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思 自然表演
——小品《一张特殊名片的背后》创演体会

2019-12-09 12:53牛军翎
影剧新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品名片丈夫

牛军翎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而在宣传形式上,有很大部分是用舞台小品形式来实现的。小到各行各业的文艺演出,大到主题晚会,都离不开小品这个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反映“廉政”题材的小品,这就给我们的小品创作提供了充分展示的舞台。

“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形式,其特征为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幽默风趣、雅俗共赏,其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角度新颖、语言精练、感染力强、针砭时弊、内含哲理。它表达发生在普通老百姓周围的小事小情,以独特的魅力绽放在文艺舞台上,让大家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还能从中得到一些感悟,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和认可。而廉政题材小品不仅要有政治性、政策性,还要具备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揭露腐败丑恶,弘扬廉洁风尚,起到震慑腐败分子、树立廉政榜样的宣传教育作用。

上饶市纪检委在全市举办《开展全市廉政文化“三个一”作品创演活动》,要求参赛作品紧密结合“反腐倡廉”主题,突出弘扬勤政廉洁,讴歌真善美,鞭挞贪污腐败,揭露假丑恶。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小品的创演。在接到任务后,我深入生活,扎根一线采风,查案例、勤思考,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深入生活中发现,廉政类小品基本上都是以揭露腐败问题为主线而展开,如果是家庭戏,夫妻中必然有一个是“贪”,一个是“廉”。我编导的小品《一张特殊名片的背后》,就打破这种常见的创作模式,精妙构思,在代表区纪检委参赛中,获得了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的好成绩。

小品《一张特殊名片的背后》描写的是一个交通局局长赵廉晚上下班回家发现茶几上有一大篮别人送的水果,而且妻子说不认识送水果的人。赵廉在检查水果篮时发现篮里有一样特殊礼物——一张很厚的金名片。妻子看到了就用各种利害关系劝说丈夫把金名片退回去,丈夫却以收名片是正常的,坚持要收下。此时,送金名片的牛老板上门,赵廉告知老板工程质量方面有问题,并告诫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到位。老板理解偏差,乘赵廉进卧室的时候还拿出几万块钱后悄悄溜走。事后,赵廉果断地拨通了纪工委的电话……其实,丈夫是在考验妻子,并道出了“我真担心我不在家时候,你会做出什么傻事啊”!塑造了丈夫的清廉和妻子的助廉两个正面人物、两个正能量的角色。

在接到任务时,我就在构思,“小品”顾名思义就是小的艺术品,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剧本的好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学艺术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如何创作好这个小品剧本,我浅谈几点体会:

1.小品名字的确定。小品的创作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贴近生活,要在反腐倡廉中找灵感,用独特的视角去表现某一件小事,要在生活中发掘出干部群众所熟悉的凡人小事。《一张特殊名片的背后》起初名为《一张特殊的名片》,当时认为也可以,后来觉得,应该反映在这张有形的物品背后发生的一件不平凡的故事,反映出每个角色的心理特征,对照人物的表里是否前后一致;反映出牛老板为达到自己的私利目的,挖空心思行贿的丑恶嘴脸;反映出妻子为营造健康和谐的良好家风,构建家庭助廉防线;反映出丈夫抵御诱惑,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在人们的眼里,名片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社交互赠物品,“特殊名片”就给这个小品增添了神秘色彩,而在这个神秘色彩的“背后”又发生了一件极其平凡而悬念迭起的故事。

2.剧本的悬念设计。小品题材宜小不宜大,要大题小做,不要小题大做,切忌包罗万象。一个小品最好只反映一件事物的侧面。在以往的此类家庭剧作品中,大都是一正一反的对比人物出现,我就打破了这种创作思维。从赵廉一出场的打电话里,仿佛就给观众设计了一个悬念,在观众的眼里,赵廉好像就是一个“贪官”,在后面的剧情发展中,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念,一直到他和牛老板见面,一番教育后,在观众的眼里还是疑惑他是不是一个贪官?因为他说了一句:“……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到位,一步到位!”这也使牛老板和观众都误认为一步到位是“礼送的不到位”,所以就办不成事。

在牛老板的眼里,送“名片”不违法,这是他挖空心思变相行贿的杰作,他把赵局长的批评教育视为官腔,认为领导冠冕堂皇的话是要说的,礼也是要收的,最多也就是“下不为例”吧!当听到赵局长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到位,一步到位”时,他的误解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礼虽到了,但太轻了。便又从包里拿出一叠现金放在茶几上,偷偷溜走了。

局长的妻子心底善良,疼爱丈夫,维护家庭,她只要听到“受贿”二字就犯晕,她从家庭的幸福、丈夫的前途、夫妻关系等等方面劝说丈夫把“名片”送回去。可是,丈夫故意心存“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侥幸心理,她便道出了“一旦被抓到,微信一爆料,全国都知道”的经典心声!没想到她的一切劝说、告诫、愤怒的举动,都是她丈夫布下的一张考验“大网”,一直到赵廉果断地拨通了纪工委的电话,并道出了“我真担心我不在家时,你会做出什么傻事啊!”才真正揭开了他不是一名贪官,而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的悬念。

3.二度创作的感悟。创作一个成功的小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要求主题突出、角色鲜明、语言生动、夸张搞笑,同时还要求演员在台词表述、舞台调度、肢体语言等方面的默契配合。不要把小品写成相声和小戏剧,要突出小品的特点,要在形式上短小,情节不复杂并具有戏剧性,将具体事物的一面表现得活灵活现。小品的主要演员是赵新华老师(饰演赵局长)、陈芸老师(饰演局长妻子)、我自己(饰演牛老板)。三个演员中,赵、陈二位都是专业老师,我是第一次上台演小品,也颇有感想。因为我在小品里饰演的是一个行贿的老板,对于我来说心情真的是又激动又紧张。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能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点演好,这对我来说很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排练和演出中,自己非常有压力,我怕自己会因为观众的笑声而变得更加的紧张,也怕自己没有把角色的性格特点表演好而搞砸了。所以我在创作中反复揣摩牛老板的人物个性,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来表演,尽量保持自己处于角色的状态中,一步一步地勤奋排练、认真演出。演出完后,我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和赞扬,同时也为自己的表现而兴奋、激动。

这次表演,所有演员的可塑性都很强。在二度创作中,大家齐心协力,发挥个人的才智,认真理解剧本,仔细把握角色,不厌其烦地反复排练,不断磨合。无论是对舞台调度的合理性、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还是肢体动作的准确性,都能够在舞台实践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演员们相互交流,尽量减少表演痕迹,尽力准确把握好人物个性,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二度创作中,有人提出疑问:“这个小品是不是会把人教坏了?”我认为:人要学坏,人想学坏,还需要教吗?一张“金名片”是虚构出来的,因为在社交场合,相互递赠名片,不仅要接受,而且还要双手接递,这就给行贿者创造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变相贿赂品,而且还有很多的“变相”在大千世界里运作,不足为奇,否则怎会反腐倡廉?思想统一了,角色的质感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演出最终获得了成功!

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说,这个时代是光明和进步的,我们不仅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同时还需要用艺术来充实自己,基层群众和舞台都需要小品,都需要这不可或缺的艺术表达形式。小品已然成为表演艺术和这个时代的舞台艺术的流行形式,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我们,更需要通过艺术创作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小品《一张特殊名片的背后》既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个宣传品,对领导干部的清廉和家属的助廉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精妙构思和创新作品,是一个创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每一位创作者在创作生产前的必修课。只有上好这门必修课,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构思技巧和水平,才能使作品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小品名片丈夫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临宋人小品》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