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结合口服步趋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9-12-03 00:39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针灸

于 杰

(辽宁奉天中医院 (东院区 ) 中医骨伤科 , 辽宁 沈阳 110000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因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骨质增生,可导致患侧关节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变形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存在较高的致残风险。中医研究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风寒湿痹型为主,温针灸联合中药汤剂内服在临床应用中较多,为进一步探明该疗法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9例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比分析了温针灸、口服步趋汤和两者联合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9例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步趋汤组和联合组,各23例。3组患者均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 版)》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经中医辨证分析属风寒湿痹型[1]。纳入标准:首诊的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近1个月内未使用相关治疗药物;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手术治疗史者;患侧关节畸形者,无法耐受治疗者;合并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或继发肌肉、神经疾病者;合并膝关节严重创伤;认知功能或交流功能异常者;合并重性精神疾病者。联合组,男 13 例,女1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12±17.0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63±1.41)年。步趋汤组:男14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58±16.65)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68±1.33)岁。温针灸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03±17.1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63±1.37)年。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取穴:足三里、阳陵泉、外膝眼、内膝眼、血海、鹤顶;患者坐位,局部消毒,取2寸毫针直刺,行针得气后,针尾套上 2m长艾条,点燃,留针30分钟,1次/d。以4周为1个疗程。步趋汤组口服步趋汤治疗,方剂组成:忍冬藤20g、茯苓20g、苍术15g、黄柏10g、牛膝10g、丹参15、桃仁10g、川芎15g、红花10g、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0g、附子9g,桂枝15g,薏苡仁20g;根据体质和具体病情加减;每天取1剂药物,加入800ml水煎至200-300ml,分早晚2次服用。以4周为1个疗程。联合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步趋汤治疗,具体方法同温针灸组和步趋汤组。

3 观察指标:(1)疗效判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治愈,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活动受限、晨僵、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关节屈伸、活动能力;显效,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或活动时轻微疼痛,活动受限、晨僵、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关节屈伸、活动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关节疼痛减轻,活动受限、晨僵、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有改善,关节屈伸、活动能力显著提升;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2)膝关节疼痛改善效果评估。2组患者治疗期间密切关注其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3]评估疼痛情况,评分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统计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天后、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评分变化。

5 结果

5.1 3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温针灸组和步趋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温针灸组和步趋汤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较(n,%)

5.2 3组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治疗3天后、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温针灸组和步趋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引起膝关节骨质增生,病理进程进展较慢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明显的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等膝关节症状,需尽早治疗。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采取辩证分治疗法,针对性治疗各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法多样,且疗效可靠[4]。

中医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为中医“痹症”、“骨痹”的范畴,风寒湿痹型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分型,其病机主要为体虚气弱,正气不足,肝肾亏虚、腆理空疏,风寒湿三气杂至而成痹,并导致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风、寒、湿邪侵入膝关节是该病的重要诱因,而气血亏虚、精血亏损、经络阻滞,筋骨皮肤失其濡养,则为该病的根本,故该证属本虚标实之证,应采取内调与外治相结合的疗法[5-7]。中医温针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效果,改善患者症状较好,但是仍需调理患者根本[8]。步趋汤具有补肾健脾、活血通络、散寒除湿、祛风除痹的良好效果,其与温针灸联用,对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较为对症。为此,本次研究对温针灸结合口服步趋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温针灸组(18/23,78.26%)和步趋汤(17/23,73.91%)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组(22/23,95.6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温针灸组和步趋汤组,组间差异P<0.05,3组疼痛评分比较,联合组治疗3天后(4.06±1.02)分、治疗1周后(3.16±1.58)分、治疗2周后(2.52±1.02)分、治疗4周后(1.96±0.65)分,评分均显著低于温针灸组(5.02±1.12)分,(4.82±1.39)分、(3.26±1.58)分、(3.12±1.02)分和步趋汤组(4.91±1.32)分、(4.89±1.24)分、(3.41±1.02)分、(3.37±0.97)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两者联合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可快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温针灸结合口服步趋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较好,可快速改善患者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骨性关节炎针灸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