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基础、IT创新协同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9-11-22 16:42吉敏张三峰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绩效

吉敏 张三峰

摘    要:基于企业资源互补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建立IT基础、IT协同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 IT 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探讨IT创新协同能力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2 700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实证检验了IT基础、IT创新协同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IT基础、IT协同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稳定且显著的正向关系;IT基础通过IT创新协同能力中介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此外,企业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所有制、行业和区位因素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但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差异。

关键词:IT基础;IT创新协同能力 ;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3-0055-11

有关信息技术(IT)对企业发展作用的探讨由来已久。较多学者基于资源观视角对IT本身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IT及其应用能降低生产/服务成本、提高经营运作效率、改善管理与决策、提升外部环境动态适应性等。也有学者对IT的作用提出了质疑,认为大量的IT投资并未给组织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1]之后,学者们进一步关注利用IT投资创造价值的能力与过程,认为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需要经过复杂的转换过程,需通过对企业业务活动的嵌入或其他中间变量的调节作用才能实现。[2]有关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并逐步细化,关注的重点从IT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逐步转向IT能力对企业其他绩效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是企业生存和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在于创新,IT对企业作用的关键在于其对企业创新的贡献上。[3]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IT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认为IT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知识资源获取、处理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4-5]但学术界对两者的关系并未有过多关注,且IT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尚不明晰。[6]已有研究表明,IT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某些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 得以实现。[6-7]那么IT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如何?这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其影响路径是什么?现有研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答。事实上,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完成,IT作用于创新绩效的同时,通过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嵌入,形成IT创新协同能力进而影响创新绩效。

因此,本文将在以往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企业资源互补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深入分析 IT 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探讨IT创新协同能力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对促进企业IT应用及创新绩效提升形成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理论综述与假说提出

(一)IT基础与创新绩效

1.IT基础

基于企业资源理论视角,有学者认为IT基础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所获得的有形资产,具体包括各种IT技术资源、技术资产,如共享的平台和数据库物理资产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库与IT应用、IT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实践等等。[8-10]实际上,IT基础是资产、 技术和人的复杂结合产物,除各类有形的IT资产外,还包括各类IT技术及使用IT资产、IT技术的人。结合前人的研究和企业实践,本文认为,IT基础包含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以及各类IT技术。其中,IT基础设施是指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所获得的有形资产,包括计算机通讯及共享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库等;IT人力资源是指能够利用IT基础设施和IT技术解决企业的业务问题,并能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把握商业机会的全部IT员工;IT技术是联系人和IT基础设施间的沟通媒体与设备,包括语音邮件、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电视会议、因特网、企业内部网、传真机和手机等。

2. IT基础与企业创新绩效

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学者强调IT基础对促进企业绩效的作用。认为IT基础及应用,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形式、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而提升组织绩效。在IT基础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方面,资源基础观认为,IT基础设施可以促进产品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11]

有学者认为,IT基础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交流的准确性,降低了信息搜集的成本,促进了组织知识传递和共享能力,[12]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刘景江(2009)研究证明,IT基础与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关系,IT基础能够促进组织的创新并推动产品的持续改进。[13]一些学者关注了IT作为动力源对制造企业工艺创新的驱动作用,认为IT基础通过影响生产流程、变革创新范式,从而推动工艺创新。[14-15]冯泰文等(2013)认为,通过IT基础建设提高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外部参与度,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16]但也有学者认为,IT系统易被模仿和复制,并未对组织创新绩效带来影响,甚至阻止和破坏了企业创新。[17]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IT基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应存在正相关关系,故提出如下假设:

H1:IT基础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

(二)IT创新协同能力的中介作用

1. IT创新协同能力

Ross(1996)等人最早提出IT能力这一概念,认为IT能力是一种可以帮助组织有效控制IT成本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一种能力。[18]随后,Bhrardwaj(2000)将传统组织能力的概念扩展到IT职能领域,在他看来,IT能力是为企业协同配置和使用信息技术基礎设施以及互补的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信息技术驱动的无形资源的能力 。[19]Zhang(2005) 进一步考虑信息技术能力对业务的影响,提出信息技术能力是企业通过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支持与提升业务运作技能,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能力。[20]曹明等(2007)认为,IT能力是企业调用和部署IT资源并与企业的战略意图及其他优势资源相协调匹配,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能力。[21]吴金南(2012)认为,IT能力是企业有效管理信息技术投资形成的信息系统所具备的系统功能能力以及恰当使用这些功能实际支持企业战略实施的影响能力。[22]IT能力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学者们对IT能力的界定存在差异,但都强调IT能力是通过IT基础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嵌入到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因此,IT与其他资源及企业价值创造整合、匹配形成的IT协调能力是IT能力的核心维度,也是调节整合各项 IT资源的关键因素。[10]

如前文所述,IT基础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键在于其对创新的作用程度。结合学者对IT能力及IT协同能力的界定,本文认为,IT创新协同能力实质上是企業应用IT基础,通过与组织的创新资源的整合、匹配,参与和完成企业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促进组织整体创新活动效能的能力。

2. IT创新协同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目前,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认为IT能力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4]但关于其核心维度IT创新协同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研究较少 ,特别是IT创新协同能力与企业非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现有关于IT创新协同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信息处理理论,认为通过IT在创新活动中的匹配和嵌入,增强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息和知识的搜寻和处理能力,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流程和路径,形成组织创新活动的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Pavlou等(2006 )认为,新产品开发部门有效使用信息系统的能力可以帮助其增强新产品研发能力。[23]谢卫红(2013)认为,利用IT收集企业内外部信息,为创新提供依据参与创新创意产生、转移、认同、筛选、实验,到商业化并最终在市场上实现扩散的过程,可以快速实现产品创新。[6]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IT协同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应存在正相关关系,故提出如下假设:

H2: IT协同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3. IT基础、IT创新协调能力和创新绩效

基于 “生产率悖论”,部分学者对IT本身是否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提出了质疑,认为IT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转而关注IT技术投资于企业绩效间的某个过程或某项活动及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过程与能力。Mckeen(2005)认为,IT 能力的建构保证了IT与企业绩效之间 “ 转换的有效性”。[24]Byniolfsson(2000)认为,当IT与企业其他资源结合在一起,并嵌入到企业中形成企业能力时,可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创新。[1]Tallon (2005)认为,IT基础融入到合适的业务流程,被嵌入到产品和服务中时,有可能形成IT绩效。[10]Nari 和Swink(2007)指出,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引进大量的IT设备和IT技术等获得,但这些设备和技术可能会遭遇与内部工艺的不匹配,从而影响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效率。[25]王念新(2010)认为,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键不在于企业拥有的信息技术资源,而是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资源实现期望产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资源的转换和调配,实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支撑,间接影响企业绩效。[26]李婉红(2011)认为,企业在运用 IT资源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并与企业特性相协同,才能获得IT能力并促进企业工艺技术创新、工艺设备创新和工艺管理创新。[15]因此,IT基础通过嵌入企业创新活动中形成IT创新协同能力,实现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支撑;通过IT创新协同能力这一中间变量,连接IT基础和企业创新绩效,使IT基础转换成创新产出,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IT协同能力在IT基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故提出如下假设:

H3:IT基础通过IT创新协同能力中介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建立

结合上文的分析,借鉴已有文献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解,在尽可能考虑计量模型存在的遗漏变量和多重共线两个问题基础上,考虑样本数据的实际特点,本文采用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i]表示不同的企业,[rd]表示企业的创新绩效,IT和match分别表示企业IT基础和企业IT创新协同能力,[X]表示模型中的一系列控制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首先,关于因变量,创新绩效。从理论上来说,有许多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创新活动,包括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研发费用在企业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与创新有关的培训支出占人力资源总成本的比重等。但需要说明的是,企业R&D是一种投入变量,因此,上述这些指标并不能很好地衡量创新的绩效。[27-28]目前,国外学者大多使用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来度量企业创新绩效。[29-30]一般认为,创新的绩效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创新绩效是指企业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比率。广义的创新绩效是指从概念化的创意到将创新引入市场这一完整过程所达到的成就。由于广义的创新绩效同时关注了创新的技术与新产品的市场引入两个方面(Ahuja and Katila,2001)。[31]因此,结合本文所使用的数据,笔者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作为代理变量。

其次,关于自变量,企业IT基础和企业IT创新协同能力(match)。对于前者,根据本文界定,并结合本文使用的数据,笔者选择企业IT投入经费(IT)、IT从业人员(ITemp)数及IT技术种类(IType)代理;对于后者,如前文所述,创新协同能力可以看作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使用IT将企业的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匹配。在调查文件中,有关于IT技术在创新活动中的使用频率项包括不使用、有时使用和经常使用三个选项,本文分别赋值为1、2、3,笔者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IT使用频率的各个选项进行加总①,以此作为企业IT创新协同能力的代理指标,数值越大则表明企业IT创新协同能力越强。

此外,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规模、产权制度等企业异质性因素,考虑到这些因素,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控制变量:(1)企业内部研发(inter)。企业研发投入直接影响了创新绩效,在已有文献中,R&D的投入可以使用研发决策和研发投资密度进行度量。 [32]结合本文使用的数据,笔者采用R&D投入与总销售收入的比值来度量。(2)外部知识(exter)。企业利用外部知识实现创新是企业创新策略之一 [33],同时,企业跨组织研发将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34]。在本文使用的调查问卷中,包括企业与客户、科研机构或其他公司是否有研发合作的问题,据此本文将有合作研发投入的企业赋值为1,否则为0。(3)企业规模(size)。对于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自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诞生以来,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但毋庸置疑的是,很多情况下,企业规模的不同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结合本文使用的数据,笔者以企业员工人数度量企业规模。(4)企业年龄(age)。企业生命周期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董晓芳、袁燕,2014)[35],在本文使用的调查问卷中有关于企业成立年限的问题,笔者据此设置企业年龄为变量。(5)所有制结构(own)。李春涛和宋敏(2010)的研究表明,不同所有制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2]在调查问卷中,有关于企业投资者占比情况问题,参照李春涛和宋敏(2010)的做法,笔者将股份超过50%的企业定义为某一所有制企业,据此设置了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四个虚拟变量。[32](6)人力资本存量(hum)。笔者用企业员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代理,与李春涛和宋敏(2010)的做法一样,如果主要生产线员工平均受教育水平达到高中或以上,则赋值为1,否则为0。[32]

最后,企业所在区位特征和企业所在行业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36],笔者在回归模型中也加入了行业与企业区位虚拟变量。对于前者,笔者以食品加工業为参照,企业所属行业为1,其他为0;对于后者,以北京为参照,企业所在城市赋值为1,其他为0。各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说明见表1所示。

(三) 数据来源说明

样本来源于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该数据涉及我国25个城市,包括:北京、成都、大连、东莞、佛山、广州、杭州、合肥、济南、洛阳、南京、南通、宁波、青岛、上海、沈阳、深圳、石家庄、苏州、唐山、温州、武汉、无锡、烟台和郑州。制造业包括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化工制品、医药制造、冶金制品、家用电子、电子设备、电子零部件、汽车制造及金属制品共11个行业的企业,总调查样本量为2 700家企业。由于这25个城市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而这11个行业都是我国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或者发展最快的行业。因此,样本容量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我国主要城市和主要制造业行业的发展状况。

遗憾的是,调查数据没有给出2009—2011年全部企业R&D数据,只有2011年的数据,因此,笔者只用了2011年的横截面数据。另外,笔者对模型中的总量指标取自然对数,以尽可能缓解数据存在的异方差。最后,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笔者剔除了无效样本(如数据缺失严重或没有相关财务指标等)。

三、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多重共线检验与异方差问题修正

在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必须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问题进行检验和处理。本文首先对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了检验,通过对解释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检验(见表2)。笔者发现,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绝对值一般都在0.7以内,因此,可以判断回归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关于异方差,为了减少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估计结果稳健性影响,笔者采用怀特(1980)所推导出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对模型回归结果的标准误差和 t 统计值进行了修正。

(二) 假设检验

从表3可看出,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T基础、IT创新协同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具体而言,IT投资至少在10%水平上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IT人员数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但不显著,IT技术种类也最少在10%水平上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提出的“假设1”得到了证实。这意味着企业对IT基础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可能的解释是:知识和信息是企业创新的基础资源,企业的IT基础建设降低了企业与外部环境互动的成本,提高了企业获取、处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的创新,推动产品的持续改进。其中,IT技术投资和IT技术种类对企业创新绩的影响较为显著,可能的解释是:企业在进行IT基础建设的过程中,IT基础的质量(IT技术种类及应用水平)建设比单纯的数量(IT基础设施数量、IT人员数量)建设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多种类型的IT技术在企业内的应用,是通过多种手段满足企业创新过程中获取、处理不同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IT创新协同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并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因此,本文提出的第2个假设也得到了验证。这表明在控制企业其他异质性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IT基础通过对企业价值创新核心环节的嵌入,与企业的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匹配形成的创新协同能力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流程和路径,形成组织创新活动的支持,还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创新绩效的提升。同时,在控制了企业所属行业和企业的区位特征后, IT基础与IT协同创新能力的交互项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本文的“假设3”到了验证。这一结果表明企业的IT基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键在于其在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应用水平,通过与企业创新活动过程的匹配,形成创新协同能力,将企业易被模仿的IT有形资产转化成难以复制的无形资产,借助于IT基础的转换和调配,形成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支撑,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

对于其他控制变量,从模型(5)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因素情况下,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已有研究相吻合(X)。其实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作为企业内部知识源,有助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模仿或吸收新技术或工艺,从而实现企业创新目标,最终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37]在控制行业和城市虚拟变量后,模型(5)结果显示,企业外部知识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认为,在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企业通过与客户、科研机构等外部知识和技术来源进行交流合作,将有助于企业在合作中吸取不同类型的知识,而且企业与外部知识源的互动越频繁,就越有机会从合作伙伴处学习所需技术与知识,从而提高创新绩效产出。 [37-38]从回归结果看,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企业成立年限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但都不显著。其背后的原因还有待深入分析。作为控制变量的企业人力资本、所有制、行业和城市差异因素,如预期的那样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这其中所有制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对于企业创新活动而言,所有制的差异意味着企业对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禀赋的配置方式不同,这进而导致了企业创新绩效呈现为内生化的所有制差异。从回归的结果看,不同所有制的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外资企业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与企业创新绩效则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也提醒我们,尽管目前国内企业对创新投入不断增大,但创新的产出依然不高,那么未来中国的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应转变其只重视创新的投入,而轻视创新产出的观念。

(三)稳健性检验

进一步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是否随着参数设定的变化保持适当的稳健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了如下的稳健性的测试方法:首先,按照惯常的区分方法,我们将25个城市划分为东部、中西部两个地区②。这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处于不同地区的企业在IT基础与创新的协同上也将存在差异。表4中(6)(7)的检验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本文提出的假设都再次得到了证实,在中西部地区,“假设1”被证实,但“假设3”没有得到证实。其次,针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很大程度上与凝结在生产装备设备中的资本规模因素相关,因此,应该考虑资本密集度(capital)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本文使用企业固定资产总额 / 企业员工数来代表企业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体见表4中(8)的检验结果。最后,考虑到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朱恒鹏,2006),笔者在回归模型中引入这两个变量的二次项,具体见表4中(9)(10)的检验结果。总之,从表4可以看出,本文重点关注IT禀赋变量和IT创新协同能力变量的显著性和系数的符号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些稳健性检验都支持了表3回归分析的结论。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世界银行2012年关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2 700份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对IT基础、IT创新协同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显示:第一,信息化时代,IT基础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能够提升企业知识和信息的管理能力,表现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IT协同创新能力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影响;第三,在讨论IT基础、IT创新协同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三者关系时,笔者发现IT基础通过企业创新活动过程的嵌入,形成创新协同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即IT协同创新能力在IT基础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此外,研究也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所有制、行业和区位因素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但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差异。

(二)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在理论层面,以往的研究侧重于IT基础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关于IT基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间路径与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过程观视角探讨IT基础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深入研究IT基础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黑箱,分析IT创新协同能力在IT基础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中介效应,从而弥补了现有研究对IT基础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的不足。

在实践层面,该数据涉及我国25个经济中心城市、11个制造业发展较快行业、2 700家企业,样本容量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我国主要城市和主要制造业行业的发展状况 ,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根据研究结论,IT基础只有与创新活动过程整合、匹配形成创新协同能力,才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动态复杂环境中IT对企业创新能力、竞争优势的形成有重大意义,企业可以借助于IT基础提升其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吸收、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绩效。但必须认识到,IT有形资产数量投入并不必然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应结合企业创新需求实现对IT有形资产多样化、高质量的投资;同时,单纯的IT有形资产的投资并不一定给企业带来高的创新产出,需加强IT基础对企业创新活动过程的嵌入,以切实形成创新协同能力。

注释:

①8个选项的Cronbanhs α的系数大于临界值0.7,表明8个选项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符合信度要求,可以进行加总。

②2012年调查中西部地区城市只有成都市一个城市,在回归中不满足大样本要求,因此,本文将中部和西部城市合并。

参考文献:

[1] BYNJOLFSSON E.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Communications of ACM,1993,36(12):66-67 .

[2] BARUA A,KRIEBEL H C,Mukhopadhyay 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Business Value: an Analytic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5,6(1) : 3-23.

[3] RAVICHANDRAN T,Lertwongsatien C. Effe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1.

[4] ADRIEN P,JOSEPH S,Donald H  L. A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Approach for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0,47( 3) : 379-392.

[5] CHEN J S,TSON H T. Performanceeffects of  IT capability,service process innovation,andthemediatingroleof customer service[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2(29):71-94.

[6] 謝卫红,王天绘,王永健,等.  组织学习是IT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吗?:基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16-22.

[7] 高瞻.社会关系视角的组织学习IT能力 与组织创新的实证研究[D]. 广州: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8] MARCHAND D A,KETTINGER W J,ROLLINS J D. Information orientation: people,technology  and  the  bottom line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0,41(4) :69-80.

[9] WADE M,HULLAND J.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review,extension,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4,28(1):107-142.

[10] TALLON P P,KRAEMER K L.The impact of  IT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perspectives on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trategic alignment [R]. Working Paper,2005.

[11] 崔瑜,焦豪,张样.基于IT能力的学习导向战略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93-100.

[12] ZHOU A Z,FINK D.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current practice in Australia[J].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Practice,2003,1(2) : 86-94.

[13] 刘景江.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创新的系统行为及其复杂性[J].科学学研究,2009(4):598-603.

[14] CLAUDE S,JEAN L D,PASCALE L.The Computer Based Patient Record: A Strategic Issue in Process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1998,22(6) : 431-443.

[15] 李婉红,毕克新,曹霞. 基于IT驱动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动力源研究[J]. 科研管理,2011,12(23):18-25.

[16] 冯泰文,孙林岩.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外部参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 管理科学,2013,26(2):28-39.

[17] BRYNJOLFSSON E.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 1993, 36(12): 67 -77.

[18] ROSS J W,BEATH C M,DALE G. 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1):31-43.

[19] BHAVRADWAJ A S.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MIS Quarterly, 2000, 24 (1):169 -196.

[20] ZHANG M. Information techonology capabilit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export performance [D]. Pullman: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2005.

[21] 曹明,舒华英. 信息技术优势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深层探析[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2):160-167.

[22] 吴金南,郝斌. 国外信息技术能力研究前沿探析与理论拓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8):155-160.

[23] PAVLOU  P A, EL SAWY O A. From IT leveraging competenc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6, 17(3): 198-22.

[24] MCKEEN J D,SMITH H A , Singh S . Developments in practice XVI : A frame work  for enhancing IT capabilitie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5(15): 661-673.

[25] ANAND N,MORGAN S.Linking Internal  Proc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AMT With Manufacturing Plant Performance-An Examination of Complement ari ties and Redundancies[J].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7(54): 742-755.

[26] 王念新,仲偉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0, 23(1):52-64.

[27] LOVE J H, ROPER S. The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R & 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networking effects[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9, 15(1): 43-64.

[28] NEGASSI S. R&D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 microeconometric study on French firms[J]. Research Policy , 2004(33):365-384.

[29] BILDERBEEK J. R&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re than choosing a set of metrics[J]. R&D Management, 1999, 29(1): 35-46.

[30] PELLEGRINO G,PIVA M,VIVARELLI M. Young firms and innovation: a microeconometric analysi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12, 23(4): 329-340.

[31] AHUJA G,KATILA R. 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A longitudinal stud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3): 197-220.

[32] 李春濤,宋敏.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所有制和CEO激励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0(5):55-67.

[33] 陈钰芬,叶伟巍.企业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的交互关系:STI和DUI产业的创新战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3): 266-275,285.

[34] 马艳艳,刘凤朝,姜滨滨,等.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J].科研管理,2014(6):33-40.

[35] 董晓芳,袁燕. 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与集聚经济[J].经济学,2014,13(2):767-792.

[36] 周亚虹,贺小丹,沈瑶.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产出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2(5):107-119.

[37] 付敬,朱桂龙. 知识源化战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3):25-34.

[38] 洪银兴.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科学,2014(1):56-64.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创新绩效
股权结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
企业战略差异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创新动机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