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构建魅力语文课堂

2019-11-26 22:40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文章过程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小学 言 烽

为了更好地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体现语文学科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理解这门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将读写能力落到实处,积极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真正实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所积累,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升华情感,为学生上一堂知识丰富、体验颇多的语文课。

一、积累阅读素材,拓展写作思路

要想真正通过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日常教学和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积累阅读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特点和学生状况来为他们精选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在多次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就可以形成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深刻认知,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深入挖掘积累的经验,拓宽写作的思路和方向。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细细品味秋雨的具体特点,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学生通读全文感受秋天美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累本篇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以及本篇文章主要应用的几种修辞手法。如“听了秋雨的提醒,动物、植物都在加紧准备过冬了”,“加紧”一词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开心、忙碌、期待”的心情,这是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学生要通过理解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实现对于文章中心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对于景色的描述之中进一步拓展写景文章写作的方向,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有教师的方法指导,还需要引导学生逐渐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这样才能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后高效地开展写作活动。

二、挖掘教材资源,组织随堂练笔

语文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教师有必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进而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升华情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作品,所以在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随堂练笔活动,对于经典作品中的优美词句以及修辞手法等具体开展应用性训练。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尤其需要理解“奋力、发展、汲取”等重点词语的深刻内涵,紧抓文章中心,体会作者和老爷爷是怎样在相互鼓励之下战胜困难勇攀高峰的。在学习本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点挖掘两方面的素材:第一,重点字词表达的内涵;第二,不怕困难,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在深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随堂练笔活动,引导大家写一篇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小故事。物。对于学生所感兴趣的人、事、物,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畅谈交流来获取信息,比如组织学生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最敬佩的生活中的人等等。通过学生的交流畅谈,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激发,教师再布置与此有关的写作任务,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的生活也与语文息息相关。那么,教师要想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则必须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去学会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来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逐渐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真正写作时便不会再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是生活与语文写作二者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写作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写作练习过程中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使学生的情感意识得到激发,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文章过程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