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5000亿美元资产只用25人

2019-12-06 07:59李超
销售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哈撒伯克希尔

李超

近年来巴菲特的崇拜者们一直将 “伯克希尔模式”作为“圣经”,致力于通过大手笔的国内外收购,打造“保险+投资”的商业模式。

作为该模式的“始作俑者”,巴菲特在1965年收购了前身为纺织厂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经过50年的发展和并购,伯克希尔已成为涉足保险、铁路、能源、工业、投资等业务的多元化集团。根据并购数据库SDC的统计,仅在1980—2015年8月底间,巴菲特就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及旗下子公司开展了约904笔收购。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子公司已达80多家,员工总数超过27万人。根据2015年7月底,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500强”排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次蝉联第14位,排名甚至超过了苹果公司、通用电气、安盛、通用汽车等一众家喻户晓的跨国企业。

而投资者可能很难想象,与如此频繁的收购和目前庞大的集团资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伯克希尔总部仅仅只有25名员工。巴菲特如何用这个“微型总部”完成纷繁复杂的运营管理和投后管理呢?

“25人总部”掌握最核心的职能

想要了解伯克希尔神秘的“25人总部”,必须首先理解伯克希尔的组织架构。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总部需要統筹和管理旗下的保险业务、非保险的产业运营和投资业务,但是一般人很难想象这竟然是由一个25人的总部完成的。伯克希尔的总部竟然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只在Kiewit Plaza大厦的14层租了半层楼做办公室。巴菲特曾说:“我在这座大楼里办公已经有50年了。我非常喜爱这座大楼和大楼的业主。他们特别给我优惠的租金。我在这里非常开心。”巴菲特的办公室只有16平方米,没有一台电脑 ,最多的是各种报刊杂志。

对于神秘的“25人总部”,这个团队中主要包括巴菲特和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CFO马克哈姆·伯格,巴菲特的助手兼秘书格拉迪斯·凯瑟,投资助理比尔·斯科特,此外还有两名秘书、一名接待员、三名会计师、一个股票经纪人、一个财务主管以及保险经理。与一般公司相比,伯克希尔·哈撒韦没有律师,没有战略规划师,没有公共关系部门或是人事部门,也没有门卫、司机、信使或者顾问等后勤人员。也不像其他现代金融企业一样,拥有一排排坐在电脑终端前的金融分析师。

公司这种简单的风格是巴菲特特意安排的,以使机构尽可能风格简约。他认为一个公司如果有太多的领导层,反而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如果他雇了一层楼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肯定会自己去找点儿可做的买卖;如果他聘请了律师,毫无疑问他们就会找人打官司。“一个机构精干的组织会把时间都花在打理业务上,而不是花在协调人际关系上。”

这“25人总部”需要承担的职责有哪些呢?伯克希尔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对此有详细的阐述:第一,管理所有的证券投资业务,它们通常属于伯克希尔的灾害保险公司;第二,负责选择所有重要子公司的CEO以及他们的继任者;第三,负责撰写年度报告中的重要材料和其他重要文件;第四,负责寻找潜在的收购目标;第五,调配现金和贷款。

从上述职责看,巴菲特仅将资金调配、投资、重要的人事任命、寻找潜在的收购目标和年度报告的撰写等最核心的工作集中于总部。而对横向的各个业务单元,或纵向人事、采购、投资、研究、行政等职能,均未分化出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职能精简”。

温和的投后管理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除了与巴菲特擅长投资密切相关外,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并购,甚至连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本身也是巴菲特在1965年收购后改造的产物。与美国PE基金中流行的“杠杆收购”不同,他很少动用债务,而且一旦选定收购对象,基本都会运营很长时间,很少会选择出售,这也决定了他在收购完成后的管理方式上很少会采用“门口的野蛮人”式的做法。

最典型的例子是巴菲特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收购。伯克希尔和哈撒韦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组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新的公司当时堪称纺织界的巨人,有14家工厂,12000多名工人,年销售额高达1.12亿美元。但随着供过于求和行业转移,到1961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剩下7家工厂了。尽管在此之前的三年,公司共注入了1100万美元,但是生意鲜有起色。到了1962年,也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完成现代化改造的那一年,它的运营亏损竟然高达220万美元。到1963年初,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已经跌到每股8.125美元,比1955年缩水了45%。但它的每股运营资本都高达16.5美元,因此,公司股票看上去实在是片价值洼地。

巴菲特从1962年末开始陆续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到1965年巴菲特获得了该公司的控股权,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剩下两家工厂,累计净亏损超过1010万美元,资产减少了一半,而且只剩下2300名工人。巴菲特任命该公司原负责生产的副总裁肯·蔡斯担任CEO,全权负责经营事宜,而他自己只负责看管资金。

巴菲特会亲自过问每一笔资金的用处,甚至连办公室添置一把削笔刀的费用也不例外。伯克希尔·哈撒韦财务委员会的会议记录表明,任何一笔费用都难以逃脱巴菲特的掌控。在给蔡斯的信中,在谈到资金难以回笼的风险时,巴菲特特意提醒他除了现金之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同样,我们也要更严格地审查我们的客户,确保他们不要赖账。如果有人拖欠付款,那么只有当他们偿还过去所有的欠款,并且连支票也结清以后,才能给他们继续发货。”在巴菲特和蔡斯共同管理公司的头两年里,纺织品市场一派繁荣,因而公司获利丰厚。蔡斯按照巴菲特的要求不断削减公司的库存和固定资产。但是,巴菲特并没有把赚到的钱重新投到纺织厂里去。

巴菲特经典语录

猜你喜欢
哈撒伯克希尔
第七页 知识点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一棵活了200 岁的树(二)
一颗活了200岁的树(一)
新高 特雷·伯克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阁楼上的光
10亿美元巴菲特买入苹果股票
罗兰·希尔与邮票
巴菲特捐28.4亿美元
伯克的隐喻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