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绘本阅读助力学生职业生涯

2019-11-26 13:27谢靖朱国豪
文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阅读

谢靖 朱国豪

内容摘要: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职业生涯,是高职高专学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从阅读教学的角度,针对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探讨立足于职业需求的科学绘本阅读方法,以促进学生丰富科学认知,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培养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铸造科学精神,提高教学能力,适应今后的科教生涯。

关键词:科学绘本 阅读 职业生涯

随着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教育,重视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要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就必须要有优秀的科学教师。小学科学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重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职业生涯,成为高职高专学校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科学绘本是指以科学知识为主要传达目的,富有启发性、文学性、趣味性,且图画占有相当分量的书籍。优秀科学绘本无论是文学型的(包括故事型、散文型、诗歌型等),还是资讯型的,都以独特的视角,融合人文艺术,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与探究方法,浸润科学精神与态度,传达科学的知识观与价值观。要将科学绘本的多元价值转化成职业素养,教师就必须引导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科学绘本阅读方法,读有所得,读有所专,读有所用。

一.了解背景,培养科学精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说:“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的基础是理性思维,核心是批判质疑,保障是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技能的掌握、科学情感的培植都应该指向科学精神,因为“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科学精神。没有知识不可怕,科学精神迟早让我们把它们找回来。科学精神丧失了,再多的科学知识也只会限制我们的认知”。科学教师应具有科学精神的理论修养,在科学教育中有科学精神教育的强烈意识和实施能力。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既是目前接受科学教育的学生,也是未来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对他们而言,具备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套)优秀的科学绘本的诞生往往源于作者对世间万物的独特发现,进而不断观察与探究,最终形成文图兼美、充满科学性与趣味性的作品。没有科学精神的作者无法创作出优秀的科学绘本。在阅读科学绘本时,挖掘其零散的背景资料,再进行梳理分析,学生同样会被作者身上的科学精神所打动,那颗科学精神的种子便不知不觉在心中生根发芽。

科学的发现多源自偶然,成于不懈地追问与探索。科学绘本的创作有时也是如此。每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背后可能都藏着科学,藏着以前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夏日清晨,一根梨树枝上卷曲的叶子和它上面的深蓝色小甲壳引起了安妮·默勒的注意。从持续观察象鼻虫建筑卷状巢穴的全过程,到进一步研究有关蜂类和其他昆虫筑巢的資料,昆虫们筑巢材料的多样性、加工方式的艺术性、成果与人类作品存在的某种相似性,让她兴奋不已,她创作出了《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让孩子了解昆虫们温馨小窝的建造过程,领略生物的智慧,感受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深沉母爱。从观察到写书,安妮·默勒用观察中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世界的与众不同与殊途同归,证明了“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单纯理解、记忆尚不足以形成智慧,我们还需要有深度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知道是什么,怎么形成,还要知道为什么,探究背后深刻的原因。因此,当学生在看似平凡的事情上不断观察、发问、探究时,所获取的科学知识是动态的、生动的、难忘的、独特的,它不像教科书中字迹的冰冷,它是有温度的,有美感的。

优秀科学绘本的创作者往往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领域里的专家,还请真正的行业专家进行审校把关,以保障每一个知识点的准确。以“集合了科学、幽默与魔法”的《神奇校车》为例。乔安娜·柯尔在创作每个故事前都会进行调研,阅读上百本书籍,跟各路专家咨询,直到对这个话题有足够的了解;写作开始之后,还会再次重新阅读这些书和文章,然后找到恰当的语言,清晰地传递给读者。插画家布鲁斯·迪根为了画《海底探险》,跑遍了美国五大水族馆,还去了波多黎加的珊瑚礁浮潜;在写《奇妙的蜂巢》时,还和乔安娜一起去参观蜂房,他们拆开蜂巢,观察里面的所有部位——蜜蜂在哪里工作,在哪里储存蜂蜜,在哪里哺育后代。[1]《漫游电世界》的致谢辞,除了感谢行业专家、提供电厂实地考察的支持者外,“感谢汤普森编辑,她反复实验,发现我们原来绘制的电路不能使小灯泡发光,还发现磁针的摆动并不能表示一定有电流通过”[2],令人印象尤其深刻,严谨的团队才会有严谨的作品。《水的故事》中的“作者的叮嘱(仅供认真的同学参考)”、《地球内部探秘》中的“作者、画者与读者的对话”,能帮助儿童学习判断书中哪些内容是正确的,哪些是为了使书读起来更有趣,而故意加进去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创作者创作态度的一丝不苟,虽然充分考虑孩子的特性,借助幻想故事将科学解释得新鲜有趣,但始终没有忘记科学知识的准确无误。

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特别提醒学生不漏看绘本的任何部分,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作者的致谢、作者的叮嘱、作者简介、导读手册等部分,它们串联起来能让你洞悉到创作缘起、经过,以及期间付出的种种。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作者访谈录、作品创作谈等,全面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更容易受到来自作者和作品的科学精神的洗礼与鼓舞。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在查找和运用资料时,选择权威资料,学会质疑,亲自求证,以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当采用科学童话绘本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区分书中的奇特想象与科学知识;书中的实验如果要在教学中运用,一定要先自己亲身实践,这样才能避免因照搬书中错误而手足无措的窘境。

二.阅读作品,丰富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科学知识结构存在缺陷;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教学多注重对知识结论的学习,学习效果不佳。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科学知识的匮乏,是学生面对未来教学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最焦虑的莫过于担忧在上课时讲错。要突破瓶颈,仅靠那些艰深、晦涩又无趣的教科书和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绘本图文并茂,篇幅短小,内涵丰富,浅显易懂,精美有趣,更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丰富科学知识,拓展视域空间,把握认知的工具与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亨利·戴维·梭罗曾说:“大部分自然现象……是我们毕生无法见到的。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之美,只是我们愿意欣赏的那一部分,分毫不差……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关心的事物。”[3]借助科学绘本,学生看见了“无法见到的”,能关心与欣赏的事物变得更广阔。例如,日本细密画派代表画家荒井真纪的“一粒种子的旅程”系列(《牵牛花》《向日葵》《蒲公英》),细腻、真实地呈现出一粒种子到一朵花的每个过程,跟随着种子发芽、生根、长叶……生命的奇迹一步步展现,一切变得鲜活起来。《有趣的月亮观察绘本》(佐藤美纪/绘)让月亮盈亏的规律和奥妙一目了然,且清晰阐释了地球和月球的关系以及潮汐发生的原因,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星空奥妙的好奇心。

看问题的角度影响一个人能力的高度。鸟类的羽毛数以千计,即使到现在也还没有就羽毛的分类达成一致。《羽毛:不只是为了飞行》给学生打开一扇探索的大门,从美学、生物学到仿生学,讲述根根羽毛在自然演化中的奇迹,除了飞行之外的功能。《草莓》(新宫晋/著绘)把草莓的长成和土地、雪、风、阳光、雨水连接在一起,描述四季的作用如何成就了草莓果实的丰美,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性的认知,更在无穷的诗意想象中无形间开阔了视野和胸襟。

“过去是我们所有思想和感受的来源,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能了解现在的世界和现在的自己。”[4]《盘中餐》以云南元阳梯田为背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记录了中国最传统的水稻种植,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火车迷》以儿童的口吻,虚实结合地讲述了一个火车家族8代人160年的传奇故事,展示了美国火车发展史,从1990年代的柴油电动火车一直到1830年代的老式蒸汽火车。《河流》(马秦奥·伯顿/绘)寥寥数笔却字字珠玑地呈现了16条河流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疑问。

虽然科学课程的编制,对科学发现的过程实现尽可能的简化,但在科学教育中,却不应把科学探索的艰苦历程简单化成机械的公式推演和结论的从天而降。科学史上意义重大的发现,既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又有显著的文化特色。通过阅读科学传记类绘本,例如,《乘着光束飞驰——爱因斯坦的故事》《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星际信使——伽里略·伽利雷》,学生能了解科学里程碑背后,科学家们孜孜以求一生,质疑权威,坚守真理的勇气和历程,从而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准确理解科学探究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科学绘本的阅读,教师要促进学生完成三个转变:阅读目标从丰富科学知识的单一目标转变为融合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精神等的多元目标;阅读的范围从科学知识类拓宽到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美学类;阅读方式从只是读过的浅阅读转变为写读书筆记、画思维导图等的深度阅读。经由科学绘本阅读获取的丰富知识,将为学生的理性思维奠基,在运用中焕发勃勃生机。

三.结合教学,提升职业能力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未能为有意向从事小学、初中科学教育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因此,初入职场的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要上好课,学生必须懂得如何深入浅出地把深奥的知识传授给儿童,需要了解儿童在已有知识、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性特点,并根据这些差异将知识以不同的方式传授给儿童。因此,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具备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以承担今后的教学工作。

1.在作品朗读中,提高语言素养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文化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素养不仅是对语言水平的衡量,也是对思维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探究能力,以及审美情趣、文化视野方面体现出的综合水平的衡量。小学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将从事科学教学工作,除了自身匮乏科学知识之外,语言素养也亟待提高。如何在教学中自信自如地使用儿童的语言,注重趣味性,同时又注意科学规范和标准用语,真正培养孩子的科学习惯,锻炼孩子的科学思维,成为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朗读作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式。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大声朗读,能让学生培养语感,加深印象,提高理解,产生自信,体验成功。对学生而言,尤其是生性胆小的学生,通过自我大声朗读、团队分享朗读等方式,既锻炼了胆量,又提升了朗读技巧,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教师岗位“善说”的职业要求。

在朗读中,除了感知、理解作品外,还应更多地启发学生学习优秀科学绘本中准确浅显、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领悟优秀科学绘本如何用孩子的思维引导孩子,潜移默化地传递科学知识,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例如,“野胡萝卜花就像停机坪,能让蝴蝶落在上面喝花蜜。熊蜂的个头很大,能深深地挤进藏着花蜜的附子花里。蜂鸟一边悬停在空中,一边用长长的舌头去吸食深藏在喇叭形花朵里的花蜜。”[5]通过比喻、摹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不同花儿的花形:野胡萝卜花复伞型花序,贯叶忍冬花冠唇形、筒细长、上唇四浅裂。“落”“喝”“挤”“悬停”“吸食”等词隐含着花儿与传粉者之间的重量对比,精准地描摹出不同传粉者的动态、姿态。“一个人,一周里有两天和别人合用一辆汽车,一年下来,就能少排放100千克CO2,相当于三个阿诺的体重了!”[6]贴近生活的数据,少与多的强烈对比,充分说明了节约能源“积少成多”,而“三个阿诺的体重”让孩子们找到对100千克的重量感知,既浅近易懂,又幽默十足。

基于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小学科学教师的语言应具有趣味性、简明性、逻辑性、科学性。乔安娜说:“在我的经验里,科学是关于发现,关于实验,关心满足好奇心,而不是死记硬背。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书里,不到迫不得已,我一般不使用专业术语。如果非得使用专业术语,我也会加入一般性的描述,帮助他们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比如谈到‘沉积岩的时候,我会在前面加上‘一层,好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逐层沉积的岩石。”[7]

照本宣科,机械地读取教案,想当然地用成人的语言表述,毫无对儿童的观照,这样的科学教学会令儿童不知所云,毫无兴趣。语言的习得,语言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学生自己的努力与内化。通过对优秀科学绘本的反复朗读,学生需要思考:什么概念或者想法是最重要的?解释可以深入到什么程度?孩子是否能理解作者写的主题?作者在科学的阐释上是如何化繁为简、表达清晰的?还有更好的表述方式吗?如此,能帮助学生突破现实困境——对于语言,“学生学到的是文科遣词造句的套路,但需要用到的却是专业学科范畴的话语体系。因此,他们一方面不得不去學一套用语习惯,却因不适而最终淡忘;另一方面又迫切需求另一套用语方法,却得不到有效的指导”[8],在科学教学中如鱼得水。

2.在作品研读中,培养教学能力

优秀的科学绘本语言浅显,主题鲜明,具有极强的科普性,学生理解起来并无难度。为助力学生教学生涯,能在从业时尽快适应工作,教师要督促学生在研读中达到一项重要指标,即找寻并记录作品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称《课程标准》)理论的对应处,将作品研读的重点放在结构、内容与教学的关联上,以引导学生积累间接教学经验,学习科学教学方法与策略。诚如幼教名师应彩云所言:只有对课程目标了然于胸,课程内容烂熟于心的教师,才能在适合主题的生活情景中,顺势而为地使课程实施变成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更高效。

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教学方法,以及教谁——教育对象”,相应地,学生在研读科学绘本时也要思考“写什么——绘本的内容,怎么写——绘本的写作方法,以及写给谁——绘本的读者对象”,让科学绘本的研读与科学教学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教学能力的发展。

研读以“课”来结构的科学绘本,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绘本的内容和适龄性,分析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推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并利用书本资源,重构教学设计,为己所用。通过研读《神奇校车》《雨蛙老师的趣味自然课》等,学生不但能清晰把握一节课的设计流程,还能借助图文深刻领悟《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动手动脑做科学,开展探究式学习。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观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研读以STEAM理念结构的科学绘本,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运用STEAM中五个字母分别所代表的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五种能力综合地去认识世界,多角度分析、理解问题,找到多元解决方案,更全面地理解世间万物,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实现跨学科教学。通过研读“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系列之《活泼的风》《调皮的水》,学生在风与水的世界里获得了跨学科教学的启蒙,即打破学科壁垒,以项目化学习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动手调查、实验、设计、创造,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习更有趣、更快乐(见下表)。[9][10]这恰好吻合了《课程标准》中“学科关联建议”——注重科学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与互动,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

分析科学绘本的编排方式,学生可以借鉴到好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给儿童的物理科学书》为例。全书囊括4大物理板块(材料、机械、结构和建筑、能量和运动)、28个门类、1000多个知识点,摒弃了以往物理书规则、条理化、枯燥的呈现方式,采用了“图画故事+原理趣解+动手试验”的方式编排。通过研读,学生能从中洞悉一些儿童科学教育中实用有效的策略:趣味故事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儿童求知欲;生动解析原理,由点及面,活跃儿童科学想象;及时配以实验方案,加深理解,实践出真知;科学家故事植入,领略人物风采,培养儿童科学理想。当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能被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时,小学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总目标就能够慢慢达成,儿童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方面都会获得实质的提升。

关注科学绘本的独特创意,学生可以获得科学教育中与儿童互动的经验。例如法国国宝级儿童科学绘本“第一次发现手电筒系列(共10册)”,适合3-7岁孩子,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从简单的事实描绘开始,不断地延伸拓展,既有对现象的演绎,又有对类型的归纳和总结,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地融合;书中配有纸质手电筒,可以让孩子在透明胶片及黑色书页中仔细搜寻,亲身体验发现的乐趣,锻炼细微的观察能力,培养探索兴趣。通过研读,学生会留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教学时,要加强观察活动,突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适当利用一些游戏,增加趣味性,注重实践性,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和直接感受。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加强科学绘本阅读,也是要学生通过与书籍的对话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培养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铸造科学精神,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今后的科教生涯。

参考文献

[1][7]陈赛.如何跟孩子谈科学——神奇校车30年.[EB/OL]https://mp.weixin.qq.com/s/bNqvPtzWyTn0lxCNr8M6Zw.2016-06-10.

[2][6][美]乔安娜·柯尔,布鲁斯·迪根.神奇校车[M].蒲公英童书馆,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

[3][美]南茜·罗斯·胡格,罗伯特·卢埃林.怎样观察一棵树: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M].阿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

[4][美]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M].林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152.

[5][美]丽塔·格雷,凯那德·帕克.花儿在呼唤[M].周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8.

[8][澳]埃恩·海(Iain Hay).教学的智慧:来自世界最好的大学教师的经验[M].邢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5.

[9][英]伊莎贝尔·托马斯,[智]宝琳娜·摩根.活泼的风[M].朱霞,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10][英]伊莎贝尔·托马斯,[智]宝琳娜·摩根.调皮的水[M].朱霞,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本文为2017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科学绘本工作室对提升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学科素养的价值研究》的研究成果(序号:1111)。

(作者单位: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阅读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大艺术家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回溯与展望*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