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茶叶加工清洁化改造探讨

2019-12-03 09:16田洪武张雯婧何孝延
中国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宁德市全市茶叶

田洪武,张雯婧,何孝延

1.宁德市茶业管理局,352100;2.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350003

宁德市是福建省产茶大市,产茶历史悠久,2018年,全市茶园面积5.7 万hm2,茶叶产量9.98万t,毛茶产值35.48 亿元,居全国产茶地市前列。茶产业作为宁德乡村振兴的增长点、宁德现代特色农业的亮点,作用不断凸显。目前,宁德茶产业依然存在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制约了茶产业进一步发展。为此,自2010年起宁德市开展以“节能、降耗、安全、增效”为目标的茶叶加工清洁化改造与设备提升工作,着力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和设备的升级换代,提高茶叶初制加工产品清洁化生产水平。至2017年,全市共投入4.7 亿元,其中财政资金0.8 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3.9 亿元,累计推动421家初制加工厂清洁化改造,引进全自动不落地生产线、色选机等先进生产设备453台(套),大大提高了宁德市茶叶清洁化生产水平,促进全市茶产业提质增效。

一、实施内容

1.生产环境清洁化

实施《食品加工制作许可证制度》,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要求,对车间内地面、墙体、门窗等食品加工场地进行更新建设或改造,对车间内排湿、防蝇、防虫、防鼠等设备进行更新、完善。同时对厂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达到道路便捷、环境绿化、厂区美化的标准。通过推行生产环境清洁化,实现洁净生产。

2.加工燃料清洁化

全面推广电、气等可再生洁净能源,淘汰原始落后的柴火热能供应方式,实现茶叶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降低茶叶生产成本。通过推行茶叶加工燃料清洁化,实现环保生产。

3.设备清洁化

茶厂重点推广连续化、清洁化不落地生产线,提高茶叶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推行加工设备清洁化,实现安全生产。

4.流程清洁化

针对茶叶生产的每一道工序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如茶叶开采前对加工车间的清理消毒,制茶车间防尘设置以及制茶人员进入厂房前的消毒准备等,将清洁化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推行加工流程清洁化,实现规范生产。

二、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体系建设,确保项目推广取得实效

依托省、市、县三级农业科技组织体系,在市县两级组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纽带,加快清洁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普及应用,推动茶叶清洁化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2.加快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组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茶类结构,切实抓好相应加工机械的配套和加工技术的推广。修订并颁布实施了《福鼎白茶》《坦洋工夫》实物样国家标准2 项,《金闽红》《花果香坦洋工夫——闽科红》《周宁高山云雾茶》《寿宁高山白茶》等团体标准8项。

3.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各县(市、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搭建茶叶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形成茶叶加工科技创新队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行业进步和产业升级。项目实施期间,共获得加工和机械创新发明专利9 项,实用新型20 多项,其中“清洁化复式萎凋白茶”获201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提升茶叶品质的加工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获2014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加强培训推广,提高涉茶人员综合素质

各项目县以“提高茶叶质量”为主题,以提高茶农生产经营技术和技能水平为重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户培育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法规。分发《农业五新手册》《无公害茶叶加工栽培技术》《福鼎白茶》标准、《周宁高山云雾茶》标准、《寿宁高山茶》标准等宣传资料,及时将法规知识、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等送进千家万户,有效提高了全市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提升了宁德市茶产业的竞争力。初步统计,项目实施期间,全市共举办培训班500 多期,培训3 000多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万多份。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茶叶加工清洁化改造与设备提升工作,不仅起到了提升宁德市优势茶产业的积极作用,而且激发了广大生产者的积极性,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效推动了宁德市茶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设备改造提升,增加清洁化生产线、自动化色选拣梗机等设备,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据统计1台色选机可代替100个女工的工作量。

因时间跨较度大,不同企业不同茶类也有所差异,为简化计算,结合生产实践,选取5 个项目实施点进行统计。

5 家企业有不同情况的设备改造提升,经过3 a 稳定生产,通过计算平均1 台设备每年可节约成本来测算7年来投入设备所降低的成本(表1)。

计算公式:

每台设备年节约成本=年节约人工×加工时间×人均工资/台数

单位规模每台设备年节约成本=5 家企业年节约总成本/5家企业设备总数

根据上述公式可得每台设备年节约成本21.75万元。2011—2016年,全市总计新增茶叶清洁化设备453 台(套/条)(表2)。截至2016年,累计投入使用清洁化设备1859 台(套/条),新增清洁化设备共节约成本40 433.25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升了全市茶叶清洁加工技术和水平,使全市茶叶质量明显提高,提升了茶叶产品附加值,提高了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同时,通过项目实施,推广清洁化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效益显著。

表1 茶叶设备提升推广应用节本增效情况

表2 清洁化设备项目年度新增情况 台(套/条)

2.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通过项目实施,改造茶叶加工卫生条件,推广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茶叶卫生质量水平明显改善,近几年来茶叶检测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同时,茶叶质量的提升也带动了茶叶出口量的增长,据统计2016年全市茶叶出口量3 338.24 t,货值10 500 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56.29%和1 150.74%。

3.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是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项目的实施,宁德市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 家,省部级龙头企业49 家,茶叶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4.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项目实施有效提升了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进而带动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发展,形成集体品牌与企业品牌良性互动发展。全市拥有“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等10 件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件,知名商标总量居全省设区市前列。“福鼎白茶”连续8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2017年品牌评估价值35.53亿元,位列全国第三,并被评为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公用品牌和最具品牌经营力的三大品牌之首。“坦洋工夫”2017年品牌评估价值26.39 亿元,位列全国第十,并荣获“最具品牌带动力的三大品牌”。2017年“天山绿茶”品牌价值评估达13.4 亿元[1]。

四、存在问题

目前茶叶清洁化加工效益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和SC取证企业中。在实际生产中,依旧有部分茶叶在市场上散装交易,无法实现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使高品质茶叶产品优势不明显,从而对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在普通茶中的推广与应用有一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清洁化生产提高普通大宗茶的经济效益,需要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宁德市全市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