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19-11-26 20:10孙志仙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多音字读音右手

孙志仙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巨化第三小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1.呼其名——准

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读准字音。一年级儿童,学会了拼音,依靠拼音认读汉字。在课文中,往往是上边一排是拼音,下边一排是与之对应的汉字,借助拼音来认识汉字,进行阅读。

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区分仍是正确认读汉字的难点,利用思维导图,将这些汉字进行归类和梳理。学生隔三差五拿出来读一读,练一练,消除了孩子们对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畏惧的心理。一字多音是汉字的特点,同时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不同的读音代表不同的意思,单靠死记硬背,收效甚微,利用思维导图,对多音字进行整理、朗读、运用等措施,引导儿童触摸汉字的思维。(1)整理多音字。即把小学一年级教材课本出现的多音字整理归纳起来,整理在一张思维导图中。(2)运用多音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为了让儿童牢牢记住多音字的多种读音,老师可以采用“运用记忆”的方法,即运多音字造句,每一个读音造一个句子,例如多音字数,根据两种不同的读音shǔ和shù,各组一个词“数一数”和“数学”,运用这个词各造一个句子,“请你数一数班里有几个小朋友。”“我觉得学习数学太有意思了!”经常运用记忆就牢固了。

2.辨其形——清

当儿童读准字音之后,就开始认清字形,实现识字教学“两会”教学目标。一年级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感知占优势,精细的辨别能力不高,要他们一笔一画辨认清楚,而且精准记住是比较困难的。能分辨并熟记汉字的字形,成了一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

汉字量多形繁,字义繁杂,但其也有拼音文字难以企及的优点:汉字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就像积木一样,可以灵活的拼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笔画分析法向部件分析法转化,充分利用部件分析法识记生字,能提高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2.1 加形旁。学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和不同的偏旁部首拼搭,借助思维导图,汉字的构件就能形象直观地呈现,同时偏旁和字义的关系也会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明白了青蛙的“青”是绿色的意思,也知道青蛙就是“绿色的蛙”。通过补充资料孩子们还知道了“青”可不止代表绿色这一种颜色,还明白了它还可以表示黑色和蓝色。学生发现了“青”表示一种颜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当学习猜字谜: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一下子就猜出字谜分别是请、情、晴、清。学生画出了思维导图,火车头是“青”,带了一列列车厢“请、情、晴、清、精、睛……”

2.2 加声旁。音符不仅与形声字的读音有联系,而且可以帮助人辨别字音与字形。在一下《操场上》出现了许多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一般要求“手动起来”或“脚动起来”,所以与运动相关的字往往都有“提手旁”或“足字旁”。如拍皮球的“拍”,打球的“打”和拔河的“拔”都有提手旁。

3.渗其义——精

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生硬地灌输字词的意思,收效甚微。为了突破难点,将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化难为易,化枯燥为兴趣。

3.1 实物理解。刚入学的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最初是联系实物和生活经验来理解的。学生看到的“日”字就知道它是“太阳”这个实物。在教学《日月水火》这一课时,孩子们分别画出圆圆的太阳(日),弯弯的月亮(月),流动的水(水),一堆柴火燃起红艳艳的火焰(火),三座连在一起的山峰(山),一棵秧苗(禾),每一幅图后面配上象形文字,直观形象,学生一看图片就认识了汉字,明白了汉字的意思。

3.2 字理探究。

(1)形近字。当儿童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之后,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汉字的字理,以实现理解字义的目标。例如在讲“”左下一个工,右下一个口”时,我向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些话:吃饭时右手拿筷子,左手托着碗;写字时右手拿笔,左手按着本子。所以左手更像一样“工具”,于是古人造字时,就在“左”的下半部加了个表示工具的“工”。右手是动作的“指令手”,要写字就用右手把笔拿起来;要吃饭就要用右手把筷子拿起来……右手就像发号施令的指挥官一样,指挥我们的行动,于是古人就在“右”的下半部分加上了表示发生口令的“口”字。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相信,这两个汉字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扎了根。

(2)同偏旁。上文提到“拍、打、拔”出现在《识字7》中,都与手的动作有关。那么这三个动作又有什么区别呢?“拍”是用手击打物体的上部,比如拍黄瓜、拍苍蝇、拍皮球。“丁”是“钉”的省写,“打”就是“钉钉子”,用锤子钉钉子,一般是时间很短的敲击,所以打球也表示“短暂的接触一个物体”,比如打球,打针、打毛衣、打车。拔是提手旁加(友加一点),(友加一点)这个字是“一只小狗的腿被绳子绊住了,想用力摆脱出来”的样子,是“犬”加上一根束缚的绳子。因此,“拔”就是“手用力拔出”的意思,比如拔牙、拔草。

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识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思维导图内容渐渐丰满的过程,引导儿童触摸汉字的思维,探寻汉字的构形规律和联想线索,科学而有趣地分析了汉字,同时还关注了汉字识字的情感,引导儿童发现汉字音、形、义之中的文化内涵,触摸汉字的温度,接受文化的浸濡,感悟汉字的雅趣与真情,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多音字读音右手
认识多音字
认识多音字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左手和右手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左手和右手
你会读多音字吗?
多音字也能出糗
我是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