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9-11-23 03:22姚洪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胃癌

姚洪波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接受全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试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5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 其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借鉴。

【关键词】 胃癌;全胃切除手术;个性化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80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 以>50岁男性群体发病率较高, 目前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明显变化, 生活节奏加快, 导致胃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且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 在临床治疗时多选择手术治疗, 即使目前微创技术发展迅速, 但手术治疗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应激性刺激, 患者恢复较慢, 尤其对于全胃切除手术治疗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直接影响患者恢复, 需结合患者需要, 制定有效护理方案, 其中个性化护理可为患者提供系统且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符合现代护理理念发展要求, 应用价值较高 [1]。鉴于上述研究背景, 本文选取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旨在为全胃切除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全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6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3例;年龄41~69岁, 平均年龄(54.23±5.81)岁;病程5~21个月, 平均(13.43±3.11)个月;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9例, 管状腺癌14例, 乳头状腺癌5例, 黏液腺癌3例。试验组男17例, 女14例;年龄40~69岁, 平均年龄(53.82±5.76)岁;病程5~22个月, 平均病程(13.78±3.32)个月;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8例, 管状腺癌14例, 乳头状腺癌5例, 黏液腺癌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神志不清或语言障碍患者, 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协助医师进行手术, 记录患者基本情况,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1. 2. 2 试验组 实施个性化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做好健康宣教、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科室基本情况, 说明手术方案和预期效果, 解答患者疑问, 并在交流过程中评估患者情绪状态, 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予以安抚, 引导外向患者主诉, 护理人员聆听, 结合具体事件顺势引导;内向患者则以安抚、鼓励为主, 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与关爱, 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叮嘱患者术前需禁食、禁饮,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需求确定具体时间, 做好肠道准备和皮试工作。②强化术中配合工作, 在医生允许范围内, 帮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 对非手术部位进行遮盖, 密切监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做好止痛和安抚工作。③完善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回病房后患者行平卧位, 若患者存在呕吐情况, 使其头部偏向一侧,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调整舒适体位, 监测导管引流情况, 每隔2 h可顺向挤压导管1次, 避免出现堵塞、脱落情况, 评估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各项体征平稳患者给予其流质饮食, 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量, 并逐渐过度至正常饮食, 若胃肠功能恢复缓慢, 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保證营养摄入, 待患者身体机能逐渐恢复后, 指导其下床活动, 对肢体进行按摩。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3. 1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过度至正常饮食, 未出现严重不适情况;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改善, 可进流质饮食, 出现轻微不适情况;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3. 2 并发症 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 P=0.038<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0例、肺部感染0例, 腹胀1例(3.23%), 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6.45%), 肺部感染0例, 腹胀4例(12.90%), 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 P=0.045<0.05)。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 临床首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其中全胃切除手术应用广泛, 虽然手术微创技术发展迅速, 但仍会对患者造成应激性刺激, 导致其身体机能下降, 术后恢复较慢, 胃肠功能减弱, 严重影响机体功能改善, 而配合科学有效护理干预可缓解手术应激性刺激, 利于患者预后恢复[3]。针对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 个性化护理服务可针对患者实际需求, 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改善其心理状态, 调节机体功能, 应用价值较高。

个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针对性护理模式, 符合现代护理理念创新及发展趋势, 在促进疾病恢复的同时更加注重调节患者身心健康状态, 且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施护理干预, 体现了人性化关怀理念[4, 5]。针对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术前注重宣教和心理疏导, 为手术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术中则注重隐私防护和配合工作, 让患者感受到信任, 利于其心态平稳, 术后注重康复指导, 以饮食指导为主, 切实保证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并强化营养供给, 促进身体机能更好恢复, 进而更好地应对手术应激性刺激, 改善预后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显效14例(45.16%), 有效15例(48.39%), 无效2例(6.45%), 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35.48%), 有效12例(38.71%), 无效8例(25.81%), 总有效率为74.19%(23/31);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 其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倪建琴.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的护理体会. 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s1):303-304.

[2] 王玉琴, 薛焱. 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 22(9):1080-1082.

[3] 王聪, 王丹丹.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3):333-335.

[4] 郑超, 曹磊. 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26):3321.

[5] 顾培.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4):208.

[收稿日期:2019-02-26]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胃癌
长期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胃癌——从身边小事做起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