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创面的治疗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2-03 00:39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负压泡沫创面

汪 杰

(重庆红楼医院 , 重庆 400084 )

骨创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空中作业的要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等都会造成骨创伤。骨创伤患者经常伴随发生创面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是指人体的皮肤、肌肉、神经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软组织损伤受到外力(拉扯、压迫等)的作用超过其可以承受的极限时,会造成损伤。软组织损伤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而且若损伤严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和创面。如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会导致截肢,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过去传统的治疗手段即是换药治疗,最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该技术是指利用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将皮肤覆盖,接着用半透膜封闭,最后将引流管与负电压电源接通来进行治疗。创口的负压状态可以促进创伤处分泌物、细菌的引流,改善创伤处血循环,促进肉芽生长。该技术的负压作用均匀、有效,创口的流出液经过医用泡沫的过滤,不易堵塞。可以隔绝外界的病原菌,防止感染。创面处于湿润的环境下更加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另外,此技术还可以缓解创伤面周围的水肿。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无精神障碍、无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9例,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为(41.0±6.3)岁,上肢创伤患者20例,下肢创伤患者13例,躯干创伤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42.0±5.3)岁,上肢创伤患者17例,下肢创伤患者15例,躯干创伤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换药治疗,具体方法是: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清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依据患者的具体损伤情况对患者的肌腱、神经、血管等进行修复。创伤面覆盖纱布,然后对患者进行引流和换药。观察组患者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首先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清理,去除失活的组织、存在的异物,暴露患者的残腔,将VSD材料覆盖创伤面,利用半透膜对创伤面进行封闭。放置引流管并确保引流管没有打折,不会出现堵塞,接通负电压电源进行引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跳、血压等,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流量。更换引流瓶时的操作为:首先用水夹将引流管夹住,关闭负电压电源再更换引流瓶。否则容易出现引流液倒流,对电源造成损害。同时要嘱咐患者不得拉扯、弯折引流管,以免造成引流管损坏。

3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2组接受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治疗后创伤面积、使用药物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感染的发生率。

5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使用药物的时间都比对照组患者要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创伤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表2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n,%)

讨 论

负压引流封闭技术是一种处理创伤的新技术,主要用到的材料包括VSD材料、半透膜、引流管和负电压电源。可以用于软组织挫伤、大面积血肿和积液、开放型骨折和关节腔感染需要引流的患者。该技术的可以调节胶原酶和明胶酶的活性,缓解创面的免疫反应,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改善创面局部的血流。但是负压引流封闭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清除创口部位的异物和分泌物时要彻底;(2)放置泡沫时要保证泡沫接触整个的创伤面,可以裁剪多块泡沫。引流管的侧面和顶部要保证全部埋在泡沫中,如有需要可以放置多根引流管;(3)确保创伤面的封闭;(4)间歇性治疗比持续性治疗效果更好;但是该方法的费用较贵,引流液富含大量蛋白,预防患者出现负氮平衡。本研究中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负压引流封闭技术,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中采用负压引流封闭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负压泡沫创面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废弃的泡沫盒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搞死”国家的泡沫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好泡沫与坏泡沫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