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2019-11-26 23:23宁家勋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素质语文教师

宁家勋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江城街道天湖小学 广西 浦北 535399)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从语文知识中获得技能技巧,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流利的用语文知识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死记硬背,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中依然是以老师为主体进行教学。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下,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相关部门及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的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较为落后。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特点[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提高,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严重的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重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升。

1.2 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过关。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老师非科班出身,但是他们的能力是很强的,得益于日后的长期不断的学习。但有些教师虽然是语文专业毕业的,特别是一些老教师自身的观念和素质在不断的下滑,因循守旧的观念十分严重,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脱离课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意性非常强,并没有真正的领会到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过于重视应试教育,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语文的学习,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3 忽略学生课堂中的地位和创造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的过程,学生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的地位。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对于外界事物处于好奇阶段,所以身边很多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新鲜的,我们要借助这点让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力[2]。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这时语文教师不能直接的否定学生的丰富想象,认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老师应该耐心地引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想象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错误的想法应该及时的进行纠正和合理的指导,较好的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为今后语文的自学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增长奠定基础。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学校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完整的建设,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素质的高低,小学语文作为所有课程的基础性的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需要制定完整的教师管理的细则和方法。对于语文教师的管理,要设立语文组,由优秀的教师担任组长、副组长,语文组的主要作用就是统领全校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3]。语文组需要在开学初就制定详细的语文组的教学计划、主要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为每个语文教师提供正确的方向的保证。平时语文组组长、副组长应该积极地加强培训工作,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期的开展语文教育教研活动,为新老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使得新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语文组的综合素质。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地开展教育教研活动。语文组设立语文教学的课例研究,所有教师积极的参与。语文组组长和副组长加强听课监督,在学期结束时,需要对整个语文的教学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为下一学期做好准备。

2.2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对于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且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学初就需要在小组内制定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语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地进行学习,与时俱进认真的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的课本知识,根据学情制定详细有效的教学策略,老教师可以合理的应用教学新媒体,不断的充实自我。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新入行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向学校中优秀的老师学习,学习其课前准备、课堂氛围调节和课后巩固环节等。多与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积极听课,学习老教师在课堂中的教风,在教台上的表现,综合提升自身教学实力。

2.3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才能更加主动地融入到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积极的阅读课外书籍,加强自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兴趣,学生之间可能兴趣不一样,但是我们应该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关注的点。比如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我们可以推荐几本课外书籍,让学生在其中进行选择,并不是强加的让学生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就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课本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但老师可以将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编成诗歌,或者说是以戏曲的方式呈现,通过演奏的形式,增加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这样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对课本知识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环境。小学语文要发挥学科基础作用,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出更加优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的提升,最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素质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