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9-11-23 11:45赵秉峰程敬华冷琳琳
理论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生

赵秉峰 程敬华 冷琳琳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9 — 0133 — 03

实践证明,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一刻也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合格的接班人,要担负起民族振兴和国家强大的历史使命,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树立创新理念,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及其能力的培养教育成为高校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必要性

为了探讨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路径,我们有必要首先明确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内涵

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主体打破常规思维的新的思维活动或思维过程。在创新思维活动或过程中,创新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活动整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是实现创新目的的重要手段。所谓创新思维方法是指“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思维方法或思维素质的综合运用。”〔1〕它主要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换位思维、灵感思维、类比思维等基本形式,以及头脑风暴法、组合技法、列举法、设问法等创新技法。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门高校应该开设的课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是指高校教育者把创新思维方法课列入教学计划中,通过开展创新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同时,高校教育者通过组织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辅助性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教育的内容是以创新思维方法知识的传授为主,以必要的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培养教育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且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专门开设了创新思维方法课,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二)大學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繁荣强大的“动力源泉”。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满足现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它逐渐被历史所淘汰甚至灭亡。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它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兴旺发达。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强大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开展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它不仅是教育法规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中规定:高校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专门型或复合型人才。国家的上述规定,不仅明确了高校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而且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再次,它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学会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对学习而言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为考研或公务员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干部而言能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学生工作,提高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对生活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度过一个愉快而和谐的大学生活。最后,它也为将来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是增强社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为现实社会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世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法宝,而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教育正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够为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各高校逐步重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侧重从高校和大学生两个层面阐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方面,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首先,部分高校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思维。从学校层面上看,由于有的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它们更多地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教师层面上说,一些教师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从事教学,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让学生机械地学会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启发式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其次,由于过去学生过早地进入专业学习,使知识面局限于一个很窄的领域。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学生学科视野和学术思想不够开阔,考虑问题易就事论事,很难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及决策,让创新思维培养缺乏牢固的知识基础。〔3〕其结果是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很难出现创新思维的灵感。再次,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学校的通识教育课中,有的学校只开设了学时不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而没有开设创新思维方法的选修课。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创业技能教育和训练,而缺乏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创新思维方法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在专业课的设置中,除了个别专业外,全国高校各专业很少有设置创新思维方法课。即使个别专业开设创新思维方法课,课时也比较少。最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弊病。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具体的探索和创造活动中即具体的实践环节在培养和形成的。但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许多弊病。如,实验、实习训练环节以观摩为主,而学生实际操作训练机会少;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实习单位的工作性质不匹配;有的专业实习时间过短等。这些弊病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方面,大学生自身存在着一些弊病,其集中表现在:首先,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形成的部分学生被动地学习和参加考试,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欠缺,创新能力较差。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一般能够完成别人指定的某项任务,但在别人长期指定任务的压抑下,他们往往缺乏个性、批判性和探究精神,缺乏创新性人才所具有的独创性、抗压性和自变性。〔4〕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但运用现有的知识提出新思想、进行新发明和新创造、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比较差;思维方式局限在常规思维框架内,缺乏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兴趣、好奇心和激情,但缺乏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创新意志,常常出现见硬就回,见异思迁,做事浮躁,虎头蛇尾;只为求得一份稳定工作而缺少创业精神等。再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素质较高,但竞争意识能力弱、心理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很强。〔5〕如,在竞争意识能力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前缺乏自我压力感,或者退避三舍,或者畏缩不前;在心理素质方面,他们常常做事无恒心且不计后果,设法通过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缺乏刻苦钻研的毅力,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缺乏用创新思维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处理问题简单化、形而上学化,缺乏新意和突破等。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路径

针对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国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提高自身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就是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基本原理,高校教育者引导大学生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被动的、应试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并通过协作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达到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逐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学生要努力做到: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增强好奇心,培养“怀疑”、“批判”精神;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系统学习创新思维方法,积极参加创新思維方法的训练,学会运用其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更新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

针对一些高校在创新思维方法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育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状,我们建议: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等新观念,把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列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把大学生个性发展纳入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创新思维方法及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融入全体学生的培养全过程之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力度,适当增加培训、创新思维方法的课时,把创新思维方法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使学生能够受到系统的创新思维方法的教育和训练,为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营造创新型教师队伍

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针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教师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一是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观和教学方法。育人先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创新型教育观念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教师应注重采用启发式的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创新型大学生的客观需要。三是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高尚的师德修养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创新型教师的根本要求。四是教师应知识渊博、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这是创新型教师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高校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五是教师具有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志。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四)健全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创新型评价机制体系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健全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高校要努力做到:加强实验教学和开放实验室的力度,为学生进行试验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训练中心,努力提高训练的实效性;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指导申报“大创”项目;健全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稳定的实习基地;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参加或组织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等。为了保证大学生创新型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要完善创新型评价机制体系。如,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层面上看,高校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对指导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果按其成果的层次予以奖励;在教师评职方面,高校既要重视科研质量,又要重视教科研成果的引用率和转载率,重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重视对大学生培养的实际效果。从大学生的层面上看,高校要完善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养教育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评价内容、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上,高校要把创新学分、奖励学分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不断完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见习、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创造、发表作品等评价体系。在激烈机制方面,在创新型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对取得成果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取得的成果越高其奖励的力度越大。

〔参 考 文 献〕

〔1〕张晓芒.创新思维方法概论〔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8:33.

〔2〕习近平.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13—05—06.

〔3〕刘芝.高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沈琴.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4.

〔5〕丁飞.当代中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课堂的构建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