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培养智障学生积极参与意识研究

2019-11-26 20:10余研军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培智智障意识

余研军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 井研 613100)

数学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是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练习。对于培智学校的教育来说,数学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生活技能的重要工具。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培养智障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应成为当前特殊教育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个活动都伴随着感情色彩,智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喜欢教师,才会喜欢数学,也才会主动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在回答问题时忘记教师所提问的内容,或是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此时,教师就不能只是面无表情的让学生坐下,而是应该面带微笑的对其进行鼓励,说“没关系,我们在听一次。”或“不要着急,再仔细想一想。”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或是像教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必要时还能够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教师,爱上数学学习。

在教学之余,教师也应该去积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聊天,玩游戏,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等等。以此让学生把教师看作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愿意主动去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

2.采用游戏教学方法

对于这些特殊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差,缺少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也正是培智数学教学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不放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游戏来设置一些教学情境,以此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十以内的数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鸡妈妈新年送礼物”的游戏:鸡妈妈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她准备了许多不同的礼物想要送给孩子们。为了公平,鸡妈妈决定通过用掷骰子的方式决定每个孩子所获得的礼物。由学生代表小鸡掷骰子,骰子点数为几,学生就可以拿到几号礼物。在情境的设定和礼物的诱惑下,学生的热情必然被激发起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尝试数数、认数字,完成教学目标。这一游戏不仅仅能够满足智障学生的学习要求,还能积极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形成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完成“学”的要求。

3.进行多学科联合教学

由于培智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普通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更不利于他们各项能力的提升。数学教学时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培智学校课程整合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通过联合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数学与美工课程练习在一起,将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绘画训练融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利用这几种图形来进行绘画和涂色,以此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调动学生多方面感官

智障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在学习中缺乏注意力,与普通学生相比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听之外,还可以让他们通过看、摸、闻等方式来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以此在满足学生好动要求的同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钟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一起学习演唱《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让他们一起感受时间的概念。然后再出示时钟模型,让学生亲自去摸一摸,通过比较指针的长短来认识秒针、分针和时针。在对时间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胳膊来模仿钟表,展示出来12点、3点、9点等这些特殊的时间。这些方式同时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乐于学习。

总之,对于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也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构建出高校课堂,提升智障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培智智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