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之“文化适应”假说与课堂教学

2019-12-06 07:39张耀月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汉语教学

张耀月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指的是学习者以何种方式学习母语以外的另一门语言。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二语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各种因素。本文选取美国学者舒曼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以汉语教学为例,讨论其与汉语教学的关系,对汉语教学的启示,以及学界对此假说的不同看法。

关键词:文化适应假说;社会距离;心理距离;汉语教学

一、引言

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西方学者们对其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证与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式,如由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理论,Larry 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Chomsky“普遍语法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式对探究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促进第二语言教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有的理论影响不小,但是尚未得到足够的科学数据实验的实证,只能称之为假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视角出现转变,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其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构成了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模式,由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二语习得研究盛行,西方学者在其研究基础上也提出了很多相关理论,本文主要分析由舒曼(Schumann)1986 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之“文化适应”假说

“文化适应”是处于不同文化社团的人们在进行持续交际时,受到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影响所产生的变化。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适应”理论模式是美国学者舒曼Schuman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舒曼提出该假设是为了解释因为文化适应问题而造成的语言习得停滞不前的现象。

舒曼对文化适应模式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舒曼基于对其二语习得的研究(研究对象:一语为西班牙语,二语为英语)提出了“洋泾浜假设”以及影响文化适应的两个因素:社会距离、心理距离。普遍认为,在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中,“社会距离”占据决定性地位,只有当社会因素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时候,心理距离才会起作用。但部分学者认为,心理距离是否有重要作用,关键看有无目的语环境,“文化适应”模式本身是基于自然习得环境中的,在非目的语社会环境中,可能心理距离的影响明显强于社会距离。

第二阶段舒曼完善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且赋予其新的名称,即:“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舒曼認为:文化适应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这与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相联系。

第三阶段,舒曼在1986年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将文化适应分为两种类型“同化与非同化”,“同化”指学习者希望被目的语社团的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完全同化;而在“非同化”中,学习者仅接受学习并运用目的语进行社会活动,但不愿被目的语社团完全同化。舒曼认为,这两种方式对促进二语习得具有同等效应。

在舒曼之后,文化适应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Berry(1990)将文化适应分为四个类型:同化(assimi

lation),分离(separation),融合(integration),边缘化(mar

ginalization);并且研究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源文化的特征特性等。

三、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适应模式应用

(一)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适应模式”

本学科的根本目标一直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语言运用为中心构成本学科的培养重点。所以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教学理念首先体现了“文化适应”模式。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教材、教师讲授、语言环境熟悉文化背景,掌握一定的国情知识、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这不仅是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汉字的书写、构造、演变历史,汉语语法的独特性,汉语词汇的丰富内涵,都是中国文化的隐现,中国的人文知识越丰富越能从深的层次上掌握汉语。还因为在汉语教学中,我们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去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加深学习者对中国的了解,较少学习者对中国在文化上的误解,缩小学习者对学习中文的心理距离,从而拉近两种文化的社会距离,才能更近一步提高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其次体现在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中,在课程设计中不仅有汉语技能课,汉语知识课,也有中国文化知识课,它也是前面所说拉近社会距离的方式,从目前海外的汉语教学来看,虽然汉语教学的中心是语言教学,但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例如美国的汉语教学要求定期的文化活动,组织一定文化活动,可以适当缩小学习者对学习汉语的社会距离,让其近距离接触中国文化,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

最后体现在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习者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目前普遍的教学方法来看,多以沉浸式教学为主,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以目的语教目的语。这与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区分开来。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是基于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二语习得,沉浸式教学弥补了学习者学习环境的缺陷,尤其是海外的汉语教学,沉浸式教学法给学习者塑造了良好的目的语环境,缩小社会距离,增加学习者的汉语输入。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汉语教学项目,如美国AP中文项目,美国大理会汉语项目,以及Harvard Beijing Academy/HBA项目,项目内容包括语言强化课、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这些学习项目利用了沉浸式教学法的特点,在文化适应模式中缩小学习者对学习汉语的社会距离,与目的语社团保持密切联系,使学习者获得较高的学习水平。

(二)“文化适应”模式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应改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教学情景,情境中包含中隐含的文化背景。在二语学习中,如果不充分了解文化背景,就很难恰如其分地理解语言。对于情景的设置和选择要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真实的语言材料。在初级阶段也应选用一些与学生水平相当的原文。要与学生的学习阶段相适应。

第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缩短学习者对学习汉语的心理距离。例如我们在上课导入时应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适当增加有意思的话题,让学习者产生兴趣,除了讨论话题,还可以适当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有利于集中学习者注意力。这一点在美国的汉语教学中体现尤为明显。对于大多数海外的学习者来说,汉语课大多只是一门兴趣课,这时教师的自我提升非常重要,例如改进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选取教学内容,培养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不断拉近学习者对学习汉语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四、结语

“文化适应”假说强调了文化的适应程度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本身是为了解决语言习得中的问题,该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和视角,也促进了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

但其本身也具有局限性,首先比如无法运用科学的实证数据来证明学习者化适应的程度。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目前也没有足够全面准确的测量。其次还有学者认为,该理论仅适用于狭义的第二语言教学,即有该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因为这类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需要依靠目的语在当地社会生存、发展。如果教学时无语言环境,其属于外语教学,而非二语教学,并不适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如我国的英语教学,从目前普遍的英语教学方法来看,并未从实践体现“文化适应”理论,但在近几年已有所改进。最后,这个假说本身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有学者认为,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才是直接决定语言习得水平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奕,沈敏.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课堂文化适应模型设计[J].华中人文论丛,2010.

[2]高永奇.第二语言习得[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汉语教学
走出边缘:阳江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群重构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