疏浚淤泥悬浮物对海洋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医院药学服务风险性探讨
贵州古建筑消防风险性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