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创作感悟

2019-12-02 07:42孙春龙
书画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统绘画人物画山水画

孙春龙

关键词:传统绘画;人物画;山水画;水墨语言形式

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笔者承担了其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创作。这个创作选题没有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具体的人物可以表现,而是一个在发展规划建设中的宏伟蓝图。当时的山东半岛正处于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更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市场广阔,往来交易发达,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笔者的创作构思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为着眼点,即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笔者在构思之初就打算将经济区的建设场景与中国传统人物画和山水画进行融合,再结合自身的创作状态和艺术语言,从独特的观察视角,以水墨语言形式去表现建设的场面,以期体现出时代性与现实关怀。

要让作品打动自己和观众,构图、形象塑造、色彩、水墨技巧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整个画面的气韵。这就需要画家潜心思考,细心观察,从大量的素材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最符合作品需要的元素,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画家的思想化成合一的气韵,使画面中对立矛盾的元素发生关系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散发出一种力,一种打动人心的力。

整个作品,笔者以建设者群像为主,而没有将作品局限于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这使笔者可以更自由、更主观地跨越时空去表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既要表现经济区建设场面的宏大,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性,又要和所要表达的形式语言相匹配,更要反映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和时代语言特色,最终笔者选择用水墨来表现。如此大尺幅的作品笔者是初次画,这就需要对水墨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笔者格外着意于画面的构图及人物的位置经营。画面构图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画面中的蓝灰色代表着海洋,下面密密麻麻的楼房象征着城市的巨大变迁。画面两边用大的建筑框架和帆船的造型,撑起画面,形成往上拔的一个势,略带俯视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富有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感,利于宏大场面的表现。中、下部画面以建设者群像为主,突出建设者在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人物的动态大体轮廓画出后,先画素描稿,再上水墨稿。人物构图采取纪念碑和金字塔的构图方式,突出人物在画面中的稳定性,并以虚实对比和浮雕式的刻画,突出各行业人物的精神面貌。笔者在人物之间穿插了楼群、港口等元素,使画面充满了超越时空的感觉,从而让画面更丰富。整个画面取逆光的角度进行俯视构图,以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视角来描绘经济区的建设场景,使画面显得更加深、广、远,展现出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宏伟蓝图。

笔者追求画面形式构成的整体性,强调画面大的构成关系、黑白灰、形式感、虚实取舍。整个色调以灰、白、蓝、绿色调为主。画面上虚虚实实,即使在某个人身上也看不到实在的东西,画面上的一切都不明确,而一切又可以被感知。这种若有若无的虚实效果展现了作品的自由、梦幻和蓝色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变迁。

绘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最关键之处是画面人物形象的选择和刻画。人物的刻画是画的灵魂所在。如果人物形象空洞苍白、缺乏说服力,最后作品就会变成一幅看图说文的简单图解。为获取生动形象,笔者深入建筑工地进行实景拍摄,获得了很多建筑工人的照片。畫面中人物组合的疏密关系、高低起伏的位置经营是画面整体性的灵魂,于是笔者选择了纪念碑和金字塔的构图形式,使画面具有了很强的稳定性,又不失主动性。在绘制过程中,几乎每个部分都不是一次画到位的,而是全面铺开,同时绘制,多次调整完成的。

一件作品不仅要展示外在形式,更要展示其中的内涵。一件没有内涵的作品,只有浮浅之态,会让人观之生厌;相反,有内涵的作品,简约中自有从容大雅的气质,会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作品是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如果观众通过这样的作品产生共鸣与反思,那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就真正实现了。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笔者通过创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将现代科技发展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从一个画家独特的观察视角,以水墨语言形式去表现美好的时代画面,在创作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以积极跟进时代发展的脚步。

猜你喜欢
传统绘画人物画山水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论孔子美学对传统绘画的影响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