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从管理学中得到的启示

2019-11-28 00:55刘璐淮北师范大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1期
关键词:班委班干部队伍

刘璐 (淮北师范大学)

一 高校班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一)联系纽带作用

高校班干部作为辅导员和班级学生之间的纽带,在班级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要做好辅导班的副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协助辅导员完成班级事务性工作;协助辅导员了解班级同学动向,这个动向包括行为动向和思想动向;准确理解辅导员的指导思想和布置的工作,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班级同学。对下要关心、关爱同学,了解同学们的动态,敏锐察觉问题;收集班级同学们的意见,并及时传告给辅导员,辅导员由此判断应该根据广大学生意见进行整改还是对班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上交、统计班级同学信息、材料等,帮助同学按照学校规定办理相应申请。

(二)组织协管作用

高校班干部在做好辅导员的副手,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沟通纽带作用的前提下,还要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以便让班级更有集体感,利于班级稳定和谐。另外,通过组织宣传协调,使班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管理意图、政策要求等,以便学生配合管理,更有效率地完成相应工作。

(三)榜样示范作用

高校班干部是班级里表现最突出的一群人,具有一定的领导力,天然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在班风学风的建设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班干部不管是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对自己的要求上,都应该要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意见导向作用

高校班干部还应具有一定的意见导向作用。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其在针对某个热点话题或某件事的讨论中容易出现主观性、情绪性评论,特别是在现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时代,观点通过网络讨论、传播,舆论关注度可能导致指数爆炸式增长,一旦舆论失控将造成及其消极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班干部一方面要及时获知班级群体意见,一方面在班级舆论风向出现偏颇的情况下要有一定数量正面的发声,引导舆论积极走向,及时纠正不良之风。

二 高校班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团队意识较差

当下学生具有个人主义较强、偏爱通过社交媒体交流沟通等特点,班干部也普遍存在团队意识较差的现象,不愿与其他班委沟通商量工作对策,不会分解任务,不能较好地与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班级的工作往往变成了由一个或少数班委承担完成。

(二)难以平衡工作和学习生活

从高校班干部的工作内容和发挥效用上可知,高校班干部要承担大量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也能够得到很大的锻炼。但是对于目前九五后学生的特点来说,第一,有承担班干部工作动机的同学一般对自己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想在大学阶段提高锻炼自己,但是大学学习生活涉及方面众多,提高锻炼自己的途径也众多,有些学生特别是新生难以平衡好班级工作和学习、学生组织、生活、社会实践等其他方面的时间精力安排,因此往往造成了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住的情形,顾此失彼。第二,大部分同学功利性思想较重,过于注重承担此职位对自己带来的好处,当为班级工作的时间和自己的时间相冲突,为班级工作得到的利益小于自己做其他事得到的利益时,就会出现倦怠、焦虑、厌烦、畏难,甚至是退出、甩挑子等不负责任的消极负面情绪和行为。

(三)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部分班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不会主动去思考我应该做什么,如何能做得更好,如何改进方式方法,不会总结工作,总等着辅导员布置工作,只是一个被动的任务接收器,有时甚至只起到辅导员的传话筒的功能,难以发挥班干部的其他作用。

(四)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高校班干部的工作内容可知,想要做好班干部的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基于九五后学生的特点,班干部虽综合能力整体来说略高于一般同学,但还是普遍在沟通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应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心态等方面需要提高。

三 高校班干部队伍培养和建设的策略

高校班干部的工作应该通过分工配合,系统性、协调性地完成,这样才能把班干部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对高校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可以从管理学中得到启示。

(一)明确角色定位

管理的实质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将班级视为一个组织进行管理,班干部队伍视作一个管理团队。辅导员带领着班干部团队一起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以实现班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实现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履行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组织的管理要先明确组织结构,对于高校班干部队伍建设来说,即要端正角色定位。第一,要明确班干部队伍的层级结构,组织结构的第一层应是班长,其他班委作为组织结构的第二层,分工明确,辅助班长工作,共同对班长负责。班长对辅导员负责,直接与辅导员联系,班长要定期召开班委会,将辅导员的意见传递给各班委并对各班委提出工作要求、共同商量工作方案。对于学生团队,为了让管理团队更好地发挥效用,辅导员要向班干部成员解释并明确这种管理层级概念,另外,学生团队要有更大的灵活性,重要的事情其他班委也应直接联系辅导员反映,辅导员也要定期召开班干部整体会议,以加强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因大学辅导员带班数较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便于辅导员日常管理且班级内分工明确,运作协调。第二,要明确班干部团队在班级中的定位,虽然对班级的管理上主要依托班干部团队,但班干部切忌官本位思想,作为班干部的初衷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同时为大家做一些事情,因此在班级中,班干部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是一系列服务性质的岗位。只有拥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准确的角色定位,班干部队伍建设才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才能获得坚实的群众基础,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二)确定选拔标准

管理学中关于选聘管理员,要求具有管理的欲望,正直、诚信的品质,冒险精神,决策的能力和沟通的技能。班干部选拔是班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的前提和关键点,在选拔班干部时,根据工作内容和大学生的特点,第一,要看竞选的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意愿以及极大的责任感,避免未来因工作任务较重而出现厌烦、畏难等情绪和行为。第二,要看竞选的学生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拥有正直、诚信等优秀品格,对于一些恶性拉票,搞小团体的学生即使获得高票也不能当选。第三,要具有一定的冒险、创新精神,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未来的工作,工作具有主动探索性。第四,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解决事情的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班委本身工作任务重,奉献较多,在为学生工作服务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部分同学的不理解,因此要求班委拥有良好的心态,能够调节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大学生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能力方面的欠缺可以通过日后的培养不断提高,所以精神、品质、责任心是选拔班委最关键的要素。另外,在选拔方法上,应该以传统的班级投票和辅导员面试相结合,一方面锻炼学生尽早适应工作应聘情境,一方面有利于辅导员选出岗位切合,有较强能力且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班干部。

(三)培养综合能力

在确定了班干部队伍后,辅导员应将培养提高班干部综合能力贯穿在整个工作始终,首先确立班干部成员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学校为大局,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准确定位班委核心地位,向优秀同学看齐,不断提高整个队伍的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集体定期班委会进行指导,注重培养班干部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开展工作,同时也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难度和压力。另外,班干部队伍作为一个团队,应该通过开展团队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使成员间联系更紧密,以便更好地协调配合。

(四)完善管理机制

企业通过规范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权、利关系的制度来引导和整合这些成员的行为。要实现对班干部团队的管理,还要完善团队的管理机制。第一,人的行为目的都是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激励的产生来源于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或者遭受挫折的行为结果。首先,在对班干部工作的安排上,辅导员委以的工作,应该富有挑战性,让学生有所得,并且难度适中,使学生可接受,以激发班干部工作的热情。其次,辅导员要正确评价班干部的工作成果,多给予鼓励的评价,同时要有中肯的经验总结,增加班干部的信心和干劲,形成良性循环。第二,要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班委工作按期进行考核,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向班干部传达哪些是优秀班干部需要具备的条件,是进步的空间。第三,在班干部的行为和表现不能达到要求或者有较大工作失误时,辅导员要通过批评、指正,帮助班干部认识错误,产生改正错误的信心,从深层次起到激励作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第四,对班干部团队的管理需要设立一条基本原则线,即使思想、品行、能力优秀,如果出现一门或多门重修的情况,也应取消该班委的职位。一方面,作为班干部在学业方面一定不能起到负面的示范作用,影响班风学风。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下释放出来的空职位也能为班级更多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高校班干部队伍培养和建设是辅导员学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培养和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管理能力较优的班干部队伍,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辅助意义。在实践中,需要辅导员全面、持续学习,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猜你喜欢
班委班干部队伍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
还剩多少人?
“终极班委”诞生记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选班干部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