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方法

2019-11-26 22:40江苏省泗阳县史集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中华教学方式传统

江苏省泗阳县史集小学 刘 芹

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1.学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未能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也不够,甚至有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非常低,这些原因都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来说,语文教学的质量更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许多教师也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自身素质等方面都比较缺乏,甚至还存在一个教师兼任多个学科的现象。这样使教师会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影响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与落后,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填鸭式来进行教学,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只限于教材上仅有的一些知识,未能对其进行扩展与延伸,这样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教学力度还不够强,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样也阻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增强传统文化意识

由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并非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缺少专业素养,教学水平非常有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学校及一些相关的教育部门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可以对教师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核,教师本身要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储备不足的教师,学校可以为这些教师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培训,或者给这些教师布置一些学习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意识与教学水平,以此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

2.深入地研读教材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都具有优美的语言、优远的意境。选编的文章中关于礼仪道德、诚实守信的等内容非常丰富,充分体现出了自然美与人性美,充满了浓浓的友情与亲情。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时,教师将教材中蕴含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收集古人有关拜师的一些传统礼仪、名言名句等。通过对文章的拓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3.在教学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当前我国教师仍然按照教材进行灌输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学习课本中有限的知识,很少有机会了解其他与语文有关的文学知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应该合理地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字词时,可以为学生普及有关汉字起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甲骨文与各类文字的发展。另外,在学习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之后,可以围绕有关古诗词的内容知识进行拓展,比如在《春晓》这首诗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解这首诗的写作历史背景,通过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中人们思念家乡、父母之情。

4.利用课外资源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材料非常有限,学生也很难在课堂上接触到课本外的教学材料。为此,学校除了选择基础的教材,还要依照不同年级的需求订购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教师在讲完课本知识之后,再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另外,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在校园内与教室内设置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牌。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写作作业,让学生做一些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以此来加强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与教师都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教学方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