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2019-12-02 11:24刘铁英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腕关节桡骨远端

刘铁英

(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

临床上桡骨骨折是临床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损伤,发病群体通常为年龄较大的群体,如果患者为稳定性的桡骨骨折,可以为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如患者为复杂型的桡骨骨折则一般为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常为患者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术进行治疗干预,但是因手术治疗存在较大的风险,手术以后患者容易存在有关节僵硬和关节畸形状况,容易导致患者腕关节活动受损,所以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所以在进行干预过程中,应该强化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治疗,以便于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本文针对于此分析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文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择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3例。本研究的观察组当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68.5±7.4)岁;本研究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65.8±6.4)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符合手术治疗的指征,并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表现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均选择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手术治疗以后为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配合,对照组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主要对患者进行体温、血压、脉搏、心率等各项常规指标的监测工作,对患者积极的进行伤口护理和观察,了解患者伤口的肿胀情况,为患者配合心理指导,积极干预相关并发症。对于本研究的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落实早期康复护理进行相关的干预和指导,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一般情况下会存在畏惧心理,不良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需要明确患者的病情,使患者了解病情的知识,讲解骨折的肢端血液循环情况,中后期以患者的功能锻炼为主要的护理要点,使患者了解病程情况,及时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的使患者配合治疗。(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之前,需要对于患者的各种状况进行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案,为患者讲解病情的注意事项,重点强调患者应该注意的事项,手术以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锻炼,根据锻炼方式,对患者进行具体的指导。(3)功能训练。需要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周密的观察,了解患者的固定状况,被动活动的时候应该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和皮肤温度等,为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必要的处理。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时应避免患者关节出现僵硬情况,促进患者骨质的迅速生长。(4)患肢护理。需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抬高软枕,使其大约能高出患者心脏20°左右,为患者选择三角巾,将患者的前臂屈肘,维持90°放置在患者的胸前进行吊挂和固定,并且适当的对于辅料包的松紧度进行调整。(5)腕关节功能训练。手术后1天为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使患者适当的进行手指指间关节的活动,保证患者掌指关节进行屈曲活动,每天为患者进行3次训练。手术1周以后将患者的相关活动逐渐转化为主动活动,有效的将训练时间进行适当的延长。1周后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增加对于前臂肌群的恢复训练,逐渐增加对患者训练的次数和时间。手术以后第2周开始为患者进行腕关节的旋转和屈伸,做好对患者的桡侧尺侧偏斜等训练,为患者进行相关的配合性按摩。

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如果患者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患者的腕关节得到完全恢复,可以进行相关的屈伸、旋转和握力,而且没有疼痛和麻木感,则说明患者临床治疗痊愈;如果患者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骨折部位完全愈合,腕关节功能基本得到恢复,可以进行一般程度的屈伸、旋转和抓握,并且没有疼痛,麻木感,说明患者临床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经过相关的干预和治疗以后,骨折部位基本愈合,患者腕关节部分功能得以恢复,可以进行相关的屈伸、旋转和抓握,说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则说明患者治疗无效[2]。评价所有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选择采用Cooney进行,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越好;采用MBI(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后生活状况进行评估,满分同样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同时调查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和屈曲活动度。

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选择采用IBM 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2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5 结果:评价本研究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本研究观察组为93.02%(40/43),对照组为74.42%(32/43),2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本研究2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情况,采用Cooney评分、MBI(改良Barthel指数)、背伸活动度和屈曲活动度进行评估,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2组患者的关节恢复状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关节恢复状况比较

讨 论

桡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僵硬和肿胀等相关病症,患者容易存在多种并发症。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尽快消除伤口肿胀和伤口疼痛情况,促进患者腕关节迅速的恢复,可改善肌肉萎缩,促使患者各个方面的功能得到恢复。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可以证实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的功能改善的效果。综上所述,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后,为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腕关节桡骨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腕关节痛:骨关节疾病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