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

2019-11-26 20:10郑玉兰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材语言数学

郑玉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八团第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然而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长期以来在数学学习中常常被忽视。因为一提到阅读,人们总是片面地认为是语文学科的事,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其实不然。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会越来越数学化,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面向未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下面就数学阅读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1.1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阅读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课堂中,例题的分析、公式的推导、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总结等等,往往需借助阅读教材来完成,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老师往往低估学生的潜能,不敢放手让学生尝试阅读教材,从阅读教材中自主构建新知,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总是想着问老师、同学或家长,不会想到去通过阅读教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样长期地固步自封下去,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也不利于知难而进思想的养成。

1.2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数学作业写得糟糕的孩子并不全是因为粗心所致,有时让这部分学生把题目要求多读几遍后,孩子自己就知道正确的该怎么做了,或者老师、家长帮孩子把题读完还没分析,孩子已经在叫“会做了、会做了”等等,这些现象无不说明了数学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

2.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具体解读如下:

2.1 数学是一门语言,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言语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又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2.2 数学语言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并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文字、图表和符号等等。数学学习的逻辑性很强,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在学习的知识与以往的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数学概念方面的阅读,对于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

2.3 数学阅读要求读写结合,认真细致。数学阅读应是一种主动式阅读,要求手脑结合,要求在适当的地方通过思维或推演主动预测或概括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结论。

3.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

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因为会“读”才能“懂”,才能学好。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一部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阅读在教学领域内的使用及好处,往往只有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与数学教材有接触的机会,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个性化学习的培养。为此,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总之,社会将越来越数学化,谁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我们要把阅读请入到我们的数学课中来,在阅读中体会其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趣味性、清晰性,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

猜你喜欢
教材语言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