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计划”之变化为例看班级环境创设

2019-11-28 07:20刘淑楠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30期
关键词:本班方块计划

文/刘淑楠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每到新学年开始,教师总是会在班级环境方面花费很多心思,绞尽脑汁只为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有变化、有意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简单易操作的游戏生活环境。

本学期,我接手一个全新的大班,对于本班幼儿的原有基础水平和习惯、兴趣完全没有了解,所以在班级环境的设置上,我通过后期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本文是我以区域游戏计划之变为例看我们的班级环境创设。

一、开学之初——文字区域牌

开学之前的环境准备中,我首先和班级的前任教师进行了沟通,初步获取本班幼儿在小班、中班时区域游戏计划是如何设置和操作的,了解到他们已经有了通过呈现幼儿在区域中游戏的照片来辨识每个区域的经验基础。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部分的指导内容提出的“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的要求和建议,将班级的区域游戏计划设计如下文中照片所示。每个区域用不同的色块表示,便于幼儿记忆,幼儿可以长期接触到这些字,熟悉这些字,尝试模仿写这些字。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有点残酷。开学第一天的区域游戏由幼儿自主选择,利用照片进行集体性分享交流。将区域标牌拍成照片投放在电视机上,从上到下依次向幼儿介绍区域名称,每个区域名称的字长什么样?是何种颜色表示的?各有几个标记点?区域内标牌与游戏计划板上的字,两者结合记忆,从而慢慢让幼儿认识这些字。

但是经过当天下午和第二周的实施操作,我发现幼儿的区域选择情况非常不理想,每天都会有幼儿来找教师说:“老师,我做的是科探区的计划,但是这里没有点可以夹夹子了,×××不是做的这个区域计划。”或者会看到有个别幼儿就搬着自己的椅子站在教室中间看,而不进入区域游戏。问清原因,原来是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到底是哪个区域的。当时我的解决策略:一是及时提醒;二是游戏后的分享交流重复再次记忆;三是将区域计划牌图片发到家长群内,借助家园合作。但是第二周结束了,情况还是没有得到好转,还有四分之三的幼儿不知道自己的区域计划,我只能再想办法解决。

二、第三周——图文配套区域牌

分析幼儿的原有经验基础,通过游戏场景照片辨识区域,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5~6岁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的要求,我们是不是可以来画一画我们的区域呢?

首先,画什么?针对不认识区域的问题进行讨论。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还不能知道自己的区域计划的小朋友又快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区域呢?”

丁丁:“认上面的字。”

师:“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他们不能通过文字准确找到自己的区域,谁有更好的办法呢?中班我们是怎样认区域的?”

苗苗:“我知道,中班我们是用照片的,然后用夹子夹在上面。”

师:“那现在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是不是要比中班小朋友更厉害一点呢?”

小飞:“我知道了,我们可以来画一画。”

师:“那画些什么呢?”

点点:“哦,可以画小朋友在哪里玩的。”

小宇:“画玩具。”

师:“你们觉得哪个更方便一点?为什么?”

嘟嘟:“画玩具,因为玩具只要画一个就好了。”

师:“是的,那每个区域可以画什么呢?能让别人一眼就知道这个是益智区、美工区?”

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是:美工区——油画棒,科探区——齿轮,益智区——小长方体积木,阅读区——翻开的书,生活区——毛线球,积木区——积木搭建的城堡,建构区——雪花片。

第二步,画一画。想要画的幼儿利用区域游戏时间,对照着玩具把我们讨论出来的结果画出来,只画了一份。在游戏后的分享交流环节,我们将画好、已经被塑封好的图片再次和幼儿一起来认一认、记一记,之后粘贴在各个区域。

操作一周之后,我发现四分之三的幼儿都能正确找到自己的区域,因为区域问题来找教师的频率明显降低,但还是有四分之一的幼儿不太清楚明白,所以进行了第三次完善。

三、第四周——区域标牌加图片

区域游戏时间,小桥今天在美工区不知道要画些什么,于是我走了过去。

师:“现在还有小朋友不知道自己的区域计划,我还需要一份图片贴在区域里来帮他们认识,你愿意来画一画吗?”

小桥:“好的呀!”

小桥先是在美工区的桌子上画的,但是因为记不住所以总是跑过去看一眼再回来画,来回折腾了两三次,第四次,小桥直接就近搬了一张苹果组的桌子坐在区域计划牌前面,一边看着一边画。

当天的区域交流中,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分享。就目前我们班形成如上文中照片所示的图文配套、区域牌与计划板相通的游戏计划做进一步的确认,在后面一周实的施操作中效果明显。

四、自主统计——“今天我玩了”

通过半学期的每日晨间观察记录统计,我发现很多幼儿固定在一两个区域内游戏,教室里的其他区域很少涉及。但是每个区域内的游戏材料对于幼儿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为了促进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我们在区域分享交流的时候也进行了讨论,但是收效甚微。

任何事物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辅助作用。于是我就在游戏计划的旁边设置了一块“今天我玩了”的标牌,每次区域游戏之前或结束之后将自己本次的游戏内容利用涂方块的方式记录下来。

在每周五下午的一周回顾谈话中,幼儿自己分析本周的区域游戏,分析自己游戏记录的同时对比同伴的区域游戏方块,内力和外力的同时驱动使幼儿得到改变。四周时间实施下来,很多幼儿在慢慢地改变,尝试去之前根本不去的区域进行游戏。

涂方块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统计、发现自己的区域游戏情况,同时也结合了益智类游戏——俄罗斯方块,如何将各种颜色的方块涂满而中间没有空隙,随意找空白的地方涂色,不同颜色的方块可以组合出什么图案,等等,在单调地记录同时发现别样的乐趣,后期期待他们的继续发现。

五、统计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手册利用

图1、图2是9月份教师进行记录的进区域情况。

图3、图4是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区域计划记录之后的情况。

图1

图2

图3

图4

在家园沟通方面,这样的记录方式可以提供切实有力的数据,家长也能更加了解孩子每天、每周、每月在园的游戏生活情况。分析这些数据,结合幼儿的现实情况,为家长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建议,加强了家园联系之间的紧密性。

六、分析反思

1.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

班级环境创设是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做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发展、能力提升的发展点、安全、美观大方等都是我们在做环境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而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环境最根本的还是要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实践,这样才会适合幼儿、服务于幼儿。

2.学习同伴好经验。

平时多去其他班级走走、看看,学习同伴的好方法、好经验,加以改造利用到自己的班级中去。这次的游戏计划就是学习之前大一班的环境,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并不适合我们班幼儿,基于此后期才有了一系列的改变,所以在学习的同时需要我们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活学活用。

3.反思总结。

其实班级环境创设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在跟随幼儿的兴趣需要、学习同伴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自身的反思,从多次的尝试中总结出简单易操作、有理有据、真正适合本班的方法。

猜你喜欢
本班方块计划
有多少个方块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不一样的方块桥
谜题方块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我班小组说
校园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