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2019-12-06 02:36宋晗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宋晗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重要的方式之一,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以粗放式为主,这种制度在今天,无法顺应时代要求,因此管理形式的改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资金使用率以及行政企业职能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利用精细化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是行政职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过程中,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是否规范将标志着行政单位是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084—02

1950年,日本的丰田公司正式提出“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在显示出其管理优势之后,这种理念迅速风靡全世界,被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可称为管理工程;它以可控制的风险为前提,目标是最大化地实现经济收益。

一、财务管理精细化

(一)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含义

財务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主要的要求是要做到细致、准确,精细化管理与财务管理尤为契合。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是一种高价值、高效的管理方式,涉及的范围广泛且内容深入。财务管理运用的手段是以资金管理为主,以资金的运转为纽带,不但能全面掌握财务管理各个阶段的控制力度,还能使每个单元流畅运转,形成一个整体。财务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来实现对财务系统的管制。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强化重要环节的基础上兼顾薄弱环节,促使财务管理得到有效发展。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特征

1.从重点抓起,兼顾其他环节

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能够统筹全局,在掌握重点环节的时还能兼顾以往粗放型管理中忽略的一些问题,从而全面地整理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方法。

2.精细管理的专业化

财务管理中的精细化除了在管理的制度上实现专业的配置,在人员的选拔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细化管理需要配备的是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这种专业人员不但要具备高素质,还要具有专业的精细化知识技能,如果在人员的选拔及配备上出现问题,那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无法实现对财务环节的有效改善。

3.精细管理的系统化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说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各个环节,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和有效运用。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随着精细化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应用,出现了很多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似乎并没有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甚至在管理时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今,我国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经常出现财务工作报表与单位实际财务能力相脱离的现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常随单位领导制定的规则而变化。如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正处在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阶段,新的财政法规也需要各事业单位加紧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精细化管理推行状况并不乐观。

(二)财务核算差强人意

我国事业单位的核算环节相对薄弱,事业单位的核算主要方式是以现金为基础,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对成本进行总结,也就不能在成本控制上作出规划,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

(三)财会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的性质不同,事业单位的财务相对简单,不需要进行财务的成本核算。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招聘时,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都比较低,对精细化管理的推行有抵触情绪。

三、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方式

在财务的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逐渐地会显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行政制度方面的,有些是财务人员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了解问题的种类及原因,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领导加强决策,财务人员以身作则。只有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才能真正地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好保障。事业单位的主管领导要重新对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认识到财务工作对于整个事业单位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给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针对性地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逐渐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

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级工作人员要遵守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违反制度的人员进行处罚和通报批评,在进行决策以及制度的制定的过程中,要从精细化的理念着手。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在提升自己的财务专业能力的前提下,还要转变观念,应用精细化管理,遵守职业道德,不乱报账,以帮助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运作。

(二)应用新型技术进行精细化的辅助操作

随着社会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辅助精细化管理体系,可以将日常的财务管理通过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力,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率。

(三)改革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实现精细化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就是降低事业单位的运作成本,以此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在以往的财务管理的问题上,财务管理人员和事业单位对内部的成本控制概念极其缺乏。因此,想要更好地实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就应该做到内部的成本控制,从而有效地节约资金,确保各项工作环节顺利进行。

1.细化预算管理方式

要对所在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有合理的规划,体现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宏观指导作用。预算的作用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保障。在编制预算时,首先要做好准备,进行前期的调查研究,了解资金的大致使用范围,对资金的使用方式有详细的记录,并有完整的应急方案,做到实际资金使用情况与前期预算基本一致。细化预算的管理方式,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价值。

2.成本核算实行精细化管理

成本核算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方式,比较有效的是对成本核算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实现科学管理,这需要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相互结合,探索出符合实际可操作的管理方法。

3.制定精细化内外监督制度

第一,内部监督。对财务管理工作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全面检查和抽查,充分发挥内部的监督作用,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对于存在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止损并加以改正。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在内部监督的过程中,对短期和长期的资金流动都有合理的维护与控制,包括对成本的控制,确保财务流通的安全。第二,外部监督。配合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成立监察小组,对财务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反映解决。在此过程中,要利用科学的手段,合理规范地进行监督,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结合,不断提高财务的安全性和透明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精细化不仅能有效改善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还能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做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针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应该积极进行改善财务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贾黎星.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7).

[2]刘文文.新时期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路径[J].商场现代化,2019(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