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润泽,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

2019-11-26 22:40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单月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丁香课文情境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 单月芳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而情感因素的融入不但能够增添语文课堂的魅力,还有助于学生在徜徉于语文世界的同时丰富情感体验。因此,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关注情感波动,加强情感沟通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部分在于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完成情感对话。教育植根于爱,也植根于情感,而情感也是判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关注基础知识与技能,更需要重视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不只是依赖于书本,更重要的在于教师自身的情感输出。因此,在授课时,教师需要注重情感的渗透。

例如,学习《丁香结》这篇课文时,就格外需要注意情感的渗透。《丁香结》是收录于部编版六年级的一篇课文,选自作家宗璞的同名散文集。和其他散文集不同的地方在于,宗璞的文风非常清新淡雅,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大量的引经据典。对待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不能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咬文嚼字上,而是应该以朗诵感悟为主。《丁香结》本身是一篇抒情性散文,看似写的是丁香,其实传递的还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每个人都像丁香一般有着各种各样的“结”,但是也恰恰是这个结为人生平添了许多色彩,让原本平淡的人生多了一丝可供回味的波澜。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初,需要为学生营造贴合文章氛围的教学情境,针对本篇课文,教师可以利用《丁香花》这首歌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丁香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接着通过PPT 为学生展示相关的丁香结图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意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原文,也可以进行示范朗读,重点是让学生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逐步感受作者寄寓文字中的情感。

针对不同题材的课文,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往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获得,这无疑是买椟还珠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时注重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动。

二、创设阅读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在教学开始就注重情感的渗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课文意境中,产生置身其中的感受。这样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层次,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作者的创作初衷产生理解。知识获取与情感的融合有赖于教学情境方式的使用,因此教师需要引起重视。

例如,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时,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是唐代,所以对于诗中表达的情感,学生未必真的能够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重视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情境。针对这首诗,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导入。比如教师可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和友情有关的古诗,从而过渡到《过故人庄》这首诗上。当然,教师还可以提前播放《高山流水》等古琴曲或者相关的轻音乐,同时再借助于PPT 形式为学生呈现和课题相关的画面,比如茂密的树林把整个村庄围绕,隐隐约约的斜山在远处蜿蜒起伏。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农家生活的静谧与安宁。接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共同诵读古诗,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由于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通信手段层出不穷,所以当下的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那份真挚的友情,特别是那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学生其实感受不到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淡淡感伤之情。教师需要启发学生:过去交通不便,也许转身就是天涯。不像现在,即使相隔再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联系。古人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就能够理解诗人和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让学生和作者之间隔空对话,情感产生交流。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情境中,能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对作者的情感也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将不再只是掌握知识,还会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

三、挖掘教材资源,加强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材收录课文的依据,每一篇课文都经过精心的挑选,都在不同的维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进行备课的时候需要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在教学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从情感角度理解作品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力。

例如,学习《慈母情深》时, 教师需要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层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在课文中捕捉情感细节,逐步领会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作者笔下描绘的和母亲之间互动的情景,同时,让学生以自由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朗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经验,想象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也就能够理解课文中母亲的做法,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在这个情感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懂得母亲的艰辛与不易,懂得回报母亲。

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只是学习语言的初级目标,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格外注重情感的渗透环节,让学生通过作品语言来感受作者寄寓其中的对人生、对自然、对人类的情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情感获得了激荡,文学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总之,小学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也是培养个体形成健康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重视情感的输出,让情感润泽语文课堂。只有坚持通过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才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猜你喜欢
丁香课文情境
永远的丁香
丁香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背课文
白丁香紫丁香
极速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