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害虫“双胞胎”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2019-12-03 09:16肖强
中国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尺蠖斑纹黑点

肖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和灰茶尺 蠖(E.grisescens)是茶树害虫尺蠖类的2 个近缘种,也是茶园中最主要的食叶类害虫,常年发生,严重时可将茶树叶片食尽,对茶叶产量影响较大。由于这2 个近缘种在外部形态上极其相似,难以区分,茶树植保工作者和基层技术人员长期以来都把它们看作为1 个种,统称为茶尺蠖。茶尺蠖病毒是茶尺蠖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已开发成为生物农药,而在过去实际使用时发现不同茶区茶尺蠖对茶尺蠖病毒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由此开启了茶尺蠖种的归属研究[1-3]。2014年,姜楠等[4]研究明确了它们是2个种——茶尺蠖和灰茶尺蠖,这2个种是茶园害虫的1对“双胞胎”。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区分有经典和现代的两种方法,那就是生殖器解剖和分子检测。不过都需要在一定的实验室条件下,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但是,作为基层茶叶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快速识别这对“双胞胎”呢?

1.地理分布

可以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地理分布来区别这2 个近缘种。现有的研究表明,茶尺蠖在浙江省主要分布于钱塘江以北,另外安徽郎溪以东和江苏大部分茶区有发生,其分布范围比较小[5-7]。灰茶尺蠖则分布于全国大部分产茶省,分布的范围比较广[6-7]。少数地区两者同时存在,2个近缘种的混发区为浙、苏、皖交界区域,呈带状分布。

2.成虫前后翅鳞片上纹路

可以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成虫前后翅鳞片上的纹路加以辨别。一般来说,鳞翅目成虫的翅面鳞片上有基线、内横线、中线、外横线和亚外缘线等5条纹路,而两近缘种尺蠖成虫形态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前翅和后翅的外横线上。茶尺蠖前翅的外横线中部向后突出,从突出处至前缘的一段纹路较平直(图1a,图2a);后翅的外横线呈起伏较大的波状纹(图1b,图2b)。灰茶尺蠖前翅的外横线相对呈圆弧形,纹路没有平直部分(图1c,图2c);后翅的外横线较平直,起伏较小(图1d,图2d)[8]。

图1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成虫形态比较

图2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成虫翅脉鉴别特征模式图

3.高龄幼虫背板斑纹

可以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高龄幼虫背板上的斑纹进行鉴别。通过细致观察可以发现,茶尺蠖和灰茶尺蠖高龄幼虫的第二腹节背面的八字纹形态及其附近4个黑点的明显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图3)[8]。茶尺蠖高龄幼虫第二腹节背面的八字形黑色斑纹较细长,前面的1对黑点被八字形黑色斑纹遮盖或部分遮盖,后面的1对黑点清晰可见;灰茶尺蠖高龄幼虫第二腹节背面的八字形黑斑较粗短,该节前、后2对黑点均清晰可见(图4)[7]。

图3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形态比较

图4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鉴别特征模式图

生产实践中,基层茶叶工作者从2个近缘种的地理分布就很容易判断是哪个种,有必要的话再从成虫翅鳞片上纹路和幼虫背板斑纹来区分。这一方法非常适宜茶树植保工作者和基层技术人员快速识别2个近缘种茶尺蠖,有利于精准指导田间防治。

猜你喜欢
尺蠖斑纹黑点
桉树尺蠖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白菜长黑点还能吃吗?
茄子四种『黑点子』病巧防治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救命的黑点
绕远的斑纹鹿
果蔬上长了黑点还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