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箕铺镇有机农业生态体验园设计研究

2019-11-28 14:46张仲琪向东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9期

张仲琪 向东文

摘要:以有机农业生态体验园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当地的实地调研,对其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进行研究,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生态体验园的设计模式。从生态体验园的整体生态规划到单项生态设计,研究了以振兴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有机农业生态体验园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有机农业生态体验园;农业景观;设计思路和方法;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

中图分类号:TU98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9-000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9.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aking the organic agro-ecological experience gard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hoosing Dajipu town of Daye city of Hubei province as the typical sampl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landscape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local field research,to explore the design pattern of the ecological experience garden with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the promotion. From the whol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the ecological experience garden to the individual ecological design, the design idea and method of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xperience garden on the premise of revitaliz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studied.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xperience garde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Dajipu town of Daye city of Hubei province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与整治建设应立足于村庄的现实情况和条件,以相关政策、规范、技术和理论为依据,从农民切身利益、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出发,综合考虑乡村经济、资源、环境和历史沿革等多种因素,通过乡村环境与景观的综合整治策略,协调乡村与资源、环境、产业之间的关系,塑造有地域特色、乡土情怀且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风貌[1]。

通过景观生态设计,保留项目基地原有的有机农业生产元素,加入体验、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等功能属性,丰富其景观内涵,可以带给人们更丰富多彩更有魅力的视觉和身心感受,最大程度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以体验园的方式提高当地村民收入,振兴地方经济发展。

1  项目策略

1.1  延续自然景观格局的生态策略

不破坏当地原始自然景观格局,是設计体验园的第一步。村镇的自然景观格局包含了当地千百年以来形成的自然地理特性。多样的自然地理面貌如山峦、陡坡、河流等,反映当地地质特性的岁月沉淀;千百年来当地村民适应自然环境,并逐步完善其功能,所以在设计上要以延续自然景观格局为基础[2]。该设计希望能还原传统农田景象,以农产品的品种类型及种植范围为基础进行划分,分为种植区和观赏区。在水体的规划上表现出自然河道与农田灌溉的结合之美,丰富整个田畔风光,突出景观农田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该设计将原生态的田园景观作为生态园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贯穿于整个设计方案,满足了营造园区整体景观氛围的需求。

1.2  立足于乡土的文化传承策略

地域不同会导致土壤气候以及经济水平产生差异,需要基于项目基地的地域文化、现有条件来进行设计。以协调整体大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农产品,从而展示独特的有机农业文化来提高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3]。在建设农业生态园区之前,要对目标的地理特质、人文景观和特色作物进行充分调研,有利于整体景观的设计和表现。

1.3  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引导策略

村镇在重新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从宏观的、发展的角度去评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充分采用减量化、资源化、再生化以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4,5],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有机农业生态体验园设计,减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减少废弃物或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环境危害最小化,达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相容。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东角山鑫东生态园内,距离106国道2 km,距大冶市区15 km,距省会武汉市100 km,交通便利,适合附近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 362 879 m2,其中80%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20%的土地用于发展旅游产业。

2.2  基地分析

基地范围较大,内部有东角山存在,山路只作过简单处理,道路多为水泥铺地及夯实土地,基地内道路材质为碎石、砖块、沥青、夯实泥土、水泥等。田间视野开阔,但景色相对单调,缺少可供游客观赏的特色景致;且因为季节的更替,单一的景色会让农田在秋冬季略显颓败。

当地家禽家畜养殖杂乱,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因此有机蔬菜园是生态园的主打部分。园内大部分土地种植各类蔬菜,蔬菜大棚是主要建设地。当地的农副产品较多,产出多种蔬菜、植物油。但因地处乡村,销售上存在着局限性;平日有一些营销活动,但效果欠佳。需要增加销售渠道,改善经营模式。

2.3  项目规划结构

景区展现“四观、两园、两区、一心”的景观规划内容(图1)。

(1)“四观”。①草药园景观,以教育科普为主,标注各种草药名称、用法和功效,传授系统农业知识,推广农业生产文化。②滨水田园景观,以亲水体验为主,在靠近水体的绿地设置了圆形景观设施,便利了游客在园内的亲水体验。③湿地公园景观,以涵养水源为主,湿地公园内景观主体是园中央的人工湿地,它对水生植物起到了涵养作用,在靠近水体的岸边设置了弧形阶梯景观台,既可以形成阶梯水景又可以为游人提供亲水体验。④储水区公园景观,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配置和池塘雨水收集系统形成储水景观。

(2)“两园”。①缤纷花园,以花海观景为主,通过对不同的花种进行搭配形成色彩亮丽吸引人、四季皆有景可赏的花海景色。②体验园,以农业体验为主,划分农业体验区,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农作物种植和家禽的养殖,认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3)“两区”。①养殖区,养殖家禽家畜,为游客提供家禽家畜近距离观赏体验,科普有机肥料的来源、产生及用途。②农田景观区,种植各种农作物,为游客提供观赏田园风光、认识“绿色”农产品的场所。

(4)“一心”。即游客中心,以旅游服务为主,主要提供餐饮、购物、住宿等服务。

3  大箕铺镇生态保护

3.1  水系的重塑

3.1.1  农田排水灌溉的优化  排水灌溉以开渠引水和植物固水两个部分进行优化。

(1)开渠引水。设计以引渠入田等方式,弥补了当地远离水源、灌溉不便的缺陷。通过调整农田边界达到开渠引水的目的,更便于地表径流的储存。在给灌溉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干旱天气时的农田缺水,如图2所示[6]。

(2)植物固水。树木在避免水土流失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水资源短缺,由于这些树木的保护,水资源能尽量被留存下来。这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护和水资源储存有着重要意义,如图3所示。

3.1.2  水循环系统的应用  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是整个体验园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满足灌溉、村民日常生活和体验园用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流失,是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水循环系统一共分为6个部分,如图4所示。①极端雨水或洪水的收集。②过滤多余的雨水,保护植物生长。③建立地下水箱用来收集多余的雨水。④过滤日常生活污水,包括水管污水、洗浴污水、洗涤污水和餐饮污水。⑤湿地治理的回灌系统。⑥农田灌溉,利用滴灌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

3.2  种植再规划

植物在生态链条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也是有着自身规律的,例如乔木和灌木、草皮和花卉。不同的植物所具备的功能也是不同的。靠近人行道的地方,需对植物做美观处理,提升观赏性。而远离人行道的地方,则注重配置有利于植物生态链稳固的植物种类,以此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丰富生态种类[7-9]。

3.3  交通路线规划

原始的道路较为狭窄和坑洼不平,同时也缺少人流和车流的分界线。而在设计过后,增加了自行车的流线,剔除了机动车的流线。这可以增加游客的悠闲度,使路途中的景观欣赏有了安全保障。道边上的草坪可以供人们休息玩乐,而不是像原始道路那样,令人无法驻足观赏风景。在河边,也做了一些保障安全的围栏设置,让人們可以更加贴近河道,安全地观赏河道周边的景观风光。相对来说,原始的道路缺少安全性、美观性,而设计后的道路则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如图5所示。

4  有机农业生态体验园设计

发展一个生态可持续的农业景观产业,应利用和保护园区内不同种类的生态资源,改善及修复遭受破坏的部分,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发挥其特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建造一个稳定的生态保护系统[10]。具体到本项目中,则需要考虑资源以及环境使用的持续性,选择适宜气候的丰富多样的农作物以及性价比高的优良品种的家禽家畜,科学地种植和养殖使其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使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养育[11]。

4.1  养殖区

生态园内的养殖业以养猪为主,生猪的养殖是当地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如图6所示。在养殖过程中,垫料在生态循环中有着关键作用。垫料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有机物,对这些有机物进行再加工后,就会变成纯天然无污染健康环保的有机肥料,这些是有机农业生产“绿色”产品的根本保障。有机农产品可以运输外售或在园内直接销售。生态园的“现采现吃”的模式,让健康有机的农产品真正走上餐桌,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而生态园的“自采自带”的模式,可让游客充分体验收获的喜悦,满足农作的乐趣。

养殖园发展于原有养殖场,鑫东生态园的养殖是为有机农业生产服务的,有黑猪和各类家禽。该区域通过划分不同家禽家畜的活动区域,围绕其设计出观景道路,使游客更容易亲近家禽家畜,实现与家禽家畜的趣味互动。通过区域道路的灵活划分,将水体和绿地以合适的比例搭配,从而丰富了其观赏性,体现出养殖园的生机与活力。水渠的分流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资源的二次污染,在保证养殖用水的同时,也降低了水的污染,而且这部分污水可通过科学、环保的方式被接引到处理场地进行统一处理。分建清水渠和污水渠,让两方水源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和环保处理。其中一方水源还承载着一部分的生物链接,水体之中放养着不少鱼苗,鱼苗成长为成体鱼后,又可以进行垂钓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娱乐性,还为生态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