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细读的古典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19-12-02 07:08崔丽梅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策略

崔丽梅

摘 要:语言构成了连接作者与读者的重要枢纽,也是理解诗文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教学,应该回归文本,细读语言。本文基于此,探讨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言细读;诗词教学;策略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家以语言表达内在情感,读者则通过语言感知情志。语言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重要枢纽,也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即内心情志,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而诗歌情感的抒发离不开语言这一重要载体。

一、语言细读的内涵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是象的载体,象是意的载体。诗歌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创作,在言的基础上形成象,象是保存诗人情思的载体,作者最终通过意象的选择实现自我的表达意图。陈建森则在王弼言、象、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古代诗词赏析的三个层次——细读,欣赏,言赏。

综上,语言细读,即从语言的角度入手,准确理解字词句章在诗词中的意义和作用,或谓过“言”关。语言细读是诗歌鉴赏的基础环节,欣赏者在语言细读的基础上感知作者情志。因诗歌语言不同于散文式的叙述语言,诗歌语言更追求语言的精炼和韵味。相比小说、散文、戏剧等体裁,诗歌更强调语言细读。

二、语言细读的误区

(一)以字词解释取代语言细读

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周先慎《漫谈古典诗歌的鉴赏》指出:了解词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欣赏诗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语言的了解上,很可能最终只是接触到一堆没用生命的语言材料。诗歌教学强调回归文本,细读语言,但诗歌教学绝不等同于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地解释会破坏诗歌的意境美。如辛弃疾《水龙吟》中“树犹如此”一句,如果仅从字面意思解释——树尚且是这样,就无从感知辛词的悲壮之情。

(二)以诗词鉴赏取代语言细读

现代社会对简单、快捷、高效等理念的追捧,催生了一系列文化快餐,戏说红楼,水煮三国,白话《史记》随处可见,名著精简本、缩写本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历史剧搬上银屏。喧嚣之下,唯独缺少了对原著的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快餐蜂拥而至,各式各样的诗歌鉴赏进入语文教师的视野。语文教学中,诗词赏析的阅读甚至取代了诗词文本的阅读。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刘乃昌先生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读为,虽然词的结尾失之低沉,这种故作超旷的写法,有时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另解:词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却未曾施展抱负。自嘲的背后饱含词人对自身坎坷身世的无限沉痛感慨。邓荫柯编著的《中华诗词名篇解读》也谈及此句,“酹”,以酒洒地祭奠之意。它抵达了豪放派吟咏的最高境界,此等笔墨、韵致、胸襟,只有千古奇才的苏东坡为之。

以上理解自然精彩,但如果语文教师只阅读诗词鉴赏,而放弃对诗歌语言本身的细读,势必会在诗词鉴賞的导向下形成先入为主的理解,甚至陷入疑惑,苏轼的人生态度是超旷、故作超旷还是消极。赏析词固然优美,但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而言,显得过于空泛,浮光掠影式地分析难以激起诗词学习者情感上的共鸣。

回到语言本身,细读“江月”二字,最接近其含义的有苏轼的《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生命的短暂与渺小,在永恒在江水与明月面前不值一提,而你我共同享有这份江月。“一尊还酹江月”,非诗人故作超旷语。人生如梦,即使是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荣辱得失在永恒的江月面前黯然失色,不如尽情地去享受清风与明月。这才是苏轼真正的豁达之处,而唯有抛开各式的鉴赏,回到语言本身的细读,才能感悟这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语言细读的策略

(一)以问题形式展开语言细读

问题的有效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文本的语言细读。以苏轼《定风波》为例,开篇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实际教学中一般简单提及:诗人在途中遇雨,这是自然之雨,又是人生之雨,一语双关。如此解读自然谈不上错误,但让诗歌的学习显得索然无味,让学生对苏轼豁达人生的理解流于表面。

针对开篇一句,教师可从字词入手,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细读,并在此基础上感知诗歌的情感。问题一:莫听是什么意思(不听,不要听);问题二:“穿林打叶”,声音的强度如何(穿、打二字,可见声音强度之大);问题三:一个“莫”字告诉读者,声音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强加,请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分析。整合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诗人正处于人生低谷。雨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诗人的内心深处。作者对外界主观强加于己的声音,即诽谤之声(乌台诗案)选择不听,不是逃避,而是内心的释然。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开篇七组叠词,历来为世人传诵。语文教学中,对七组叠词赞美有加,分析却不足,且很少能从细微处入手。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从语言细读的角度分层级设置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感悟词人的切身之痛。问题一:开篇“寻寻觅觅”四字,寻和觅分别是什么意思?(寻,寻找;觅,仔仔细细地找);问题二,诗人找了又找,仔仔细细地找,到底在寻找什么?(青春,家人,故土);问题三:作者反复寻找的结果是什么?(诗人努力寻找,却一无所获,唯有冷清相伴。冷,是天气的写照,又是诗人身体的感受,清则是空间与时间概念的综合体);问题四:作者寻寻觅觅后后为何发出“凄凄惨惨戚戚”的感慨(人到晚年,国破家亡,爱人离去,内心凄凉,人生惨痛);问题五:“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一句,乍是什么意思,整句话如何理解?(乍,天气刚刚回暖,又陷入寒冷中。恰如作者的心情,刚刚沉浸在对过往美好一瞬间的回忆中,又被拉回到现实,而一个人如果体味过幸福的味道,又丧失了幸福,远比一个从未体过验幸福的人痛得深切)。

(二)以典故为突破点展开语言细读

诗歌语言的细读,基于教师丰富的古典文化知识积淀,同时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典故为突破点查阅相关史料,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阅读指导。

辛弃疾的词以用典著称,某些词中甚至达到了一句一典。“树犹如此”一句,教师在课前可向学生指定相关阅读篇目,如庾信《枯树赋》《世说新语·言语》《柳赋》,要求学生找出与“树犹如此”情感相似的文段。学生通常能找到以下文句,“昔年树柳,依依江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枯树赋》);又《世说新语·言语》: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曹丕《柳赋》云:“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感遗物而怀故,俛惆怅以伤情。”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者的共同点,由此体会词人内心的悲壮之情,激发学生对自我生命的思考。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人生的沧桑之感非古人所独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因“柳”而生发出一种古今共通的感慨。

(三)诵读指导下的“语言细读”

诗歌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反复吟咏,方能感受其声律与情思之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字词句章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指导。如《诗经·氓》篇,“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字面意思看,诗歌描写了女子生活的劳苦以及被丈夫遗弃后内心的伤痛。一节中,共出现六次“矣”,音调为上声,与其他音调相比最具起伏变化。“矣”,又接近于人叹气时发出的“哎”,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处,便可通过语言层面感知女子内心泣血的哀叹。

四、结语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诗歌以其含蓄精炼的语言承载了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回到語言的细读,更多地关注语言本身,我们才能在凝练的语言中感受诗歌的魅力,观照到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走得太远,不要忘记如何出发。当迷惑于五花八门的教学策略时,我们应该看到,从文本出发,基于语言细读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才是诗歌教学的根本,各种争奇斗艳的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则是锦上添花。正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言: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基于语言细读基础上的古典诗歌教学,方可开出繁盛的魅力之花。

参考文献

[1] 邓荫柯.中华诗词名篇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 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 何婷婷.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浅析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方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注重诗词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