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视阈下运动员竞赛焦虑心理训练探讨

2019-11-23 00:52王肖天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8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

王肖天

摘  要:传统的心理技能训练是以控制为基础,在近年来,其有效性受到当今学界质疑。与此同时,以接受为基础的正念心理训练应运而生,且正念干预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研究以正念为视角,对竞技运动领域中正念训练的缘起、现状进行论述;对正念训练在运动员竞赛焦虑方面的干预进行讨论。旨在从正念视阈下了解其对运动员竞赛焦虑情绪干预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应用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正念训练  竞赛焦虑  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031-02

1  竞技运动中的正念训练

1.1 竞技运动领域正念训练的缘起

为使运动员克服逆境及不良情绪达到最佳表现,运动心理学家通常会采用传统心理技能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但这些研究结果所表明的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心理技能训练对理论上与竞技运动表现的相关心理变量存在有效改变,并未有效证实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对竞技运动情绪以及表现上产生的变化。鉴于对以控制机制为基础的传统心理训练的质疑,以接受为基础的正念训练应运而生。在当今学术界,正念一词虽未有明确定义,但广泛认同Kabat-Zinn所给出的:“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1]”。

1.2 正念训练对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研究现状

在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对有关正念训练对焦虑情绪进行干预的文献进行检索,设置主题词为“正念”并含“焦虑”,不限时间跨度,检索结果共获期刊146篇,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其中核心期刊24篇,而CSSCI收录的文献仅9篇。在所有的146篇文献中,发表时间最早为2011年,有85篇属于临床医学学科,20篇属于精神病学学科,仅4篇属于体育学学科。在24篇核心期刊中,7篇属于精神病学学科,5篇属于临床医学学科,4篇属于心理学学科,仅3篇属于体育学学科。而在被CSSCI收录的9篇文献中,其中4篇属于心理学学科,3篇属于精神病学科,2篇属于体育学科,1篇属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学科。尽管针对于竞赛焦虑的正念干预研究较少,但我国学者已经将正念训练应用于运动领域中,并得到积极的效果。在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对有关运动员正念的文献进行检索,设置检索主题词“正念”并含“运动员”或者“正念”并含“竞技”或者“正念”并含“运动”,“正念”并含“体育”,不限时间跨度,剔除与研究主体无关和会议记录等无效文献后,共获得文献39篇,其中,核心期刊文献21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9篇,首篇文献发表于2012年。在竞技运动领域,研究者不仅在运动实践中证实了正念干预的有效性,同时认为正念训练与中国文化背景相契合,但需要加强高水平的干预实验设计和定量化研究。目前对正念的定義、构成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对正念尚无统一认识,且在对不同正念训练方法选择以及正念训练方法与运动项目特点结合方面存在争议。

2  正念训练与运动员竞赛焦虑

2.1 正念训练在运动竞技领域中的应用

正念冥想在高水平的竞技领域中最成功的案例非NBA传奇主帅菲尔·杰克逊莫属,菲尔·杰克逊曾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前公牛队和湖人队的主教练,并被人们冠以“禅师”的称号,其“禅师”称号源于他个人长时间进行正念禅修(即冥想练习),同时在带队期间将冥想练习传授给教练组成员以及队员,他本人认为冥想训练是他取得的成功的关键要义之一。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在CSSCI来源期刊中,共9项将正念训练应用于运动领域中的研究,虽然运动领域几种主流的正念训练方法的效果均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但涉及运动员焦虑情绪的正念干预研究有4篇,且都不是只针对竞赛焦虑这一特定情绪进行的研究。

2.2 正念训练对运动员竞赛焦虑干预的讨论

赵大亮、曾芊(2013)选取3名高水平武术运动员作为受试者,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1h的“正念—接受—承诺”训练(MAC),研究发现,MAC训练使高水平运动员的特质性焦虑降低,自我意识水平也降低; 同时,MAC训练使运动员更加倾向于使用解决问题策略和以及处理情绪策略。同时也说明了MAC正念训练可以为运动员Choking的缓解提供理论依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赵大亮、张鸽子(2013)以4名武术运动员作为受试者,该4名运动员均有频繁Choking经历,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在真实运动情境中,MAC训练是否能够有效缓解武术运动员Choking现象,该干预实验采用A-B跨基线多被试设计。研究发现,所有受试者在特质焦虑维度以及自我意识维度出现显著降低,在干预接受后所进行的全国锦标赛中,受试者均未出现Choking现象。这说明,MAC训练可以通过降低受试者的特质性焦虑、自我意识,以有效缓解干扰理论、自我关注理论背景以及自我效能低引发的Choking现象。但以一次重大比赛中的运动表现来证明研究的有效性,其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仍然仁者见仁。杨舒、张忠秋(2014)以4名主诉有压力应对问题的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多基线个案实验设计进行正念干预。结果表明,对有压力应对问题的运动员采用有针对性的正念认知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正念水平,并使运动员在应对压力时的心理调节能力有所提高,同时还可以降低受试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情绪状态。该研究实验设计谨慎,且采用了生理指标(HRV)与量表相结合进行评价,并且针对高水平运动员使用小样本多基线研究设计和“视觉化”数据分析,可以对每个被试的反应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从而检验干预措施与目标行为的关系。徐守森、赵霞(2017)通过设置试验组和控制组,并将两组分别进行前测与后测,其目的在于探讨MAC干预是否能够提升大学生运动表现,并考察对受试者的相关心理效益有何影响。然而,该研究结果表明,MAC干预导致受试者的躯体焦虑程度上升,这与国外学者Lutkenhouse所得出的结果存在矛盾,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双方采用的实验设计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对照实验设计,后者采用的是单被试实验设计;另一方面在于MAC干预可能短期内使受试者正念水平提升,使其情绪觉察能力增强,间接引发更高的躯体焦虑。可见,MAC干预能够使大学生的状态自信心显著提升,降低其认知焦虑,但在躯体焦虑维度上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究。

3  结语

虽然针对于竞赛焦虑的正念干预研究较少,但通过对其他学科的文献检索发现,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健康人群,正念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的身心症状,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相比国外正念训练对竞赛焦虑的干预研究而言,国内对于健康人群及患者焦虑情绪的评估指标多采用量表、问卷等形式进行研究,比较单一,同时在被试的选择以及典型性存在不足,且缺乏干预的实证研究,故无法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推论与验证。但国内将正念训练应用于体育领域中的研究实验设计较完善,其有研究采用了生理指标于量表结合的评估方式。虽然缺乏针对于竞赛焦虑这一情绪的特定正念干预研究,但在临床医学、精神病学以及心理学领域,正念对焦虑干预的整体即时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等到大效果,且在体育领域中,有研究在评价指标上涉及到竞赛焦虑的成分,说明可将正念训练应用于对竞赛焦虑情绪的干预,但在正念训练对躯体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上存在争议。

在应用方面,多样化的正念干预方法和标准化的正念干预设计将成为竞技体育领域心理干预的两种趋势。这两种趋势相辅相成,然而,实践者将面临在方法上的抉择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需要熟悉各種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效加以区分,这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而言,虽然提供了效率最佳的运动心理服务,但也成为一种新挑战。此外,在运动竞技领域中,气氛紧张,但运动员仍有一定时间进行自我调节(如篮球的中场休息等),若当运动员掌握正念技巧后,在中场休息期间正念一个短时的自我正念是否可以起到积极效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在竞技运动领域仍未出现相关的实证研究,故短时正念对运动员心理指标的影响是今后应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Kabat-Zinn J.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present,and future[J].Clin Psychol Sci Prac,2003,10(2):144-156.

[2] 钟伯光,姒刚彦,张春青.正念训练在运动竞技领域应用述评[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1):65-74.

[3] 杨舒,张忠秋.正念认知干预训练对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相关心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3):214-223.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
探析初中阶段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浅析小学阶段乒乓球训练
小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青少年女子举重训练负荷探讨
校园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