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实现有效解读

2019-12-02 08:23杨爱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杨爱萍

[摘   要]有效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内涵,感悟文本情感,实现个性化解读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依托文本;有效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7-0001-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情感熏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解读也就成了所有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不能脱离文本设计教学,而是应该在依托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让学生在和文本的互动交流中,实现阅读体验的升华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立足文本诵读,体会情感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诵读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语文教师非常喜欢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验,而通过诵读能让学生获得直接的体会,让学生感悟到文本之美,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立足文本,让学生进行诵读,是有效的解读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修养。

《我与地坛》是一篇名篇佳作,作者是史铁生,这篇文章渗透了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于苦难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体验这样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预设目标之一,而就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学生得以走进文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读文本,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或者句子勾画出来,着重体会。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感的诵读:“同学们,即便我们是初读文本,相信大家也被文本中渗透的强烈情感深深感染了,这篇文章是史铁生的名篇,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情感意蕴丰富而且深刻,非常适合诵读,那么,我们就将文本的诵读作为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文本。”这样,教师将学生带入到文本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诵读深刻体会到作者与不幸顽强斗争的精神,实现了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情感意蕴丰富且深刻的文章,并让他们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文本的情感,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哲理,同时,诵读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可以在有效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抓住文本关键,丰富认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就要让他们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这样才能直击重点,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重点内容,就要对文本内容进行重组或者拓展,这样便能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感受。

《鸿门宴》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言文,故事性很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没有按照以往单纯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从文本所讲述的故事入手。首先,笔者为学生展示了鸿门宴这一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兴趣,在这一基础上,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鸿门宴》中有两个关键性的人物——刘邦和项羽,对于这两个人物,大家的评价存在很大的分歧。那么,你对这两个人物又有怎样的认识?请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讲一讲自己眼中的刘邦或者项羽。”笔者设计的这一问题涉及文本教学的关键内容,而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析人物形象,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让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的学习体验。在教学《鸿门宴》的过程中,笔者就抓住文本解读的重点,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过程可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可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依托文本练笔,学以致用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阅读之外,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说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随文练笔,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名篇,整篇文章的文笔优美,意境不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唯美的图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视频资料以及分析文字,让学生大体了解文本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你们对于《荷塘月色》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而且你们也都有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且对其进行了赏析,那么,你们能写出这样生动优美的文字吗?请大家抓住文本中的例句进行仿写,老师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加出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比喻句、排比句进行仿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立足于文本解读基础上的练笔,能够让学生有模仿的对象,更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升华学生的解读体验。

四、延伸文本内容,开阔视野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让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并且新课标中也对高中生的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立足文本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更加广阔的世界。

如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不仅仅让学生学习这一篇文章,而是引导学生关注名著,感悟作者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这也和学生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有关爱情的话题总是能够引起高中生的关注,学生经过激烈地讨论后,也收获了自己的体验。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成果,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实际上我国也有很多关于爱情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关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长篇小说《红楼梦》等,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感受一下古人的世界吧!”

这样,教师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的阅读领域更加开阔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文学修养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不应该脱离文本进行教学,而是应该充分挖掘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  参    考    文    献  ]

[1]  薛金涛.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16):225-226.

[2]  赵锋.有效品鉴,深入解读: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有效途径刍议[J].语文天地,2018(19):25-26.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论“读写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