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及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9-11-26 20:10邓素萍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班会班主任教育

邓素萍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双桥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引言

小学主题班会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理念,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此外在形式以及内容上,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切忌形式化和表面化,保障主题班会的深入实施。

1.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

当前小学主题班会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形式运用得还是比较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很多教师以及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时习惯于自己确定主题,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设计活动环节,不给学生实践机会,这样的主题班会背离了发展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初衷。另外,在主题班会内容选择方面,针对性和典型性不够,和学生没有亲切感;班主任对班会主题内涵理解不深,不到位,致使主题班会发生方向性错误;主题班会目标定位过高,空洞,学生够不到;模式僵化,形式主义严重,表演成分多,削弱了德育效果等现象,也需要在今后的小学主题班会实施中加以注意和规避。

2.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的有效性策略

2.1 注重主题班会的实际性。主题班会要想发挥实效,必须从实际出发,少些形式主义,多些教育实效。比如如果班主任想开展一次有关诚实的主题教育班会,那么就应该让每一位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都讲一讲诚实的好处以及说谎的害处,让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价值取向的判断,这对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大有好处。此外教师还应该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两个小组持相反的意见展开辩论赛,在语言交流和思想碰撞中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上才是正确有效的途径,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形式,让学生表演有关诚实的节目,那样既浪费了大量班会时间,同时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注重班会的实际性还包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开展主题班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理解能力。比如如果班主任想开展一次责任教育班会,那么就应该明确责任的范围,如校园责任,班级责任,学习责任,社会责任等,而不应该含糊其辞,什么责任都包括,这样也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2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会的主人,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清醒,摒弃主导意识,养成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一堂优秀的主题班会,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付出,也需要学生的参与,二者不可或缺。而且相比于教师,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往往是决定主题班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会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肯定学生参与,表扬学生参与,通过创造平等宽松的班会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乐在其中,感受到班会的魅力;在班会主题选择以及形式和内容设计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理性思维,以主人翁态度进行主题班会的各项工作安排。对于学生不成熟的观点,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不过多干预,而是多给学生一些建设性意见。特别是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3 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与时俱进,多加实践和思索,加强对班会理念的转变和班会实施方法的创新。除此之外,班主任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注意积累,不管是阅读,上网,还是看电视,都要养成积极关注与主题班会相关的素材和内容的习惯,功夫只有用在平时,在班会实施中才能得心应手,文字故事,图片,视频资料等才能丰富多彩。最关键的是,班主任要做一个心中装着学生的人,时刻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上,只有心里装着主题班会,想着主题班会,才能下意识地去收集和整理和主题班会相关的素材,才能把这些素材和学生的问题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在每一次班会之后,教师要积极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教师要养成做教学笔记的习惯,把主题班会开展情况以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勤反思,勤总结,并把自己的思考心得积极和同事探讨,分享,进而丰富自己的班会思想。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的反馈中明确下一次主题班会的开展方向,这些都是教师专业性的重要表现。

3.结束语

主题班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通力配合,不断完善形式和内容,使主题班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相信随着主题班会中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主题班会的意义和价值一定会更加凸显。

猜你喜欢
班会班主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题解教育『三问』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夸夸我的班主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