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2019-11-28 14:46陈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陈星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南京谷里街道为对象,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4 个农村社区进行 SWOT 分析,并从建设主体、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运营管理模式三个视角对江宁区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进行归纳。探索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为中国乡村振兴、建立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南京谷里街道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9-001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9.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rural background, taking the Guli street in Nanjing as the object,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on the four representative rural community in beautiful country construction; and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mode in the Guli street of Jiangning district is summariz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body, the main source of construction fund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The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Guli street is explor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villag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China.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 Guli street in Nanjing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首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国各地陆续展开美丽乡村试点试验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力图构建出村美、人富的现代化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美好图案。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不同国家基于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的模式,很多国家都在乡村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成效[1]。例如,“新村运动”的韩国模式;美国模式主要基于城市化作用力;日本模式是基于中介组织推动;德国模式是依靠国家规划和全民参与;法国模式则通过对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后,中国各地陆续开展试点工作[2]。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浙江模式”主要是以工业带动乡村发展,“遵义模式”主要是激励农民自主性、自发建设美丽家园,以及江西的“赣州模式”。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南京谷里街道 美丽乡村为对象,通过SWOT分析探讨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通过对南京谷里的典型试点村庄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试图为美丽乡村建设长远发展提供新思路[3]。

1  南京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及区域概况

谷里街道區域总面积91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牛首山河、板桥河和长新河等。全境林产资源丰富,有松、杉、竹、茶、苗、花卉等。特色产品是绿茶。谷里街道隶属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位于南京西南部,北与雨花台区板桥新城、铁心桥街道接壤,南与横溪街道接壤,毗邻禄口航空新城。谷里街道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有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还有悠久的人文景观资源。此外,谷里街道具有区位优势,即处于江宁开发区和南京城市发展的辐射范围内,谷里街道是南京南部旅游、休闲产业重点发展组团及绿色廊道建设带。

江宁区美丽乡村过程的发掘,也是谷里美丽乡村建设的展示。2012年,江宁区政府全面启动1 730个自然村环境整治,以重要交通沿线及窗口地带整治为重点,全年完成1 237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创建24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村庄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同时,将村庄环境整治与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特色打造相结合,塑造以“五朵金花”(谷里街道的“世凹桃源”被选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江宁美丽乡村品牌。“五朵金花”的推出标志着美丽乡村开始正式打造,谷里美丽乡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2013年,江宁区围绕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启动新一批休闲农业“金花村”建设。2016年,谷里街道按照江宁区规划和建设要求,深入实施“千百工程”,马府院、徐家院等2个示范村通过验收,完成2个重点村和9个一般村的整治任务。

2  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析

2.1  基于不同视角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析

从2012年开始,江宁区谷里街道美丽乡村通过近5年的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品牌,其建设模式也各具特色,按照建设主体、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运营管理模式对江宁区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进行归纳。

第一,从建设主体视角看,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参与者主要有社区、政府、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主要形成了3种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以及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其中,不管何种模式,社区都是具体打造的参与者。

1)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的建设模式主要指区政府和街道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供上位规划和指导,在乡村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具体的工作是以社区为主体,负责建设具体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前,区政府和街道政府会组织专业规划人员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自然历史文化进行本底调研,确定符合村庄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产业发展规划,随后社区根据规划对村庄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具体的项目建设。世凹桃园村建设模式就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社区在建设中起主体作用。如在生态环境方面,周村社区以“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在谷里街道带领下结合江宁区“村庄千百整治”工程,通过街道统一下拨项目资金来展开村庄生态环境改造工程。在与世凹桃园村居民座谈协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采取“六清六建、三清一绿”的工作模式来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所谓“六清六建、三清一绿”是指从村庄的水质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空气清洁问题、绿化美化问题等5个方面对村庄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全方位的改造,从而大力打造世凹村生态旅游的品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统一的徽派风格改造,整体工程共改造了五六十栋房屋,拆除危旧房3 500 m2,拆违4 000 m2,墙面出新10万m2,拆除废旧猪圈、粪坑、批房292个;2011年10月社区统一对村内道路进行柏油铺面、道路拓宽,部分小路采取青石板铺面。对于被占用的居民院墙,社区按照江宁区规定的补偿政策统一进行补偿,整个路网修建工期约3个月。其他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在产业发展上,世凹村生态旅游主打春牛首文化和佛教文化两张“特色牌”,采取农户独立经营的模式,分为“桃源”“烟岚”“故垒”三大片区,推进有机健康饮食和生态休闲旅游,大力发展当地的农家乐。

2)政府和国企合作型。政府和国企合作的建设模式主要是区政府和街道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供上位规划和指导,在乡村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具体的工作是以社区为主体并引入国企如商贸集团进行联合开发建设[4]。具体来说,就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前,区政府和街道政府会组织专业规划人员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自然历史文化进行本底调研,确定符合村庄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产业发展规划,随后社区依据乡村建设规划对村庄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并利用国企的力量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进行建设。

其中的典型是公塘头。公塘头隶属于公塘社区,是2014年全区规划建设的1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建设在突出怀旧主题的指导下,打造南京首个乡村趣味休闲体验运动村。公塘头主要以政府为主题,通过和商贸集团等国有企业合作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政府负责进行生态环境的改造、道路完善、房屋粉饰、河塘清淤等。2015年街道引入商贸集团,通过转租的方式,将对原集体10间沿街房屋进行打造形成的“恬园味”民宿,民宿一期、二期的打造和范围内基础设施、旅游设备、游览观光场所的建设都由商贸集团自行打造。“恬园味”民宿是南京首家特色主题民宿公塘头民宿,自然、原生态,注重旅游和地域乡土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给游客个性化的体验。

3)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型。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模式主要是区政府和街道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供上位规划和指导,在乡村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具体的工作是以社区为主体并引入私营企业进行联合开发建设[5]。具体来说,就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前,区政府和街道政府会组织专业的规划人员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自然历史文化进行本底调研,确定符合村庄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产业发展规划,随后社区依据乡村建设规划对村庄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并利用私营企业的力量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进行建设。

代表有徐家院,经过2016年“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徐家院的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徐家院主要通过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规划在徐家院特色田园乡村发展高效农业及大地景观农业。徐家院以46.7 hm2土地作为试点,以1.3~13.3 hm2为生產单元,以菜园、果园、庭园三园共建,引入相关的私营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田园蔬菜、经济林果、林下经济、水生蔬菜与水产品套养、种养结合等高效农业产业。

第二,从建设资金来源视角看,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的资源来源主要有2种,即政府主导型、政府和企业合作型。

1)政府主导型。该模式主要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区政府和街道政府的财政拨付,主要改造资金都是政府的财政支出,此模式在谷里街道美丽乡村示范村中最多,也最为典型,具体来说就是区政府和街道政府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房屋改造、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等所有方面的建设。世凹桃源、大塘金、新塘村等村都主要是政府财政拨付进行开发建设,以新塘村为例,该村是2015年美丽乡村示范村,根据“千百工程”建设要求,社区于2015年5月启动新塘示范村打造,村庄建设以规划为指导,依据镇村区位特点,在充分调查本村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政府拨付的资金对本村进行改造和开发,建设所有资金都是区政府以项目扶持或者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方式进行拨付。

2)政府和企业合作型。该模式主要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区政府和街道政府的财政拨付以及企业,其中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房屋改造、水环境的治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政府出资,产业发展以及相关的配套资金由企业自行出资,此模式中企业在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中主要是指国企和私营企业。

政府和国企合作建设的美丽乡村代表为公塘头村,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建设的代表则为徐家院和马府院。以公塘头村为例,主要由区政府和街道出资进行基础设施、环境改善、房屋改造方面的建设,关于公塘头民宿的一期、二期工程都是由商贸集团出资打造;徐家院、马府院的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交通改善、房屋改造等村庄基础设施也是由政府出资,其中关于菜园、果园、庭院三园的相关建设是由企业自行出资。

第三,从运营管理模式视角看,将江宁区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社区和旅游公司合作型,社区、旅游公司及国企合作型,社区、旅游公司和农业产业联盟合作型。

1)社区和旅游公司合作型。该模式中,社区在美丽乡村建成后,社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主要維护者,旅游公司作为成果的宣传者。在该类运营模式中社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后的生态环境改善、房屋改造、基础设施的维护发挥关键作用。大塘金、西湖、王家、新塘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后期维护都是社区为主,这3个村垃圾清理都是外包给专业的保洁公司;房屋维修、景观生态的维护等也是由社区将存在的问题上报,街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资金或者项目支持,用来维护乡村建设成果。并根据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组织培训工作和对农家乐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旅游公司主要进行各个示范村文化旅游项目的运营管理和谷里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制作与销售、市场推广和宣传服务等多种服务。以旅游公司在大塘金村中的作用为例,大塘金村是2014年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旅游公司结合大塘金村薰衣草的品牌,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薰衣草小熊、精油、面膜、洗护用品、香包、花茶6大类近百种产品,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大力宣传大塘金的薰衣草品牌。

2)社区、旅游公司及国企合作型。该模式中社区主要在美丽乡村建设后的生态环境改善、房屋改造、基础设施的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向街道申请资金支持,根据社区的产业发展现状组织培训工作,对民宿或者农家乐进行监管。旅游公司负责文化旅游项目的运营管理和谷里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制作与销售、市场推广和宣传服务等多种服务,国企这里特指商贸集团。

该模式典型村是公塘头村,社区主要负责对民宿和农家乐的食品安全、消防、物价等方面进行监管以及组织相关的培训,旅游公司负责公塘头村民宿的宣传工作,主要通过微信、微博、电视等媒体对“恬园味”民宿进行宣传。但后期运营主要是商贸集团为主,商贸集团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民宿进行正常的管理和运行,国有企业在品牌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产业品牌提升、农户经营指导帮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且村庄建设中聘用村民从事民宿管理、服务、保洁工作,使得村民的收入得到有效提升。

3)社区、旅游公司及农业产业联盟型。此模式中社区的功能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后的生态环境改善、房屋改造、基础设施的维护。旅游公司负责文化旅游项目的运营管理和谷里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制作与销售、市场推广和宣传服务等多种服务。农业产业联盟主要负责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和销售。

徐家院和马府院的后期管理和维护是典型的“社区+旅游公司+农业产业联盟”模式。社区负责该村的生态环境如垃圾清理和水环境的监督和管理、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后期维护,以及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本村土地流转工作,引入相关的现代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本村的现代农业发展、餐饮和商店的日常管理工作。旅游公司主要是负责徐家院和马府院特色田园品牌的宣传和产品的开发工作。农业产业联盟主要是将引入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以“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机耕、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进行标准化生产,依托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南京靓绿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南京市名牌农产品“春牛首”,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托底保障经营,将徐家院的农业打造成具有活力的优势产业、有生命力的富民产业,让农业成为徐家院老百姓有奔头的产业。

2.2  美丽乡村建设的SWOT分析

基于对谷里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SWOT分析。分别是周村社区世凹桃园村、公塘头社区的公塘头村、张溪社区的徐家院、张溪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王家村。

周村的世凹桃园村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位于古金陵四十八景之牛首烟岚景区的西南麓,牛首山-云台山生态廊道的起始端,自然山水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被选为江宁区都市休闲生态农业“五朵金花”之一。世凹桃园村以农家乐和民宿为特色产业,辅之以农产品为主的乡村旅游商品。然而,农事体验DIY区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真正运营起来。公塘头村隶属于公塘社区,位于谷里街道东南部,距谷里街道集镇约5 km,东临秣陵街道元山社区观音殿,南靠横溪街道龙山社区范村,西临张溪社区砻篰塘、车家湾,北依谷里水库至双塘社区夏二组,是2014年全区规划建设的1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建设在突出怀旧主题的指导下,打造南京首个乡村趣味休闲体验运动村。徐家院村位于谷里街道南部片区,地处江宁区全域旅游生态廊道的核心区域,周边自然风光独特,生态环境优异。交通十分便利,农田面积达32 hm2,茶园、花卉林果分布四周,有利于构建景观农业。政府针对张溪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王家村发展目标,以花海带动农家餐饮和特色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收。然而,第二年政府无法再次大规模投入进行花卉种植,导致花海名存实亡。本研究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4个村庄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表1)。

3  乡村振兴视域下南京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考

南京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针对不同村庄的自身条件,无论是建设主体、资金主要来源还是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不同的形式[6]。在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可以将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的原因归为以下三点。

1)基于自身文化特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也是乡村的文化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基于本村的乡村文化,而不是照搬其他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才能在众多模式的美丽乡村中保持自身优势,长远发展[7]。如世凹桃园村以佛教文化和产业为主,薰衣草小镇以养身文化和产业为主,大生农业小镇以农业体验为主等。

2)多种运营模式结合,打造乡村产业振兴。谷里街道美丽乡村的建设运营模式,没有单纯靠政府管理,而是以社区为主要维护者,本着互利互赢的原则,以旅游公司的宣传为导向,通过与企业、旅游公司、农业产业联盟等多方合作,共同经营。建立社区、旅游和农业的三项互动,既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更好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形成农业一体化经营,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打造出谷里街道特色农业品牌的同时,也为旅游产业间接做了推广[8]。谷里街道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谷里的名气,解决了谷里街道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3)引进外来企业,实现可持续乡村振兴。谷里街道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吸引外来企业,通过和国企、私企、旅游公司合作,獲得长期发展。没有过分依赖政府财政拨款,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解决了就业问题。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振兴乡村、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大目标,这对于乡村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思考如何把握乡村发展的机遇,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富裕。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实现短期的快速增长,需要从长远角度,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景观特色,制定适合于本村的独特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倡导农民积极参与,引进外来企业,实现多种合作模式并存的新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要紧扣自身实际情况,以农民为核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文、经济、生态处于和谐状态的真正的乡村振兴[9]。

参考文献:

[1] 张万胜.资源型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6):184-188.

[2] 徐  宁,刘  沛,姚恒兴,等.“乡村振兴”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县现代农业区美丽乡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7):36-37.

[3] 黄  薇,史亚军.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J].农学学报,2015, 5(5):118-122.

[4] 杜  强.稳步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150-154.

[5] 张  野,赵新生.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作用力研究[J].农业经济,2018(9):44-46.

[6] 陈英华,杨学成.农村产业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机制研究[J].中州学刊,2017(8):35-39.

[7] 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22.

[8] 叶晨曦.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3):1-9.

[9] 朱  莹,王伟光,陈斯斯,等.浙江衢州市衢江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探讨[J].规划师,2013,29(8):113-117.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